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娟,程正义,郭 庆,刘 昕
(1.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2.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北京 10008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可以说,“双减”政策的推出既是对原有教育结构体系的冲击,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息息相关,还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新时代“双减”改革浪潮席卷下,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场景与顶层设计之间的差距日渐凸显,原因在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带来的学校体育规模、质量发展错位与人们对高质量学校体育教育的追求之间的冲突。 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设计学校体育发展思路、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实施学校体育改革的根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2]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五大发展理念为党的各项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理念遵循,全面把握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同样离不开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3]。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创新”发展即创新现有的学校体育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 “协调”发展即促进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缓解当下学校体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实问题。 “绿色”发展即着眼于对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育人质量的双重考量,拓宽体育学习场景,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绿色校园体育文化。 “开放”发展即以促进交流和博采众长为出发点,丰富学校体育的价值认知,共同推进学校体育发展。 “共享”发展即个体、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共享学校体育发展成果。 明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才能牢牢抓住机遇,深刻洞悉困境,准确把握方向,进而稳步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进程。
进入工业社会,以确定性、可拆解和标准化为主要特征的机械思维开始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普及开来,反映在教育领域表现出课堂管理科学化、教学过程工艺化、考试结果标准化等特征,从而使得同质化、精确化的育人体系得以普及。 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成为生产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社会生产方式和人才需求的转变反哺教育,引发学校教育变革,教学过程结构化、课程供给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成为主要特征,以往标准化的育人体系显然已经不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带来学校教育的育人逻辑也在发生改变。 长时间以来,“重智育轻体育”“一考定终身”“只见分数不见人”等问题使得教育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重新思考。 在对学校教育育人价值、育人途径的探寻中,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育人价值日益受到青睐,体育回归教育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也为体育在育人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如何发挥其教育价值找到了合理的逻辑链条和空间结构。
当前,中国正加快进行创新型国家、经济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开发的长效作用。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可见,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是“五育并举”的教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应是综合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还应拥有健康的体魄。
随着“五育并举”的提出,对体育的定位从“手段”变为“目的”,由“一科”走向“一育”,作为“五育”之一的体育立足于“大体育观”的视角,挣脱了应试教育、金牌主义的束缚,肩负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5],同时也响应了“双减”政策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导向。 在此过程中,学校体育的价值被不断发掘和释放,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也随即成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育并举”育人需求的重要环节。
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级别最高的学校体育文件,该文件的出台迅速掀起了学校体育改革热潮。 随后,国家层面又陆续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高规格文件,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
2021 年“双减”政策出台,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1]。 毋庸置疑,“双减”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保障,同时加大了学校、家庭、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体育课、学校体育社团、运动队建设等工作得到重视,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同时为社会资源涌入学校提供了合理渠道。 乘“双减”之势、“体教融合”之机,学校体育势必顺势而上,从课程、赛事、活动、文化等多个视角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供给,构建课内外一体、校内外协同的联动机制,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奠基护航。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与出发点,包含对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文明友善的社会生活、民主法治的政治生活、优美和谐的生态生活的追求[6]。
体育则为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到:“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学校体育又是全民体育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促进个体生长发育与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技能水平、适应外界环境,同时还具有丰富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优化竞技体育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等多方面的功能[7]。可见,一方面,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高质量学校体育教育的助力;另一方面,也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迈入新时代,创新已然成为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步伐,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兴起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然而,由于学校体育创新理念滞后,信息技术对传统体育教育教学的变革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正如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加速了“互联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程,但同时也充分暴露出在线学习资源匮乏、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教学过程互动缺失、教学情景创设障碍、教学方法适切性低、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8]。 