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改革与创新,教师要注重物理单元整个教学方式方法应用,全面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驾驭能力。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全面建立物理学科逻辑性认知,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要点与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科学开展创新性、多元性学习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培养学科思维意识、形成学科探索能力,使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深度、广度上的探索学习活动。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的作用、问题、策略,希望可以为推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进程献计出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9-0131-04
高中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开展创新性、创造性教学活动,为学生逐步拓展学习思维、建立学习思想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目标任务,强有力地制定出适宜的物理教学方案,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创新性改变铺平道路。因此,教师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全面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全面提升学习兴趣、高效积累物理经验,进而帮助学生整理思维、理清思路,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开展物理实践学习活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进行拓展创新活动,促使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创新物理学习氛围中,充分开展高效性学习活动,进而提高高中生物理学科整体成绩,为备战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一、 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作用
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主要是将高中阶段物理课程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拓展性教学,让学生结合物理学科教学大纲内容,充分制定出详细的单元教学方案,让学生逐步建立自主学习思想、形成创新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高效、创新地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为学生增强物理思想、培养物理认知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彰显出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的优势作用。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多是采用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模式进行物理知识普及性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难以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从而降低高中物理学习能效,难以保证学生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在物理理论知识学习、实验操作训练、应试问题解答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巧妙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法,扩容物理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丰富的物理教学内容中,逐步提高学习动力、积极开展创新思维,进而全面增强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让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二)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单元整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识架构特点,积极开展创新性、创造性物理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知识形成的架构性,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在单元整合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初中生可以及时发散思维、拓展认知,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挖掘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论知识内涵,有效助力物理实验活动,进而全面提高单元整合教学效率,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知识体系认知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紧密的思维意识,高效开展物理教学创新工作,保证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氛围中开展单元整合学习活动。
(三)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特点,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偏差、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学习思想受阻、学习能力滞后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教师要借助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驾驭能力,进而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效。教师要结合当前我国应试教育背景,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与帮助,促使学生逐步树立物理学科逻辑思维,以实践训练过程积累物理解题经验,以物理实验过程提高学科解题能力,从而全面拓展高中生物理计算、分析、解题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物理教学效率。
二、 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一)结合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创新性、创造性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逐步提升学科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架构特点,进而助力高中物理单元合作教学方案顺利推出。因此,教师要在物理实践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控物理教学标准,结合具体课程教学要求,高效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结合主题教育内容,实现物理单元整合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要通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助力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探索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培养学科思维,强化学习能力,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識的内涵与本质,全面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深远、全面的开展实践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材“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内容时,教师在逐节课程讲述知识点后,采用单元整合教学法纵观这一单元内容,让学生通过质点了解参考系,并且掌握时间和位置的内在联系,通过位置变化的快慢的描述,掌握速度知识,又结合速度的变化快慢的描述,推理出加速度概念,从而增强学生对“运动的描述”系统性解读,让学生逐步认知物理学科的特点,形成物理学科抽象思维,更快速、更高效地掌握单元整合教学标准,进而明确每一个单元之间的课程教学内容,提升高中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质点”这一概念时,教师巧妙验证参考系概念,促使高中生的物理综合思维逐步形成,对“质点”进行探索与学习,进而保障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逐步培养思维意识,强化学科能力,多层面、多途径展开物理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核心素养,让学生有效培养物理思维意识,积极跟随教师的有效教学过程进行实践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水平和质量,为学生深入、高效开展知识探索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积极开展创新性、创造性物理单元整合教学活动,促使教师的课堂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高中生逐步攻克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要题,有效引领学生思维拓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彰显高中生课堂单元整合学习整体作用。与此同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帮助下,可以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效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高质量、多元性学习思想,进而积极开展拓展性、教育性学习活动,助力学生逐步提高物理核心竞争力。教师要在有效指导中,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促使学生通过有效学习过程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为学生高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保障学生物理学习核心素养有效培养,充分体现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章节时,教师要合理应用“单元整合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拓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功与功率”“重力势能”“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重要物理概念,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索学习思想,积极开展实践分析活动,让学生站在单元的视角下,了解这些物理概念的内在联系与外在共性,进而通过实验过程,有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比如: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概念,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抽象思维,并且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弹簧振子”实验装置是如何演示这一定律的,并且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表达式:EP1+Ek1=EP2+Ek2或E1=E2,有效彰顯出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的价值,全面提高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技能的探究欲望,凸显出高中生物理学习主体地位。
