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岭 济宁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是信息资源以及文化知识的传播中心,其自身的管理技术如何有效地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我国目前所开展的一系列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针对于此类问题,相关人员应当不断地探讨和分析,采取对应的手段和策略来进行处理和解决,从而有效提高信息化程度。
在原有服务模式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是以面对面为主,为广大读者提供相应的借阅服务。创新服务主要是指在服务工作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主动式服务。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图书馆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并扩展自身服务内容,实现图书馆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第二,共享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面对大量数据阅读信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导向,实现针对性信息分享及推送,让读者通过各类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获取相关阅读资源和数据资源。图书馆的共享型阅读空间可以通过构建信息资源交流及传输平台,强调技术性互动来实现共享价值。
在以往的图书馆服务和管理过程中,线下图书馆和网站式图书馆消耗的服务成本比较高。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则能够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来降低服务成本,通过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促进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延伸。比如,用户只要关注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就能拥有订阅权益,这种服务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用户的个人偏好,定期更新和推送相关的文章,就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图书馆中所需要的研发和维护费用。同时,用户在逛图书馆的时候,只需要扫描相关二维码就可以订阅图书馆的互联网账号,以便于减少公共图书馆在推广和引流层面所需要支出的费用,这让图书馆能够涵盖更多范畴的人。
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下,读者通过图书馆的App不仅可以按照关键词进行数据的查阅和借阅预定,图书馆还能根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和浏览记录,为读者推动一些符合他们喜好的书籍内容,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借阅服务。不仅如此,图书馆还可以在App上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内部的活动安排,如展览安排、活动计划等。这样不仅让图书馆的宣传打破了时空界限,还能通过吸引更多读者参与活动扩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针对性地推动信息能够让读者的体验更好,有助于培养读者黏性,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也会更有利。
受不同读者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环境等不同的影响,读者在图书馆中进行阅读时,所选择的图书资源的深度、专业方向以及类型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要想有效地展现出管理工作的价值,就需要为各色的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不同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而大数据技术能够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对各项阅读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明确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阅读爱好等。让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构建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从而展现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价值。
信息科技被运用到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初始化时期,由于缺乏成熟的调动筹划经验,不少图书馆间依然利用局部区域网络保持联系,这使得各个图书馆间的信息资源得不到高效共享,所以导致图书馆并不具备完整的资源信息系统,也并未对资源信息设置一定的规范标准。这一限制使得内部职员无法有效整合信息,阻碍了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以致不能实现对资源信息的有效利用。
就原始图书馆而言,由于纸质图书较多,相关的借阅流程比较简单,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并不高。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图书的整理和清洁,进行读者借阅信息登记等工作就能完成。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图书馆管理方法得到转型升级,过去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当前需要,图书馆开始运用互联网技术,建构联网操作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关的图书管理和借阅操作,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要具备较高水平。大多数的图书馆员工是之前的老员工,对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并不了解,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同时,这些老员工缺乏服务意识,不能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进步。
尽管不少国内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库已经比较完备,而且已配置专属的信息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的某些要求得到了满足。然而,馆内职员并未深入挖掘馆内的书籍资源,这就导致数据信息库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建立数据库,并逐渐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平台网络浏览体系,帮助读者能够快速完成信息的检索,满足借阅需要。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完善的硬件设备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部分图书馆因多种因素影响,在设备和技术上的投入非常有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速度。
在当前的现代图书馆运营管理和新业务工作发展中,由于其往往存在着更高的困难和压力,要较好提高其适应性,为人本化管理和新业务创造更理想的工作条件,往往还必须重视设施的更新换代,并针对相关设施和技术进行持续优化。比如互联网服务模式积极转换,为图书馆读者设计各种网上的远程咨询和业务办理途径,并通过其微博、微信等公共账号和专门的图书馆网络主页,对图书馆读者进行有效的服务。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也成为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源库的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图书馆要重视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进行资源的搜集、汇聚、存储、制作工作,打造检索、发布及应用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图书馆数字资源矩阵,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全媒体构建率和分享率,实现服务的多角度、立体式和全方位。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其数字资源自建能力,做到积极主动地推动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从而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