甚至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固化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应试教育起了推波助澜的反作用[9]。例如,目前信息技术在体育学习评价方面的应用主要局限于为应试教育服务,尚未建立体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平台。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进程,也正是基于此,现有的学校体育学科体系建设落后,尚且无法应对全面育人的目标导向,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过程浅尝辄止,组织形式刻板单一,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课程设计无法满足学生对身心健康以及终身体育的发展诉求等问题依旧悬而未决[10]。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缓慢与学科体系落后的问题交错,一定程度上致使学校体育内部系统紊乱,如何有效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学校体育学科体系建设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学校体育协调发展侧重于缓解当下学校体育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而已有研究表明,体育师资不足,场地、器材设施匮乏,区域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11]。 加之“双减”推进课后延时服务的进程中,学生体育学习广度、深度增加,体育教师数量、质量亟待提升,场地器材缺口与分配不均问题进一步凸显。
如表1、表2 所示,全国教育统计数据的调查结果表明:2020 年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体育教师人数共计713 859 人,而在校生人数达到181 338 954人,师生比为1∶254,这说明平均每254 名学生仅配备1 名体育教师。 这一问题在镇区、乡村更为突出,镇区和乡村小学师生比分别为1∶293、1∶271;普通高中阶段师生比分别为1∶291、1∶275。 此外,在对不同地区的研究中发现,西部地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在专职体育教师方面较东部地区缺口更为明显,个别学校甚至无法达到一校一师的最低标准[13]。2020 年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数分别占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92.76%、96.77%。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图1):在运动场地面积方面,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学段均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差异,且都表现出东部地区学校运动场地面积多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的特征。
表1 2020 年全国体育与健康学科师生比[12]Table 1 Teacher-student ratio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China in 2020
图1 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运动场地面积(m2)[12]Figure 1 Sports field area of primary schools,junior high schools and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square meters)
学校体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将“双减”赋予学校体育的潜在时间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基本保障。 然而,现阶段学校体育优质资源缺位与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凸显,进而削弱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供给程度,降低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保障水平,加剧了教育不公,也阻碍了学校体育享受“双减”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学校体育绿色发展聚焦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育人质量的双重考量,包含对拓宽体育学习场景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绿色校园体育文化两方面的发展诉求。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在基本原则部分就指出:“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14]然而,文件并未对此提出操作性建议与意见,导致在实践中的执行存在偏差,学校体育育人场景仍然局限于学校教育的单一范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体育资源短缺的现实危机,同时割裂了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阻碍了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过渡以及个体终身体育的践行,长远来看不利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随着体育中考分值逐年增加,应试体育文化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不仅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面向体育中考的校外体育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对31个省会城市体育中考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中考现场测试项目大致由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三部分组成,在运动技能部分考核较多的项目包含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15],但对这些运动技能的评判通常采用单一性指标,缺乏对完整技术动作的评判[16]。 为了取得高分,体育课上大多进行单项技术的循环练习,学生并未习得完整的运动技能,导致实践中“高分低能”问题频出,学生体育中考分数普遍偏高,但运动技能掌握不佳,体质健康问题犹存。
可见,由于绿色发展理念缺失,目前学校体育育人场景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双减”提到的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深化高中招生改革的发展方向,降低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效益。
开放发展是准确把握学校体育未来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有利于形成学校体育的新站位、新布局,反之则易陷入固步自封、裹足难行的境地。
体育是身体的存在方式,身体是体育的起点,亦是体育的归宿[17]。 学校体育的根本遵循之一即在于身体教育,身体教育的前提正是对身体的认知。然而,由于学校体育开放发展不足,使其局限于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割裂了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体,将身体片面地理解为“无意识的肉体”,加之“功利主义”“主智主义”等教育思想盛行,使得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价值与功能的理解局限于工具主义的桎梏[18]。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期,面对内忧外患的紧张局势,学校体育逐步沦为强兵强种、复兴民族以及抵御外敌的政治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革”以来,国民体质羸弱、学生体质下滑引发全社会高度重视,学校体育逐步将重心转移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来。 然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固然重要,但将其视为学校体育的单一向度则有失偏颇,甚至容易加深学校体育工具主义的价值定位。
