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挨个把楼名写出来的时候,一连串的诗词古文几乎也就要跟着说出口了。
《滕王阁序》《黄鹤楼》《岳阳楼记》,上学时那些滚瓜烂熟的词句,在见到了“本尊”之后,一下子都有了具体的样子。
相比于古建筑,我其实更喜欢自然山水,原本并没有去各大名楼看看的想法,但无心插柳的意外邂逅,反倒让我对于“打卡”多出了几分执念。
这执念是从黄鹤楼开始的,因为买票进去,漫无目的地闲逛,恍然间抬头,无心之中一眼就爱上了刘海粟老先生题的那副对联——
“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磅礴又从容的气势映着上面“气吞云梦”的匾额,细细读来,仿佛就品到了黄鹤楼那逍遥又恢弘的底蕴。
后来,我逛黄鹤楼的目的就变成了去收集各处悬挂的匾额,从西面的“气吞云梦”绕过去,一楼北侧是“云横九派”,东边悬着“帘卷乾坤”,南向则是“势连衡岳”。
一路慢慢地逛上去,到了最上面的第五层,楼尖尖上,东有“楚天极目”、南有“南维高拱”、北有“北斗平临”,而西面的牌匾,则是彰显身份的三个大字“黄鹤楼”,而从这边看过去,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美誉的武汉长江大桥静静矗立在江水之上,周围鳞次栉比的建筑与展翅欲飞的黄鹤互相呼应着,此刻,再去看景区步道上一个大牌坊上面写的“江山如画”,便更得意趣了。
去岳阳楼是在黄鹤楼之后,2016年的一个秋天,那会儿各种旅游APP还不是很发达,我和朋友去之前做攻略,查到有消息说,景区有活动,对能完整背出《岳阳楼记》的游客免票,为了省张门票钱,去游玩之前我还特意又把《岳阳楼记》重新熟悉了几遍,可惜攻略信息滞后,等我们去的那个时间活动已经结束,而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却是“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是工作日,去岳阳楼的散客并不多,倒是遇上了好几个学团,一路上听着小朋友叽叽喳喳,在老师的引导下,时不时地能从小朋友清脆的声音里听到几句耳熟能详的千古佳句,而孩子们的活力,仿佛也给偌大的景区带来了新的生气。
岳阳楼整个景区的面积要比黄鹤楼大很多,但真正的“岳阳楼”本身看上去没有黄鹤楼那样气派,却更显浑厚与古朴,而它的全楼在修建時没有用过一根铁钉和一道横梁,这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堪称是个独一无二的奇迹。
黄鹤楼吸引我的是匾额,而岳阳楼有意思的则是雕屏,有书曾言,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范仲淹著《岳阳楼记》之后。作为“文以楼存,楼以文名”的典范,楼内放着两屏由十二块紫檀木组成的雕屏,雕的都是《岳阳楼记》,有趣的是,雕屏却有一真一假,真品在二楼,而一楼的则是一块超过百年历史的赝品。
登上楼顶,凭栏远眺,曾经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洞庭湖广袤浩瀚,而在楼上俯视,更有势欲凌空之感,加之秋日正盛,层林尽染,赶上日落时分,湖面水鸟齐飞,“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两句诗,便在磅礴之外,更添几分别致的江湖气韵了。
至于去滕王阁,则是有一年全家自驾西北返回的途中,回程的时候家人去了老家探亲,我则中途跑了出来,去南昌看朋友。
当年在鲁迅文学院培训结束的时候,我们几个玩得好的朋友便约定以后每年都要见一次面,那年正好赶上其中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出生,于是我就和另外一个妹子一起去看他家的奶娃娃,滕王阁就是在那时顺路一起去打卡的。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先后重建达29次之多。我去的时候赶上了一个阴天的下午,一场大雨正在酝酿,《滕王阁序》中所描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无缘得见,倒是楼内的文物藏品值得一看。
外面看,仿宋的滕王阁只有三层,实际却是“明三暗七”的结构,在内部要走七层才能到达阁顶,而在顶层正门方向往下看,则能看到下面广场上的八卦图,再往前,秋水广场与滕王阁隔江相望,入了夜,便是一片色彩斑斓。
由于无缘得见水天一色之景,那次离开前,本来说好了我们再找机会去南昌逛吃的,可惜疫情所阻,如今朋友家的小孩子都会开着视频奶声奶气地叫我姐姐了,我们这个约定却还没能兑现。
想一想,也不知道几个朋友下次聚齐是什么时候,到那时,或许可以约着一起去烟台走走,吃一吃海鲜,寻一寻八仙的足迹,再到“海上仙岛”蓬莱阁去看一看。编辑/宋凌燕
作者简介
千羽之城:网络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辽宁网络文学首届“金桅杆”奖获得者。《破冰行动》《执行利剑》《悍城》《以你为名的青春》影视同期书作者,原创刑侦推理作品《追凶者》改编成网剧。D63BF7AB-3F64-45B5-AB31-6E9E6D6DC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