材料作文“知己与知人”导写

2022-07-03 23:56高良连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知人通达知己

高良连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孔子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关键词法;二是语义关联定中心法。

先用关键词法确定材料中心。所谓的关键词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很明显,这里的关键词非“知”莫属。我们还要继续追问:何为“知”?“知”的对象是什么?二者有何关系?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形成写作思路:“知”什么?为什么“知”?即“知人和知己的重要性”。一般选一个角度来写足矣,如果两点都写,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会更有思辨性。

其次,还可以用语义关联法确定材料中心。第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的意思是理智,明智;“明”的意思是清楚,通达。意思是:了解别人是一种聪慧,一种明智;而了解自己是一种通达的大智慧。本句强调“知人”与“知己”的重要性,但倾向于强调后者的大智慧。第二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强调要“知人”。表面上看,两句话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实质上,不管是“知己”,还是“己知人”,都是强调人要积极主动去知,去了解,去明白。

参考立意:自知为“知”之本;知人以坚守自我;“知”为圆梦的起点;“知”之贵,在于“己”。

例文

以“自知”,致“知人”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林雨轩

“知”是一种能力,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寻。知己与知人都是认识了解的重要过程。在我看来,推己及人,需先自知,而后知人。

何为自知?我们无时无刻不与自己打交道,但是否发出过这样的灵魂三连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秉持着疑问审视自己的内心,我的来处,我的性格特征,我的认识论与价值观,不断地问是为了不断地知,如同哲学家所言“认识你自己”。不管最终清楚还是存疑,终归有助于与自己对话,将心扉敞开。

自知的目的又在何处?是在困境中理清万千思绪,明确初心并坚守自我。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他明白,于楚国,自己愿竭忠尽智,不惜穷矣。他自知,所以他自尊自立,浮游尘埃之外,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苏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19年的屈辱,触手可及的富贵,在他不变的忠诚、不忘的使命面前一文不值。知己,才能坚守。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知己”,也是为了更好地知人。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了解自己这颗小宇宙,再与其他人产生联系、理解、认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岂不美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人并非易事,如何真正知人,是需要智慧的。就如庄宗沉溺于伶人之语,迷失自我,认不清他人,认不清局势,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孔子有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把握好自己内心的准绳、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有助于拨云见日,了解他人,认清他人。当今时代不同以往,我们中华民族必须知己,方可知人,不被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被不安定因素动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评点:作者抓住了材料的关键词“知己”“知人”,通过相关事例来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知己方可知人,而知人不易,更要知己以堅守自我,不受蛊惑。层次清晰,有一定的思辨性;论据多选自课本素材,可谓学以致用;论证过程中语言流畅,表述较为简约。

知否知否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吴涵琦

知人与自知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是十分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孔子有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什么不担心他们不了解自己,却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呢?我认为知是一种态度。在人与人相处中,只有怀着主动去了解的心态,才有可能更加深入地去交往。如果不去主动了解,也许会错失志同道合之人,所以“知”是一种态度。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强调了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有智慧,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有通达的见识。这里的“知”是一种能力,有了正确的判断才能引导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前提是分辨出“朱”与“墨”。历朝历代的君主是否有知人的能力与朝政兴衰也有很大关系,是知人善任还是亲小人远贤臣,其带来的后果截然不同。

与此同时,拥有自知之明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有充分的、清醒的认知,并非易事。古往今来,或是自卑怯懦,或是盲目狂妄的大有人在。可见,能自知者的确不易。倘若得以自知,就可以往正确的方向去充实提高自己,中正平和地处世,所以“知”是一种能力。

《卖油翁》中那个卖油的老人能够准确地将油倒入葫芦而铜钱不湿,庄子提及的姑射山人能于万丈悬崖之际面不改色,谈笑自若,这都是因为他们达到了“知”的境界。“知”在人际关系中也尤其重要。正确认识他人的品行,方能与志同道合之人为友;认识所处的情境,认识问题的性质,才能言行从容,与朋友和谐相处。所以“知”是一种境界。

我们要经常反问自己“知否知否”,是否保持一种知的态度?不仅是知人知己,是否也把这种主动的态度外扩至学习生活中,具备一种知的能力并做出正确的行动?是否达到知的境界,获得通达的见识?

愿我们都能够至“知”。

评点:文章抓住“知己”“知人”两大关键词,通过概念分析来阐述“知”的重要性,立意准确;用分论点的形式阐述观点,明确概念,层次清晰;论证过程较为严密,逻辑较为清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前提是分辨出“朱”与“墨”,姑射山人的“知而不惧”,颇有针对性。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知人通达知己
前路有知己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知人论史,法史交融——读陈新宇《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增订版)
指点迷津
谈班级管理中的“知人善任”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达业速度为则通达
“知我”何必是“知己” “千转”之“转”应通“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