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角

2022-07-01 08:44郑尚植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阶段经济发展

郑尚植,常 晶

(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地,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谈到“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同时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国内国际市场出现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认清世界发展大势与国内经济现状对新发展阶段的提出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世界格局发生了经济与政治的南北大逆转,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地理位置的优越、人口与资源丰富等条件,促使众多南方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南方国家经济体量逐渐超过北方。另外,当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从2017年开始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卫组织等,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多极化进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特朗普政府担忧中国的崛起会破坏美国的霸主地位,不断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民营企业和贸易市场进行强烈制裁,逆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贸易环境复杂变化与世界经济低迷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已经展现出多方面优势,这是对新发展阶段主题的深刻把握和理解,比如中国拥有14亿人口、1.7 亿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各类专业人才以及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表现了国内经济潜力足、规模大、韧性强的优势;中国拥有超大的国土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国内工业经济发展构筑了充裕的要素禀赋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有显著优势,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基本经济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优势都是形成重要战略期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新发展阶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新发展阶段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学者广泛关注,并且形成了许多不同见解。多数学者都同意新发展阶段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水平,他们以马克思主义阶段理论为基础从历史维度解读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演进过程,分析形成新发展阶段的原因与条件,认为现阶段依然存在阶段性、长期性和过渡性特征,中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新发展阶段是顺应潮流的历史选择,其发展目标与定位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要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转化,反思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在理解新发展阶段过程更多关注点是其历史定位、特征及形成的条件与原因,并且由于这一概念提出时间不久,相关文献较少且很多内容有待丰富和发展。因此,本文阐释新发展阶段试图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出发,形成一条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主线,既能表现三重逻辑的共同点,也能弥补现有文献内容的不完整性,从而更加清晰和明确地解释新发展阶段的相关内容。

二、正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变”与“不变”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中国主要矛盾转化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重要研判,也是理解新发展阶段形成与完善的逻辑主线。因此,要实事求是、立足现实,准确认识新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变”与“不变”的战略态势,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新发展阶段不变的三个维度

1. 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发展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也是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新起点上的一个新阶段。虽然新发展阶段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但新发展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新时代的鲜明底色和发展本质。一方面,新发展阶段的形成是一种客观的演变趋势,我们不能在新时期否认和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忽视历史的发展规律,否则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忽视主观规律急于求成谋求快速发展,导致经济体陷入质量发展的双重困境;不明确经济质量转型升级与阶段性发展,出现经济与时代的脱轨。另一方面,新发展阶段是中国经济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更高发展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具体结合,是符合国内发展的本质需求,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不能像发达国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样顺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道路必然是曲折的,且必须要经历向初级阶段的更高阶段迈进才能积累和奠定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动态有序的发展过程。

2.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到2010年已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中国奇迹”,但仅以经济总量不能认定中国属于发达国家行列。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并非只由GDP 衡量,而需要一系列综合指标支撑,比如人均GDP、科技创新能力、生产社会化程度、贫富差距等。从人均GDP 看,2020 年中国人均GDP 是10 580 美元,世界排名64,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从科技创新能力看,中国重大原创成果匮乏、顶尖基础人才与团队数量不足、基础投入总量和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环境机制不完善等,这些是阻碍中国经济飞跃的重要短板。从生产社会化程度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存在高中低多个层面,各行业社会化程度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从贫富差距看,虽然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2020年中国基尼系数达到0.468,这意味着中国人均收入分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中国对自身国际定位的清醒判断。

3.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没有变

理解社会运动的根本矛盾要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矛盾理论,他们把事物矛盾的分析方法应用在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对于资本主义来讲具有普遍性。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适合中国实践完整的矛盾学说,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完结之前,社会根本矛盾是不会消灭的,也就是说,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性质和过程本质没有变化。中国在新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形态的不同阶段的外化形式,新发展阶段依然处于量的积累,且只存在局部的质的跃迁,新发展阶段生产力没有实现极大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根本矛盾没有改变。因此,推进经济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质量转变的阶段过程,认清事物是积累性量变还是本质性突变。