在提高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中,针对已经在体制内工作的管理人员,企业以及单位应当通过定期提供培训的方法来提高此类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信息化建设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聘请专业的人员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并开展对应的考核工作,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后续企业和单位也可为管理人员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以有效提高其对于工作内容的积极性。同时企业以及单位也应当定期派遣岗位人员外出学习,与其他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以及沟通,通过这样的不断学习以及交流也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水平。
图书馆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兴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通过构建新媒体专属平台来为大众提供更加高质量、多样化和高效率的服务,使得读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反馈自身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和问题。新媒体平台相较于原先的交流方式来说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同时还能加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性,更便于图书馆第一时间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并调整自身工作,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行业的理念也在不断革新,若想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是无法获得长远性发展的,还应该善于利用图书馆知识的咨询服务体系,让图书馆服务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现如今,个性化服务理念逐渐成为服务行业的指向标,社会大众对服务的个性化和精确性要求逐渐提高。“互联网+”时代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为此,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和掌握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不应该将用户视为单一的受众对象,而应该利用多样化的媒介组合,让服务对象参与到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建设和更新中来,使服务对象不仅是受众,还是数据的制造者和管理者,实现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用户角色的转换,使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更受尊重,获得更舒适的用户体验。
引进现代化借阅系统是推动图书馆在网络时代实现现代化革新的必然举措。其中,Unicom系统是一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较为成熟的图书馆借阅流通信息服务系统,其能够呈现出流通过程中读者所需要的大部分数据。其次,该系统也能够智能化的呈现出读者的借阅需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读者的实际节约需求对馆内藏书进行针对性调整,这对于提升新藏品流通效率和借阅服务质量具备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发挥出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改革与优化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将模式的创新重视起来,打造出特色化、个性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满足图书馆各项日常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譬如为了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图书编号,将每一本图书的基本信息都录入到电脑之中,并通过与互联网终端之间的联系,将每本书的借阅状态,直观地展示在图书馆信息管理平台中。这样既可以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各册书籍进行查询,也能够更加方便地对各册文献进行归位,提升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且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不用再反反复复地翻纸质版的图书文献,只需要通过电子终端的扫描就可以掌握不同书籍的基本情况和归属,极大地降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成本。
图书馆数据库应用后,需要及时了解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检索功能、访问方式及更新周期等,同时将使用后的信息反馈至图书馆,图书馆基于读者的使用情况、反馈信息表及评论收集反馈信息,客观进行分析与评估,优化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另外,将完成设计的“数据库调查表”“建议推荐表”放置在资源库的主页供读者填写,通过数据结果的统计分析,为管理决策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评估和反馈机制,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借阅流通模式需要以坚持现代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为基础,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从本质上讲,传统图书馆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服务虽然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读者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理论研究者不能据此对传统服务方式全盘否决,而是应该在结合传统服务方式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发展。其具体操作方式为:1.图书馆借阅流通服务应该逐渐朝着借书、藏书、阅览一体化、综合化的服务模式转变。2.现代化图书馆的借阅流通服务应当重视工作、学习、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全面发展,将综合性服务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图书馆的借阅流通过程中。
当前时代是网络化时代,这就使得数据库建设成为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所以公共图书馆当务之急便是要打造特色数据库且充实网络资源,要立足于图书馆发展实情,与时代发展需求及读者阅读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在此期间,要选择本馆、本地在全国占优且具备发展前景的数据项目去做,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创建特色数字化馆藏,继而让更多人了解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受众满意度和对外影响力。
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的目标在于为读者更好地使用数据库提供便利,另外需要为数字资源的订购提供质量保障。首先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是帮助读者了解数据库应用的重要途径,数据库建成后,需要极大的宣传推广力度,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数据库,宣传时需要不断扩大宣传途径,可通过图书馆主页、邮箱、微信公众平台等推荐数据库,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校内知识讲座、交流会等进行宣传,为读者发放数据库宣传单,帮助其了解数据库的特征和规律。数据库的后期维护主要指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与处理,进而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后期维护过程中需要删除无法登陆的数据库、过期数据库标识等。通过对数据库进行针对性处理,动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的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仅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为各行各业提升管理质量、改善管理体系提供了路径。对于图书馆来说,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图书资源进行更为高效的整合、为工作人员提供更为高效的帮助、让读者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就应当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精简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并通过互联网实现针对读者受众的信息推送,让图书馆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