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泽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王充
②文者,贯道之器也。—— 李汉
③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 ——叶燮
④一个写作者,当他完全摆脱模仿的时候,他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作家。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 柳青
⑤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 ——茅盾
上述有关论述对我们青年学生写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理解。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5句名言均来自于习近平主席的《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新时代写作的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句①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文章的“用”,也就是说文章要对时代、对世人有作用,有意义。句②的意思是文章是使道理明确和具体化的手段。句③强调了个人情志对文章的重要作用,写文章时要注意志向的“高”“大”“远”,这样才能写出语言简洁、富有文采、主题深刻的文章。句④强调了写文章时要注意模仿和创新,以及与时代的关系。句⑤强调了在写作中经验积累与理性学习和分析的重要性。
在立意时要注意对自己选取的“两三句”建立起有机关联,并且在行文中要体现出自己的写作实践。这里特别强调“合理引用”的体现,有两種选择是最佳的选择:一是放在首段,可以全引也可以重点引,但一定要明引;二是放在小观点后,作为自己观点理论的印证。
例文
辞以析时弊,文以为世用
一考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辞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只有那些“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并辅以“广博的生活经验”的头脑,才能写出“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针砭时弊、力图求新的煌煌篇章。
从古到今,我们有幸读到的千古名篇大都是“炬眼观世事,妙手著文章”的“为世用”之作。不论是《两都赋》的借古讽今,还是《六国论》的以史为鉴,不论是《捕蛇者说》的字字血泪,还是 《师说》的恳切劝告,无一不是作者在广博的时事经验、深切的思考后渴盼成为“后世之师”的著作。
同样的,在现当代,我们也看到了柴静的《看见》让无名者得到了应有的关注,李承鹏的《左一刀右一刀》让不为人知的阴暗浮上水面,《暗访十年》刺破黑暗的遮羞布。不管是纪实文学还是小说创作,能够投射现实、思考当下的,往往应被赋予一定的关注。让时代的不足、社会的缺陷被放大从而得到彻底的消弭,才是文章给时代最大的价值。
吾辈青年学生的写作,也应立足于社会,着眼于当下,力图“为世用”。因此,我们应当拓宽自己的眼界,以获得更丰富、更多元的社会经验,使自己有感可发。而文化知识与科学理论是丰富和完善自我的切实途径,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滋养下得到充分的积淀与提高,成为一点星火,为燎原之势添柴加薪。
文章“为世所用”,更离不开渴望为华夏复兴而贡献力量的赤子之心。“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想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上自己所能及的纸笔薪火,愿自己的文辞能让明日的荣光更加耀目,让未来的华夏更加雄奇,应是我们与我们手上纸笔汲汲以求的信念。
然而,我们也知道“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夸夸其谈的文章,虚美掩恶的辞赋,将成为腐朽的裹尸布,湮灭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因此,我们应当竭力避免成为写“不为用者”的无用之材。
文章在危难之际,可力挽狂澜;在和平岁月,可针砭时弊。文以为世用,用最清醒的头脑、最犀利的文辞、最深入的思考,让文章成为炬火,点亮阴翳,弭散黑夜。
评点:文章引用名言很有技巧,实例经典,简洁有力,显示作者视野的广阔,语言成熟、简练。论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观点分析透彻。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