(二)新发展阶段变化的三个维度

1. 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是新发展阶段的最主要特征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主要矛盾转化使得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是划分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主要矛盾转化改变了新发展阶段的目标,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积累与发展,生产力由相对落后向高速度迈进,社会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变化,社会时代的主要目标完成了不同阶段的转化,从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阶梯式递进、质量同步发展的转变过程。另一方面,主要矛盾转化揭示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廉价的要素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巨大利益的背后是要负担不平衡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中国以较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参与全球价值链,加工贸易方式落后、增值水平低,国内多数企业创新不足等问题导致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2. 新发展阶段中国面临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全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努力后,我们国家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国家经济、科技、军事与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随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人民不仅追求物质生活提高,更重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动了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正处于“强起来”的发展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量的快速发展实现全面的“富起来”,也需要有定力和决心应对矛盾突出的内部环境,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同时,我们要抓住国内国外两个变局的战略机遇解决好国际复杂的外部环境,认清国内外局势、制定重要理论政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机遇。

3. 新发展阶段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出现了持续且高速的经济体量增长,经济结构的迅速调整形成了粗放和低水平的经济增长模式及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对新发展阶段的重新认识,以及应对新发展阶段主要矛盾转化,开始提出经济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包括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国家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也是对人民生活水平提质增效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依据,高质量发展要做到以创新为动力,协调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建立更加开放的国家市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

新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深刻变化和阶段特征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引起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是矛盾双方的供给与需求两侧的变化,分析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厘清新发展阶段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新发展阶段特征转变与需求层面变化的关系

1. 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对需求问题的阐述并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需求思想贯穿在不同著作之中,马克思认为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就会产生需求,“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了解人类需求的本质可以从社会性、历史性和人类的发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需求具有社会性,马克思强调《资本论》所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不是单纯的物品生产和物物交换,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生产与交换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劳动者与所有者相互之间在实现生产活动过程中分工协作和劳动交换的关系,现实中的人类一定需要劳动互助与合作分工,人类不能脱离集体、孤立地生产和生活。其次,需求具有历史性,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历史需要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这种联系是由需求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不断采取新的形势。马克思认为社会活动的基本需求包含三个历史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满足生产基本的物质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包括衣食住及其他一些基本的东西;第二个方面是劳动及其相关的工具需求;第三个方面是家庭的需求,从历史的初期开始三者就共同存在并扮演着不同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条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并具有特殊的性质,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追求,包括教育、医疗、娱乐等多种活动需求。最后,需求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类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极大丰富以后,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统治人类的生活条件反过来由人类支配和控制,人类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从这时起人们才能真正地创造历史,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社会的最终需求不仅能够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2. 需求的转变是理解新发展阶段特征转变的重要方面

中国新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转变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从需求的角度看新发展阶段主要矛盾转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并推动历史变革,同时需求层次转变引起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满足人民需求的不同类型与不同水平是客观存在的,而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是形成多样化需求和高水平需求的重要原因,同时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外化矛盾也由生产力决定。因此,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了必要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初期,人民的主要需求体现在基本温饱的物质需求上,较低的需求层次与落后的初级阶段是相互适应的,随着人民的实践和劳动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在创造了新实践的同时产生了新的需求,从这时起需求从物质方面转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人民需求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初级阶段的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结果。美好生活追求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而不是限定于少数人的特权,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形式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创造的财富也是由全体人民有计划地分配与管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并且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和国家最为关心的任务,新发展阶段,国家在政策制定出发点上依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致力于更加公平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此外,追求美好生活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的追求上,更重要的是对精神的追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实质上是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一个子阶段,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是在新发展阶段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承接和延续。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新发展阶段特征转变与供给结构变化的关系

1.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内容的阐释

2. 供给结构变化是理解新发展阶段特征转变的根本方面

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可以知道如果供给过剩或供给短缺就会造成社会总产品实物补偿与价值补偿替换不能实现,供需关系除了数量的不均衡也会存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结构矛盾,进一步导致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终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的无法满足。因此,供给结构变化是理解新发展阶段特征转变的根本方面。