20 世纪下半叶,身体开始成为西方哲学领域研究的核心议题,其中,以梅洛·庞蒂为代表的身体现象学将身体定义为“作为物质存在的躯体”与“作为精神存在的意识”的统一体,身心一元的身体观被广泛接受与认可。 新世纪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从身心一元的立场出发,以“健康第一”思想为主导,在关照学生身体发展的同时,学校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亦被重视与提升。 然而,近百年来,工具主义价值观已然深植于学校体育的土壤,导致实践场域学校体育价值理性消隐,这一点从体育中考背景下学校体育“以考定教”的现象中便可见一斑。 在工具主义束缚与价值理性消隐的双重壁垒下,学校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被遮蔽,响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期待被弱化,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各项事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明确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选择。
学校体育“共享”发展即利益相关者共享学校体育发展成果。 然而,由于中国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使得自古以来社会上广泛存在“重智轻体”“重文轻武”,将体育等同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狭隘认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体育的小视、轻视、漠视甚至蔑视,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体育共享发展受阻。 于个体而言,学生健康问题依旧突出。 2018 年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学生肥胖、近视问题突出,四年级男生肥胖比例为8.5%、女生为5.1%,八年级男生为8.5%、女生为6.2%;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19];此外,体育教师任务重、责任大、数量少、地位低等现实困境普遍存在。于学校而言,在大力推进体育中高考的进程中,应试体育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削弱了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兴趣、习惯的功能,掩盖了学校体育响应“五育融合”、改善育人质量的价值。 于家庭和社会而言,现阶段家校社三方主体育人权责不清,育人生态割裂,学校体育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家风,提升家庭幸福感,为社会建设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为体育产业发展积蓄潜在消费人口,提升学生对体育的专业认同,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拓宽口径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尚未凸显。
创新是引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缓慢与学科体系建设落后的双重危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站稳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遵循,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打造中国特色学校体育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中国特色学校体育体系建设并非一句简单的动员口号,而是一项长远性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拓宽创新环境,做到扎根中国、融通中外。 一方面,积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并从课程体系构建、评价体系改革、组织形式创新、体教融合贯通等我国学校体育实践问题出发,探索中国化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国外在学校体育俱乐部以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家校社融通、课程模式开发、体育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谐共生。 其次,要丰富创新内容,做到立足时代、着眼未来。 在当前“双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背景下,积极致力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降低学生近视、肥胖发生率,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与运动习惯。 与此同时,保持学校体育发展的前瞻性,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服务。 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愈发深远,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如何打破原有的时空限制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已有研究表明,作为信息时代重要代表的区块链技术为变革传统教育提供了可行方案,区块链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集体维护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创建多方联动且长效合作的区块链高端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强化多方协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 综上,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指引下立足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眺望前行的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加深远。
协调是引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是缓解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有力举措。针对现阶段学校体育优质资源缺位与区域发展失衡的双重壁垒,《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到2022 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到2035 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21]该政策的颁布为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此,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首先,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现阶段要通过适当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打破普通学校、体校、社会组织、俱乐部的师资壁垒,吸收退役运动员融入教师队伍等途径充实师资。 对于农村及西部欠发达地区,还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建立与高校的合作、与职称晋升挂钩等方式促进支教、送教、走教、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展开。 在配齐体育教师的基础上,还需促进其一体化发展,纵向上凸显不同学段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横向上推进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专业学习以及教育研究方面的协同共进[22]。 其次,落实场地器材保障。 调动学校体育利益相关者的能动性,加大资金投入,寻求社会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的新路径,同时提高学校空间利用率,更新学校建筑观念,探索未来学校空间设计新形式。 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学校还可以依托自然资源打造特色化学校体育活动,缓解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吸纳政府、社会、企业等的资源投入。 再次,针对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制定学校体育“精准扶持”计划,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找准起点、痛点、难点,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类、分层、分段扶持,做到同类问题一起解决,关键问题优先解决,学段问题针对解决。
