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术后患者共计1482例,分析普外科手術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归纳与研讨,提出对应预防措施。结果:选取的148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数量共计76例,经临床诊断发现的共计28例,经分泌物细菌培养诊断发现的共计48例,表现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结论:普外科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切口类型及手术类型等,不同影响因素引发切口感染的方式存在差异,为了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需控制传染源,对易感人群进行特殊保护,从根源切断感染途径。
关键词:切口感染;普外科手术;感染原因;预防措施
普外科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表现形式。切口感染影响患者预后,不仅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会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术后感染发生原因及患者体征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共计1482例,其中男性患者共计826例,女性患者共计656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3岁,最大年龄为75岁;最短住院时间为5天,最长住院时间为106天。I类普外切口共计328例,II类普外切口共计672例,III类普外切口共计482例。
1.2 筛选标准
根据卫生院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类型分为浅表 感染与深部感染两类。前者表现为感染窗口红肿热痛,或伴有脓性分泌物。后者感染部位经引流后可出现明显脓液,感染部位包括隐蔽型与开口型两类,患者体温大于38摄氏度。深部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经细菌培养表现为阳性,并且白细胞数量比正常人群高。
1.3 方法
本研究筛选出影响普外科术后感染的核心因素,包括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手术过程、患者年龄。从此类参量入手,判断患者切口感染成因,并提出对应解决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 24.0版本的软件进行统计,将“(n/%),χ2”表示及检验数据的计数资料,将“t,( )”表示及检验计量资料,如果对研究参量出显著的特征,表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分析中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正态分布参数采用t检验。出现频率或占比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 普外科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根据表1可知,年龄在61岁至70岁之间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相比其他年龄区间的患者高,并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可认为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年龄呈正比关系。不同年龄区间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普外科切口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
根据表2可知,患者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后切口感染几率明显高于住院时间短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显著提升,意味着住院时间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关联。不同住院时间区间的患者表现出的感染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2.3 切口感染与切口类型的关系
根据表3,不同切口类型对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有直接影响。随着切口等级的提升,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上涨,III类切口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高达9.13%,显著高于I类切口与II类切口,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细菌学结果
1482例患者切口感染总例数攻击76例,感染力共计5.13%。在76例切口感染患者中,男性换则会共有32例,占比为42.1%;女性患者为44例,女性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所有切口感染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是在抽诊中发现,共有48例患者是在细菌培养后确诊。在48例切口感染患者中,共包含病原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肠球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起重病原菌感染几率最高,占比79.2%。
3.讨论
经上文分析,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患者年龄及手术过程均对切口感染发生率有直接影响,与住院时间、切口级别、患者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需在手术方面注重器械灭菌,合理界定备皮时间,科学利用抗菌药物。在切口感染预防方面,需缩短术前患者住院时间,尽可能择优排列手术次序,若患者伴有手术部位之外的感染需处理后进行手术。备皮过程中需在手术日进行,将手术位置毛发清除干净,避免毛发中藏匿细菌。手术中需避免手术人员流动,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且器械满足灭菌标准。手术后需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保证患者创口干净,严格执行换药标准,保证引流操作的科学性及及时性,依照患者病情及时拔除引流管。
参考文献:
[1]叶德勤.循证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29-230.
[2]王钰琦,沈喆安,吴兴雷,孙登勋,茅国峰.50例术后切口感染MRSA的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OL].医学研究杂志:1-6[2022-06-10].
[3]张莺,喻武,程文夫,胡梦琪,陈红.2018-2019年某院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16):2477-2480.
[4]刘亚飞. 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D].新乡医学院,
2020.DOI:10.27434/d.cnki.gxxyc.2020.000335.
作者简介:张会强(1984.11),男 汉族 河北廊坊 主治医师 从事临床医学14年,擅长急诊创伤、普外科及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毕业院校:华北煤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