应用两大部类分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前期供给生产过剩和后期供给生产相对落后。一方面,当扩大再生产条件为++>+时,意味着第一部类生产速度(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高于第二部类生产速度(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即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积累的资本有越来越大的部分合并到原来的不变资本中去。因此,不变资本的增长必然比可变资本的增长快,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必然比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增长快。在实际生产中,第一部类生产资料各部门如冶金、煤炭、工作母机制造业等基本工业部门的生产比第二部类各部门生产快一些,长期以来就会造成第一部类部门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第二部类部门消费资料不足,无法满足人民高质量的生活需求,造成粗放型经济发展不充分问题。另一方面,当扩大再生产条件为++<+时,意味着第二部类生产速度高于第一部类生产速度,生产资料虽然有优先增长的的优势,但并不能脱离消费资料孤立、片面地生产。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民追求更丰富的生产资料和多样化的产品需求,生产方面出现了无法满足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的情况,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劳动供给方面缺乏高技术人才,通过利用劳动力红利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成为可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目前来看,中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依然不平衡,且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差距,供给部门的相对落后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

四、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新发展阶段的历史逻辑

认识新发展阶段形成的必然性需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行探索,并且从矛盾理论与历史阶段分析方法考察,这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变的大发展框架,从而形成中国在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主线。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分析法认识社会阶段的演变规律

1.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具有阶段性特征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是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社会阶段性转变与过渡的重要原因和线索。马克思深刻剖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站在历史唯物角度推演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阶段,认为“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些时代都拥有独有的特征作为时代的社会标识,从而也构成了发展史的必要和独特的阶段,随着社会的生产和发展,资产阶级在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会因自身局限性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会被新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形式取代。阶段的进步性是生产力矛盾导致的经济条件变革与上层建筑矛盾导致的意识形态变革,随之而来的改变必然是生产关系的进步和上层建筑的转变,进而新的时代会孕育和发展。另外,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是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同时它也决定着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进一步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特征就会显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内嵌其中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对人类未来的社会阶段构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了基本的理论参考,但对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具体建设还要经过实践擘画。

2.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对认清中国不同阶段发展轮廓有适用性

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立志于将历史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他把现代史分为一系列的成长阶段,经济成长阶段既是一种关于成长的学说,又是关于整个现代史的更一般的学说。罗斯托分析了英国、俄国、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的历史发展及其成长形态,将社会发展的阶段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又增加了第六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六个阶段对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如图1所示。成长阶段论不仅是要说明现代化的先后顺序,而且也要说明每一个国家成长阶段的独特性,利用历史阶段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初级阶段能够认清成长过程的发展轮廓,塑造从不发达阶段到发达阶段演变的整体性视角。因此,应用罗斯托的成长阶段框架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过程与新发展阶段形成的历史必然趋势能够显示出其活力与适用性。

图1 中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轮廓与主要矛盾转化

(二)中国新发展阶段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必然趋势

1. 社会主义建立初期需要经历起飞准备阶段

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根据国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初步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构想,认为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实现共产主义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伟大事业。毛泽东分析了落后的国情与复杂的国际矛盾后,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并不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也意味着我们国家需要经过一段过渡时期才能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们党指出现阶段主要矛盾已转化成先进工业国同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能更好契合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正逐渐解决落后生产的问题,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成立,还没有完全建成”,从“建立”到“建成”需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探索。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改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五年规划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13个五年规划。因此,可以将五年规划作为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间节点。罗斯托认为起飞准备阶段是政治和经济上趋于统一和稳定的时期,并且近代科学知识已经在工农业中发挥作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开始转向以工业、交通和商业为主的社会,这一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提高投资率和增加人均资本积累问题。按照罗斯托的观点,中国起飞准备阶段对应于“一五”至“五五”时期,这期间国家为了突破经济发展低水平状态,解决工业比重低、资本匮乏等问题,开始通过计划经济集中全社会资本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和部门建设,国家大约投资7 000多亿元资金建设3 000多个大中型项目,到1978年底,国内经济有所好转,国民收入增长1.9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9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0.84倍。这一阶段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消除了增长瓶颈,促进了经济起飞。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成为经济起飞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段话简明且科学地指出了中国当时的历史定位和时代阶段,邓小平修正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方面,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阶段是实现让全人类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阶段——共产主义阶段,社会主义是其发展过程的必经之路和不发达的过程。邓小平指出“三步走”战略,可以说“三步走”是中国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再到实现生活富裕的长期发展规划,也是实现向社会主义阶段高级目标迈进的重要战略与实践。另一方面,初级阶段一定存在不成熟因素,其标志性事件是生产力的显著落后,生产力落后也制约着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第二次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此,为了改变落后现状就需要一切以生产力为出发点,突破束缚生产力的屏障,建立符合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制度和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