(三)科学反思教学过程,优化制定教学方案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跟随当前教育新形势、新目标战略要求,教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科学开展反思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思想逐步形成,全面彰显出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的价值与作用,有效增强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因此,教师要借助单元合作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物理教学反思活动,促使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想逐步建立,进而积极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物理教学活动,为学生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单元整合教学具有系统性特点,对不同层级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物理学科差异会明显拉开,使得学生的物理学科出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学整体提升教学成效。为此,教师要做出改变,通过及时革新物理单元整合教学方法和理念,来提高物理知识驾驭与应用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抽象思维和逻辑意识,使得学生真正感知到物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物理解题逻辑性,为学生高效发展奠定基础,为高效制定出单元整合教学方案提供助力。比如:在学习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电场电流”这一章节时,教师要科学应用有效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探究“电荷(库仑定律)、电场、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电容器、电流和电源、电流的热效应”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教师要通过考试、课堂提问、课后指导等多个途径对高中生物理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性评价,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驾驭能力,促使学生的课程学习素养得以拓展,高质量、全面性开展教学引导活动,让学生在有效评价中不断提高物理学习综合能力,助力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教学反思活动,全面优化物理教学方案。另外,教师要结合这一章节中“关于电场电流”知识内在关系进行探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物理知识的架构与内涵,为学生全面培养学科思想做好铺垫,加强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应用等,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核心素养。
(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物理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活动中,高中物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教学目标任务,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系统性教学活动,为学生开展多样性、全面性教学引导活动做出努力,进而为学生深入、全面、多样性发展谋求新路径,拓展新思想,从而高效率开展物理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单元整合内容进行深入完成,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核心竞争力。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助力学生高效、全面开展课程学习过程,提升物理学科综合能力,为备战高考做好充分准备。因此,教师要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探究物理单元内容,掌握物理单元模块的知识体系,从而明确物理各个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高质量、系统性开展物理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知识的特点与内涵,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科思维、强化学习意识,进而多角度、多元化开展学习活动,为学生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常识引发学生的科学猜想,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性的诠释,帮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掌握信息技术辅助性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而增强初中生物理学习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高中物理教材中“第十七章交变电流”时,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电流”的抽象意义与物理性质,促使高中生的物理逻辑思维得到全面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核心竞争力。如:在探索这一章节中的第一节课“电磁感应现象”内容时,教师要结合电和磁的抽象性特点,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将其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动画效果图,使学生充分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与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出示生活中运用到“电磁感应原理”的图片资料:三峡水电站、磁悬浮列车等,让学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扎实掌握物理知识要点与重点,全面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核心竞争力。
(五)借助思维导图模式,拓展学生物理认知
高中物理是学生锻炼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学段,教师要结合初中物理基础内容,帮助学生提升高中物理学习水平,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科素养、强化综合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做好铺垫,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单元学习整体水平。因此,教师要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模式,帮助学生记忆、分析、学习物理单元知识,促使学生快速形成物理知识网络体系,为学生多样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可以全面拓展学生学科认知能力,为学生多样性发展提供助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让学生在實践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呈现“两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动量守恒定律概念”,让学生扎实掌握“牛顿定律动量定理”的物理原理,让学生对系统、内力、外力的物理概念进行明确分析,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物理知识要点与重点,进而提高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判断与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清晰、直观的展现下,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问题探究兴趣,让学生逐步形成紧密的“动量守恒定理”知识网络,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综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这一章节知识点的关系,使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公式进行全面应用。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拓展物理教学方向,提升物理学科教学成效;有利于增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开展创新性、创造性教学活动,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物理课堂教学创新,科学创设高效性、趣味性物理学习情境,为增强高中物理综合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因此,教师借助单元整合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清晰了解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和形成体系,全面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进而提高高中生物理学科知识学习成效,彰显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朝阳.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新人教版热学概念部分的教学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1,28(1):38-41.
[2]高翔.比对视角下“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教与学自洽性审视:指向物质观形成的教与学方式有效性的案例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3):1-6.
[3]李静.基于SOLO理论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分析与启示:以2020年天津高考物理实验题为例[J].中学物理,2021,39(3):29-31.
[4]任虎虎.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以“圆周运动及其应用”单元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50(13):24-26.
[5]付鹂娟.“教、学、评”一体化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以高三复习课“场的描述”为例[J].中学物理,2021,39(13):22-25.
[6]马宇澄,黄皓.师生协同建构学科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2020,38(15):37-39.
作者简介:赵飞(1982~),男,汉族,甘肃镇原人,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