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实习护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01 10:52周金容吴妙略邓敬仪陈妙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胸廓护生心肺

周金容,吴妙略,邓敬仪,陈妙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630)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后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是心脏停搏复苏的基石[1]。是目前公认最为有效的救治方法[2]。我国心肺复苏质量参差不一,不尽人意,而高质量心肺复苏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状况[3]。但多年来,人们更多注重于心肺复苏技能的教学而不是心肺复苏结果的测量[4]。采用什么指标评价心肺复苏的培训质量,怎么样才能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急诊实习的3~4周内掌握高质量心肺复苏技能而不容易遗忘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毕业后给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提供高质量心肺复苏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尝试利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以期探索一种适用于教学的高效心肺复苏培训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2019年本院急诊实习护生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对照组实习护生中男8名,女82名;平均年龄(22.62±0.99)岁;文化程度:本科71名,大专19名。观察组实习护生中男10名,女80名;平均年龄(21.32±0.69)岁;文化程度:本科65 名,大专 25 名。2组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时间相同并能独立完成心肺复苏术。2组实习护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仪器 培训、考核模型均为挪度复苏安妮。

1.2方法

1.2.1培训师资 2组实习护生均由获得高级心脏生命支持中国区导师证书的教师授课及考核。

1.2.2培训时间 2组实习护生均为7个学时的技能操作培训,参照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修订的《2015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5]实施2次操作示教,第1次操作示范同时讲解难点、要点、重点。第2次按《2015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标准示范完整操作流程,然后指导实习护生进行一次完整的操作过程后按模拟人与实习护生的配备比例3∶1~4∶1,由实习护生自行练习。

1.2.3培训内容 包括现场心肺复苏步骤、环境评估、意识判断、胸外按压、开放气道等,人工按压频率为100~120 次/分,深度为5~6 cm、胸廓回弹程度为100%,人工呼吸时每次通气量为400~700 mL,实习护生在导师的监督下进行2次操作练习,第1次要求实习护生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频率的比例按30∶2做5个循环的操作练习,导师对每名实习护生进行点评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第2次每名实习护生在导师的监督下再进行5个循环的操作练习,确保每名实习护生操作规范。观察组按常规练习,每名实习护生在没有反馈装置下培训。对照组在反馈装置指示下进行培训,反馈系统会实时显示胸外按压速率、按压深度和胸廓回弹情况、通气量情况等,实习护生可根据反馈系统的提示及时调整操作手法,直至完成高质量心肺复苏。

1.2.4考核方法 测试2组实习护生培训前、3周后心肺复苏成绩,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通气量、胸廓回弹程度等。每名实习护生进行5个循环的考试过程,观察组实习护生在考核完毕后在带有反馈系统的模型下进行心肺复苏练习至操作达标为止。

2 结 果

2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各项考核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实习护生培训后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廓回弹程度、通气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传统培训方法存在按压频率过快、回弹不充分、过度通气等现象。

表1 2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后各项考核指标比较

组别n通气量(mL/次)培训前培训后tP胸廓回弹程度(%)培训前培训后tP对照组60762.46±286.03736.95±149.930.1600.98070.95±12.3246.38±14.19-2.5500.190观察组60436.83±247.16617.43±152.78-5.230<0.00169.17±19.1299.33±1.326.819<0.001t-0.530-3.450--1.7067.460--P-0.6000.002--0.1010.010- -

3 讨 论

在我国每年约有54.4 万人死于医院外心脏骤停,位居全球第1位[6]。该类患者医院外存活率为1%[7];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实施了质量不高的胸外心脏按压[8]。实习护生是护士重要储备力量,绝大多数护生毕业后会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因此,心肺复苏培训质量关系到实习护生的工作质量。但临床带教发现,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并不能完全符合美国心脏协会指南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培训方法实习护生存在按压频率过快、回弹不充分的情况,并存在过度通气的现象,要提高复苏成功率必须采用科学、先进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并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和质量控制,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9]。

心肺复苏即时反馈装置可改善实习护生的胸外按压频率、深度和胸廓回弹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开展心肺复苏的复训[10]。本研究使用带有反馈系统操作训练后提供的视听信息可纠正实习护生错误的操作行为,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护生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廓回弹程度、通气量均有显著改善。因此,在心肺复苏培训中使用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可提高实习护生培训质量,为今后临床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研究因实习护生的实习时间有限,实习护生仅局限对模拟人操作,并没有在实际中运用,能否真实反映实习护生在工作中的复苏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与YEUNG等[11]认为的心肺复苏提示反馈装置对心肺复苏质量的作用并不确定是一致的,但有研究仍表明,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在培训和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胸外按压质量[12]。临床实习是护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适应临床护士角色的重要阶段[13]。采用实时反馈系统可更好地提升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实践技能,建议在各大院校及培训机构在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将反馈装置作为辅助工具使用,使受训者明确知道心肺复苏操作的要点及技巧,从而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猜你喜欢
胸廓护生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人体的呼吸”一课教学设计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肺气肿,练举手呼吸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刘罗锅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