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就是实现突破的阶段,是划分传统阶段与现代阶段的分水岭,是社会实现质的飞跃。经济从较低的贫困状态跃升到较高的经济增长状态,同飞机起飞一样需要极大瞬间加速度,这一阶段需要一种特别锐利的刺激力量,这种刺激力量可以表现为政治革命形势,支持该国家拥有合格的引擎并提供动力加速度。罗斯托认为支持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有三个,包括储蓄率提高从而投资率显著上升、工业中主导产业部门迅速增长、社会上存在成功的企业家群体,如果国家一旦获得这些动力来源,就可以进入起飞阶段,实现“自我维持的稳定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六五”至“九五”时期实现了中国经济起飞,因为伴随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演变出一股持续时间长、刺激力量大、反应强劲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中国经济获得了“增长奇迹”。首先,中国经过起飞准备阶段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为形成主导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形成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的主导产业。其次,随着政府主导性投资、私人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迅猛增加,中国投资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六五”至“九五”时期投资率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也高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最后,中国民营企业家大量涌现,比如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红塔山集团创始人褚时健、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等一批敢想敢干的企业家,中国已经具备启动引擎的动力源,开始进入起飞的重要发展阶段。

3. 新发展阶段是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时代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我们党根据国内外局势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且在新征程和新阶段下细化未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图景,将2020—2050年继续划分成两个阶段,前15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后15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形成新战略定位的理论依据是:一方面,中国主要矛盾发生了第三次转化,主要矛盾转化明确了新时代的历史任务,指明了具体社会存在问题的方向。另一方面,现阶段生产力进步并非存在超越生产关系问题,而是依然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矛盾转化只是凸显了社会主义进程的历史趋势,但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格局。

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过后会进入成熟阶段,经济成熟的标志是铁路、建筑、钢铁工业及其相关部门得到较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国民收入用在投资部门的支出持续增加,社会对于工业化创造奇迹的态度逐渐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基于这些特征可以认为“十五”至“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向成熟推进阶段。如表1所示,中国铁路和公路规模发展迅速,20年来,铁路营业里程增长1倍达到14.6万公里,公路线路里程增长3倍达到519.8万公里,便捷高效的运输设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2020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总产值增长20 倍达到26.4 万亿元,粗钢生产能力超过10 亿吨,成为拥有生产全球最大的粗钢市场和建筑市场,中国基础设施已经比较成熟并趋于现代化。另外,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相应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202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降低至23.6%,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升高至28.7%和47.7%,而且这20年来中国也表现出明显的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中国形成更成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表1 2000—2020年中国铁路、建筑、钢铁和就业、产业结构指标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中国正从成熟推进阶段向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迈进的过程中,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的科学把握,同时也符合罗斯托的成长阶段思想。随着经济的成熟,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社会的主要注意力就会从供应转向需求,从生产问题转向消费问题和最广义的社会福利问题。新发展阶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艰苦的努力、长期的探索,社会发展正追求多重进步和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后,人民的目标就会转化成追求更高质量生活和精神享受,达到这一阶段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又一次真正突变。