绿色发展理念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突出表现为育人的可持续性以及育人质量的提升。 然而,育人场景单一与应试体育主导的问题已然不容忽视,因此,在“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的背景下,未来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普遍形态,进一步拓宽体育学习场景,重塑校园体育文化。
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综合化的过程,其内容涉及到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早操课间操等各个方面,单纯依靠学校实施体育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日本多项学校体育政策提到要将学校体育与家庭、社区相联系[23];澳大利亚颁布的《运动促进国民健康蓝皮书(2014—2017)》也提到构建家校社融通的学校体育体系[24]。实现家校社共育,进而拓宽体育学习场景,需要明晰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责任,保障分工明确的同时密切联系,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基于此,学校体育绿色发展还不能仅仅局限于拓宽学习场景,更应指向改变应试体育文化,塑造积极向上、和谐共生的绿色校园体育文化。 首先,通过家校社共育,保障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的高质量开展。 其次,通过“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全员运动会、零点体育、特色课外体育活动、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俱乐部建设、传统体育进校园、冰雪运动进校园等形式营造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能力与习惯,做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与互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新发展理念也指出使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尤其是在长时间以来学校体育开放理念不足,使其育人价值被弱化、被遮蔽的背景下,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更要坚持开放互鉴,融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旨向育人价值,深入推进“五育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整合化、现实问题的复杂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全面综合化,跨学科的交流与研究蓬勃兴起,逐步丰富了对学校体育的价值认知。脑科学、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与学业成绩[25],进一步研究还论证了每周参与3 次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在认知能力测试的标准化得分上比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青少年高出0.149 个百分点,且规律而适度的体育锻炼还有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缓解压力,调节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问题[26-27]。 可见,学校体育在“五育融合”中的价值与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育体”的范畴内,开始更多指向“育智”“育德”乃至“育人”。 学校体育价值的明确与深化,为推进“五育融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方式与途径,“五育”之间本是相互渗透并融合发展的,对“五育”的认识首先要跳出“拼盘式”的形而上学的机械理解,在此基础上,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考虑如何实现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的融合。 这就需要贯彻学校体育开放发展理念,在整合学校体育各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推进以学科为单位的内外统整,实现跨学科融合。 只有真正落实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体育在“五育”中的地位才得以稳固,也只有真正落实“五育融合”,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它不仅促使学校体育发展的目的与手段达成统一,也明确了学校体育发展的价值追求。 学校体育担负着帮助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使命,因此,迫切需要保障学生体育学习时长,促进不同育人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协同育人成效。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 ~6 年级作业时长控制在1 小时内,初中控制在90 分钟内,且明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休息日、节假日组织学科类培训,同时还提到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 该政策的出台既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提供了潜在时间,也为学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提供了执行空间[28]。 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共享发展,首先要拉近与政府的关系,如将学校体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对学校体育问题的关注度。 其次,需打通与社会的壁垒,构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资源互补机制,充分吸纳俱乐部、社会体育组织、社区以及业余体校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的资源,鼓励学生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参与体育活动,在缓解学校体育资源紧缺问题的同时增进学生课余体育参与。 再次,要建立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如通过家校联席会议将家长纳入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以体育家庭作业、亲子运动会等形式促使家长形成对学校体育的正确认知,进而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支持和重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带动家长参与体育锻炼。
通过上述途径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动机制,明确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补充,以社会为延伸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提升学生身体素养水平以及教师职业获得感,为家庭、学校、社会培养体魄强健、身心健康的优质人才,保障学校体育利益相关主体共享学校体育发展红利。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双减”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展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未知的局势与环境,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转型、国家战略、政策导向以及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立足学校体育实践问题,统合多方主体的利益所指,在交往中凝聚信念,在互动中付诸实践,同时增强危机意识和风险预判能力,在主动求变和逆流而上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自知与自省,深入推进“五育融合”,丰富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