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内在感知与外界影响”导写

2022-07-03 23:56陈良瑾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外部环境外界灵魂

陈良瑾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1.感知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这一过程不仅接受信息,也受到心理的影响。

2.综合“塑造”的本义和引申义,追问:被谁塑造了?是被外部环境塑造,使得人的感知逐渐与外部环境同化?还是被自我内部塑造,让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随心随性,合乎自己的期望?

3.“更”字的比较意味。细心阅读材料,可以找到两个比较点:一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比较,旨在比较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的感知是否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二是外部环境与人的内在的比较,旨在关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塑造感知的主动权究竟掌握在自己还是外界手中。

例文

人,走在人的道路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王政皓

“我们身处在最好的时代,又在最坏的时代”,工业技术狂飙突进,媒体网络甚嚣尘上,我们从未迎接过如此的丰盈,却也受着外界庞大力量的冲击与塑造。因而有人说,在这样的现代社会中,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

我们不得不为此向我们的时代做出一个全面的审视。《娱乐至死》中的警示不断回响于时代的天幕,可“媒介即隐喻”的新一轮打击,让人的思维受制于媒体的导向,而感官更被娱乐和欢愉所充盈;社会的潮流汹涌不止,难以站稳脚跟的人们或选择融于“沉默的大多数”,或麻木地被动沉浮;信息茧房、工具理性等一系列现代性的产物,正使我们在无尽的迷惘中走向异化。感知的淡漠,终而是“人”的意义的淡漠,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前所未有地急于找寻“人”的存在,更急切地探求感知的力量。

但当我们做下这样的论断时,势必需为从前做一个观照,因这样的比较产生质疑。现代社会是“诸神纷争”的多元价值社会,纵然有许多时代的逆流来遏制人的生长,可我们仍有幸拥抱这个世界的多元和丰富。而溯历史的河流而上,无数“单一取向”的社会价值更侵吞着“人”的存在。“八股文”“科举”成了士大夫唯一的价值之路,他们的感知被八股所缚,更囿于功名之路;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渺小是娜拉的牢笼,使她在父权社会中成了百依百顺、空心人格的存在;“礼教吃人”的警示仍回荡在《祝福》中的小镇,封建社会的无数“祥林嫂们”亦被这样的社会所塑。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对人的感知的束缚,从前是宗教,后来是礼制,而时至今日变成了媒体与网络。

而若我们收回时间长河中的星点,在为“更”字打下质疑的同时,更应关注的是感知的真正内涵与旨归。感者为视听言动,知者为吸收内化,感知的行为动作遵循着向外博观、向内约取的机理,而在更深之处,是“人”本身精神与灵魂的力度。娜拉在沉默后的爆发中对社会的上层建筑极力反思,终而打破束缚,毅然出走;巴金重审自己于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人格上的尘灰,并毅然撕开精神的伤口以补全灵魂的完满,作《随想录》以换心中澄澈。他们从来不缺乏外界的塑造和束缚,但却能燃起灵魂的火焰,来撕开外界的囚笼,在壮丽的破灭中重拾人的能动性和人之为人的灵魂高度。

“每一个时代都在孕育自己的神灵,而人应当走在人的道路上”,我们翻開历史的篇章,每个时代的神灵都想让人顶礼膜拜,成为其附庸,可我们无论是今日还是未来,都应肯定我们的感观和能动,走在人的道路上。或许朱光潜先生的“此身,此时,此地”的格言仍于此有所裨益。感此身所感,知此时所知,栖居于这一片土地上,不论过去、现在抑或是将来,守人之本心,感精神之明亮。

评点:文章开篇即从“现代社会”这一角度切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现代社会的整体特点,然后用一个“却”字把人们在这个时代所反思的问题自然引出。提出问题之后,笔锋进一步指向命题所涉及的讨论背景——现代社会,对其特点的分析由浅入深,富有层次感,由此水到渠成地表达了对原命题的认同。这时作者又笔锋一转,思考现代社会构成对照的传统社会对人的感知的塑造情况,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类被塑造的扼腕痛惜,富有人文情怀。倒数第二段中先简洁凝练地定义“感”和“知”,再结合论据加以佐证,最终确立了新的观点:从本质上而言,人可以凭借主体性,由自我的反思意识来塑造自己的感知。文章字里行间还透露着一种不甘于轻易被塑造,而要抒写人生壮丽篇章的豪情。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外部环境外界灵魂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灵魂树 等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中国企业外部环境新特点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