五、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新发展阶段的实践逻辑

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深刻变化,解决国内主要矛盾转化形成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抉择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初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新发展格局是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过程,立足新发展阶段必然要变换和调整符合社会主义本质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还存在很多困难,面临很多严峻考验,从国内经济看,中国发展十分落后且千疮百孔:市场混乱、生产力萎缩,人民大量失业且生活困苦。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并不承认新中国成立,尤其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帝国主义企图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新中国,资本主义不愿与社会主义和平共存、更不愿让其和平崛起。面对强烈的国际制裁,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本质上这是依赖国内发展的内循环模式,是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依附并通过培育自己的力量实现独立自主的手段。依赖计划经济模式让中国实现了工业和资本的迅速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与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随着中国与国际局势的缓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具体表现在:建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亚投行等战略,注重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增长奇迹也为国内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契机,但融入全球化仍然是一把“双刃剑”,不合时宜、不当程度地依赖国际市场会给中国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做好应对任何情况和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就要充分发挥大国的优势和能力,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充沛的资源和产品供给、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和抵抗风险等能力,以这些优势为基点中国有能力、有潜力也有定力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只有发展和培育好国内循环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必然趋势和历史定位。

(二)全面畅通国内大循环可以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已经转变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不平衡”主要指的是经济结构体系问题,即经济结构体系关系的比例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首先,中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其最高的五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的GDP远高于最低的五个省份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的GDP,且多数发达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收入水平要远大于西部地区,无论从省际间还是东中西部区间都反映了区域差距问题。其次,区域之间不平衡导致了行业与部门之间的差距,比如部分高端产业和优质资源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大量传统产业和落后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再次,城乡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无论是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行业均存在显著差异,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为例,从2015年至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12万元增加至4.38万元,消费水平由2.61万元增加至3.4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4万元增加至1.71万元,消费水平由0.94万元增加至1.61万元。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远大于乡村地区,并且存在扩大趋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明显滞后于城镇,区域与城乡不平衡必然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最后,不平衡问题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与日俱增,但水土、空气污染依然比较严重,从2014年开始全国废水排放量每年超过700亿吨,海域环境质量很不乐观,经济与生态发展矛盾仍然突出。此外,“不充分”表现在经济总量和水平发展不充分方面,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时发展潜力释放不够且存在很多短板,比如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资本投资效率发挥不充分、产品供给能力不充分、新旧产业动力转换不充分、落实制度创新不充分等多方面挑战。

要解决新发展阶段下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要立足国内市场,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堵点问题。首先,在生产方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社会综合实力,解决产业链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供给问题,形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投资产出关系,增强供给体系韧性。此外,要坚持自主创新,充分利用科研高校与研究机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加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突破“卡脖子”难题。其次,在分配领域要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一方面,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降低低收入群体税收,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更加注重收入在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公平性,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和规模,坚持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再次,在流通领域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乡村偏远地区货物流通不畅的问题,同时运用现代先进的物流设施实现商品流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最后,在消费方面要发挥市场资源的规模优势,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人民消费能力与意愿,提升人民消费水平和层次,建设既符合国情又符合社会需要的内需制度。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通社会各环节堵点问题,实现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新发展阶段要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不能仅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也不能关起大门不要国际循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融入国际市场,并通过国际贸易拉动国内市场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在全球化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比较优势。并且构建新发展格局也不意味着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相反是弱化脱钩表现。2019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仍达到1.75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2%,美国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新发展格局是以更高水平打造合作共赢和对外开放新优势,是要打造更为开放、宽松、透明的环境,并通过国际循环推动国内市场。

首先,中国要继续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进口不充分的自然资源,通过推动对外高水平开放加快培育国内循环发展。从实际需求看,引进外资不仅可以调节资金盈缺,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管理和研发等竞争优势,先进的技术可以弥补当前暂时性的高端产业链短缺劣势。并且形成双向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实现强大的技术能力提升,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石油等自然资源依然稀缺,进口相应初级产品可以完成市场内部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其次,推动新发展格局快速形成要以践行“一带一路”为基础,将中国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应用于“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对冲“逆全球化”的可行性措施,借助国内先进的数字经济平台和数字制造企业,获取全球经济规模和竞争优势,组织和引领全球数字化产业链和竞争链。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要推进更加均衡、包容和普惠的经济全球化,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探索自由贸易试验港,将国内循环成果惠及和分享给“一带一路”更多沿线国家。最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而且这种理念要落实到实践中,也就是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需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尊重世界各国发展利益与发展差异,倡导世界各国协商解决国际事务,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平衡世界体系多元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阶段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区域发展篇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