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2022-07-02 15:23唐姊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应用型人才大数据

唐姊茜

摘要:网络技术的深入普及,信息技术的持续革新,都促使网络数据交换频率持续上升,在当代发达网络环境的推动下,大数据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使用范围及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促使社会各界对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日提升。作为专业型人才输出的主要场所,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行业发展速度。要想优化人才培养路径,使其更具科学性与适用性,需要以人才培养弊端为突破口,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路径,为凸显高校教学与发展优势,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引言

虽然大数据技术对行业发展驱动作用明显,但由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弊端,导致现阶段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无法支撑企业快速发展需求,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所需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严重不符。为了有效化解高校与社会就业信息脱节、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需要高校结合最新行业动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并以现代化、科学化的培养策略为桥梁,在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向社会输出高、精、尖的大数据应用人才,在稳步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础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一、高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弊端

(一)课程体系不合理

随着高校运行压力的持续增加,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前来就读,部分学校盲目开设热门课程,由于教学经验的匮乏,专业认知的片面性,导致大数据人才培养弊端凸显,相关课程设置欠缺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顶层设计的匮乏,导致企业所需与教学内容严重不符,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弱,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缓慢。实用性较弱的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持学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其需要进行二次学习,课程体系的不合理,削弱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部分学校盲目跟風,没有结合自身情况,优化调整教学体系,按部就班的课程模式,差异性较弱的课程结构,导致人才培养同化问题严重,发展差异性的降低,弱化了学生的发展优势,对其快速锁定发展方向,较为不利。

(二)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导致人才需求发生偏移,为了使学生紧跟时代发展,高校应当以社会发展所需为指引,适当调整课程机构,并科学调配各项教育资源,为提升人才培养方向的准确性,夯实基础。[1]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与外界的联系性较弱,信息孤岛问题较为普遍,这不仅降低了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还使学生所学知识相对滞后,使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缺乏较高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对学校、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了掣肘作用。高校管理层要想制定科学性较高、实施性较强的顶层设计方案,需要充分参考校内教学信息,其是全面了解教学现状、实时调整教学方向的有效支撑,但众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对校内信息的使用,这就加剧了信息孤岛问题的严重性,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较为不利。

二、高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还能提升知识渗透效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为此,教师要结合社会发展所需,实时更新教学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以阶梯式任务教学法为桥梁,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重点凸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强调自身组织者身份,通过向学生提供充足主动思考、分析、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其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下,拥有较高的竞争意识,为其不断丰盈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提供强劲助推力。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结合自身知识结构,自主选择知识探索策略,在丰富学习思路,拓展专业知识探究深度与广度同时,激发学习活力,为其深入剖析专业知识,提供强劲助推力。

(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所需,建立紧密联系,不仅能拓展校企合作空间,还能在利益共同体的推动下,完善产教融合结构,在校企合作中,将协同育人机制优势,发挥到极致,以此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为大数据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助力。[2]学校可以结合相关企业,构建现代化大数据实训基地及研发中心,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深入研究,逐步突破技术难关,为项目开发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良好服务。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专业知识,为其结合社会发展所需,不但革新学习方法,并科学调整就业方向,提供有效服务。为了深化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学校与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工作室,以此实现高品质的教学研究,推动校园文化的高效建设,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实时得到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提供有效服务,为大数据技术的高效传承,奠定基础。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需要高品质的师资团队做支撑,为了夯实教育基础,学校首先应当重视师风师德建设。通过强化思想建设,使教师拥有自主提升专业素养的意识,为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提供科学指引。其次,稳步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为了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学校要通过相关科研项目、跨学校学术交流等活动,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技术交流,然后结合校外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使其通过分析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先进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基础上,提升育人质量,为社会快速发展,输送高、精、尖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为拓展高校发展优势,提供有效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针对性较高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仅能优化课程设置结构,还能辅助高校宏观把控专业发展方向,对其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深挖教学优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要想弥补人才培养发展弊端,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学校应当从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着手,在教学资源高效配置前提下,提升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目的,为企业与学校深化发展命运共同体,提供有效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晓玲,姜灵敏,张连堂,阿拉拇,吴广裕.大数据技术下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J].计算机教育,2020(01):86-92.DOI:10.16512/j.cnki.jsjjy.2020.01.021.

[2]张步忠,王一宾,刘奎.地方高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安庆师范大学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1):74-78.DOI:10.16594/j.cnki.41-1302/g4.2019.11.017.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学科融合背景下高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021JGA402)课题论文。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应用型人才大数据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