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
摘要:从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核心内容来看,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读解、艺术表现、美学思考、创新实践、文化理解等多个方面的教育要求。究其宗旨即是让学生在积累多元化艺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审美素养,而如何在日常美术教学中贯彻新课标中的学科要求,做到“美育为先”的初中美术教学标准,从而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则成为了全体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精神;美育渗透
前言
新课标对于素质教育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是对知识本质的真实诠释,也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最佳条件。而美育作为一门最具艺术性的学科,则可以将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教学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地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解读作品,表达出对作品的真知灼见,使学生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感受其历史与故事,以达到培养学生整体审美、整体素质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教材所遵循原则
1精心甄选且重点凸显
现今的初中美术教材在多元化的美术作品中精心甄选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与其实际年龄相适应的内容,通过其突出地域性、民族性的局部审美性,突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以及革命红色文化的精神性。
2系统的板块构建
美术教材其内容每个课程以“小问题”为基础,最后是综合实践活动和影响评价:美术教材由多个小板块无缝融合,组织成为一个系列,充分表达“大主题”的中心思想。改变了以往一整个大章节为主的“囫囵”教学方式,以甄细的某一专业知识和艺术技能为目标,从局部拓展,最终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1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长久以来,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部分老师都把美术这门课作为辅助学科,仅靠教科书来传授知识,没有拓展知识内容,课堂教学改革不能与时俱进,形式方法落后,不能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而借着修订版美术课程标准下新教材的东风,教育者们应重新审视初中美术教育中艺术和美育发展,抛弃传统初中课程已完全过时的教学方法,从美术的本质出发,真正与时代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领悟美术知识,自觉地投身于艺术作品的学习,以实现整体素养的升华。
2遵从新课标潮流,培养学生艺术思维
在过去初中美术课堂上,老师往往盲目灌输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灵活性,这都不利于学生学术思维的发展。而在现今美术教材的教育教学中,艺术课堂和审美教育能够完美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触动学生的心灵,为美术学习指明方向,理清学生对艺术的研究思路,使知识的本质更加清晰,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研究领域。
3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在素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美术课程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无法发掘艺术学科内在含义,不利于艺术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想扭转这一消极局面,结合中学美术学科的特点,全面灌输审美教育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只有科学地探讨,才能在教学质量上达到一致,才能使学生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欣赏它,传播它,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三、初中美术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现今初中美术教材中,美育是最大的亮点,同样的,在此教育背景下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审美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初中美术教学要做到审美教育,首先要掌握教材中美育内容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育意识,促进其拓展思维、挖掘情感、发现美并表现美,要通过艺术作品的启发,最终提高广大初中学生的审美标准。
1深刻剖析作品的内涵,明确审美教育目的
新课标要求初中美术要将课程资源开发与知识内涵分析有机结合。初中美术教师应结合美术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发现“美”为导向,让学生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做出合理的调整,进而认真观察、充分考察,继而发现问题、校准审美,以此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弊端。
如,教师在针对“色彩”进行相关释义时,便可由色彩的“表面物理意义”延伸到其“深层情感意义”,引导学生能够通过不同色彩所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情感态度。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中引导学生对各类色彩进行自己直观印象的感触以及各种色彩带来的感情倾向:看见红色,便联想到喜庆、热情或者危险;看见绿色便联想到自然、凉爽与安全;看见黑色便联想到严肃、恐怖与沉默;看见白色便联想到和平、纯洁、神圣与光明……在使学生了解这些感情倾向之后,教师便可提出问题,这些颜色的情感色彩,大家都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呢?这时学生们便会竭尽所能去思考,春联的底色的红色的,这代表着喜庆;楼道的安全指示灯是绿色的,代表着安全通道,代表生的希望;各种场合的正装一般是黑色的,这代表严谨肃穆;而医生、护士的服装则是白色的,这代表纯洁光明、代表救死扶伤。而这同样也是审美教育中最为朴实的情感教育。
2全面发掘艺术作品灵魂,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
初中美术教材中每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其内容深处所蕴含的艺术精神与灵魂触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寻找美、发现美然后展现美,从根本上提高其审美素养。初中美术教师应根据美术课的发展,合理安排美术课,逐步渗透审美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多个角度去考察,展现并反映其艺术形式。由于学生熟悉了表現作品精神的方法,学生可以顺利进入艺术作品的鉴赏,这就保证了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教师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将自身情感、意识与灵魂融入其中,让他们与美术作品的作者进行深层次的“神交”,从而感受到每一幅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审美观。
3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促进审美教育的顺利实施
初中美术教材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对于美的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于雕塑类的作品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以“3D”形式呈现,对于蕴含红色精神的作品则可以配以爱国音乐,让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其中意境,这种“沉浸式”的美术鉴赏可以将美术作品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呈现,可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艺术作品之中,从而在教育实践和审美精神上实现切实统一。
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材被赋予了传统教育教学所没有的灵魂,其中所蕴含的审美精神则是初中生建立一个完整、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媒介。而如何在美术教材的内容基础上将初中美术教学与学生的审美教育相结合,从而培养的审美素养,则是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共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宇彦.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探索[J].读与写,2022(6):188-189,192.
[2]赵军良.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21(5):223-224.
[3]曹淑梅.初中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4):1188-1189.
[4]杨梦玥.民间美术在初中审美教育中的价值探究[J].艺术评鉴,2021(1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