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芬 邓敏仪 李晓冰
医院骨科手术感染是指发生在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创口部位或者更深处的细胞组织发生感染的情况,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手术并发症[1]。医院骨科手术伤口感染是影响患者康复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重要并发症,不可忽视[2]。目前临床上常认为骨科手术创口感染与手术前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消毒做得不彻底有关,另外,患者手术部位皮肤上毛发剃除不干净,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造成伤口处皮肤组织感染,出现红肿、流出分泌物等情况,影响手术伤口的快速愈合,增加患者的病痛,延缓患者的预后康复期[3]。手术前皮肤准备是重要的手术护理常规之一,主要包括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消毒及剃除手术区域毛发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在不伤害局部皮肤的前提下,降低手术切口周围细菌数,从而降低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本文旨在探究术前2 h备皮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率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开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2021年10月纳入的92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4]《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为骨科下肢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无凝血功能障碍;(3)自愿参加;(4)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合并言语功能障碍;(2)合并对手术药物不耐受;(3)合并高血压、癌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20~65岁,平均(45.47±8.63)岁。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1~64岁,平均(45.50±8.31)岁。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术前备皮的相关内容,包括备皮的方法、流程、注意事项及备皮所需要提前做的准备等内容,让患者有所认识和了解,避免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的消极情绪,并提高患者备皮时的配合度。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备皮前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提高患者备皮的依从性,减少患者肢体上的二次损伤,促进备皮操作的顺利进行。
对照组手术前1 d做好皮肤准备。(1)首先医护人员使用清洁皂清洗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肢体。(2)然后医护人员使用剃毛器将患者手术的肢体处的汗毛剃除,在剃除的过程中要轻柔,防止划破患者的皮肤,导致皮肤伤口的感染,并且对患者术肢的汗毛尽可能清除干净,避免汗毛残余的存在。(3)最后用棉签等蘸取碘伏溶液涂抹于术肢皮肤上,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叮嘱患者在手术前注意保持术肢皮肤的干净,为手术做准备。
观察组:(1)在手术前1 d,医护人员使用清洁皂协助患者进行手术肢体的清洁,然后使用碘伏溶液涂抹于皮肤上对手术肢体进行消毒。(2)在手术当日,医护人员根据手术台次,提前预计手术开始时间及手术所需的时间,然后保证在术前2 h内,再次使用清洁皂对患者术肢进行清洗,再涂擦碘伏进行消毒,之后使用剃毛器剃毛,剃毛时注意防止划破皮肤,造成伤口感染,剃毛后再次使用碘伏消毒术肢,最后使用无菌巾包扎术肢至手术室,至手术开始前才能打开,避免术肢裸露于空气中,造成皮肤污染。(3)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患肢进行清洗或者消毒时要动作轻缓,避免动作过重使患者疼痛感加重,给予患者言语上的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同时实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若有不适感和难以忍受的疼痛,停止备皮操作,等患者情况缓解后再接着进行。
两组伤口感染率、患者满意度、伤口愈合时间、伤口细菌数量。(1)伤口感染率:医护人员于患者术后对手术伤口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看是否发生伤口感染[术后体温升高、术后白细胞计数(WBC)升高、术后24 h伤口出现红肿、术后24 h伤口出现分泌物],记录伤口感染的数据并作归纳分析。(2)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于患者术后身体状况稳定后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测评,该表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类,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医护人员记录数据并作归纳分析。(3)伤口愈合时间:医护人员观察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归纳分析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4)伤口细菌数量:医护人员使用5 cm×5 cm软的无菌规格板,轻轻地贴放于伤口处的皮肤表面,用浸有无菌的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规格板内皮肤各8次,剪去医护人员手部接触到的地方,然后将棉拭子放入15 ml的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震荡2 min,然后取出2 ml的洗脱液放入无菌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将培养皿放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48 h,然后对菌落数进行统计,记录数据并作归纳分析[5]。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伤口感染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伤口感染率对比[例(%)]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6.41±1.98)d,早于对照组的(7.84±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8,P=0.003)。
观察组伤口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伤口细菌数量比较[例(%)]
骨科手术伤口感染是医院手术常见的情况,一引发患者出现发烧、头晕、伤口红肿、伤口瘙痒等情况,加重患者的病痛,导致患者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和疾病的快速恢复[6]。目前临床上为降低手术伤口感染的发生常进行术前备皮,以求达到降低手术创口感染的发生。备皮是指在手术的相应部位剃除毛发并进行体表清洁的手术准备,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体表皮肤上细菌等微生物的积累,降低手术创口的感染率,提高安全性[7]。在骨科无菌手术中,下肢手术伤口感染率明显高于上肢手术伤口感染率。临床上为降低下肢手术伤口感染率,常选用常规的备皮方法,即在患者术前1 d清洁皮肤剃除毛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手术创口感染的情况,但是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新的备皮方法是在术前2 h完成备皮,即在不损伤皮肤的前提下,通过深层的清洁皮肤,减少皮肤表面附着的细菌,避免手术切口的感染,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术前2 h备皮能够有效降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伤口的感染率。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手术前1 d,清洁手术肢体,并予碘伏消毒;手术当日,根据手术台次,预计手术时间,保证在术前2 h内对患者的术肢进行再次清洁,涂擦碘伏后剃毛,碘伏消毒后,用无菌巾包扎至患者进入手术室。备皮过程能够对患者下肢手术部位皮肤做到有效的清洁和消毒,除去表面的污垢和细菌,降低患者伤口的感染。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术前2 h备皮能有效提高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在张慧等[8]研究术前不同时间段头皮备皮对术后颅内感染率的影响中发现,观察组术前1 d洗澡沐浴,术前半小时备皮的患者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前1 d备皮的80.0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术前2 h备皮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细致的皮肤护理,动作轻柔,并给予患者言语上的鼓励和支持,减轻了患者的紧张不适感,同时降低了伤口的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术前2 h备皮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分析原因可能为术前2 h进行细致入微的备皮操作,不仅为患者的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还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轻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了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加速患者的预后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口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前2 h备皮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能够降低伤口的细菌数量。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新的备皮方法采用术前1 d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给予碘伏消毒,减去了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大量细菌;在手术当日,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间提前在手术前2 h内做再次的清洁,防止术前清洁后皮肤表面仍藏有污垢和细菌,然后用碘伏消毒剔除汗毛,再次进行碘伏消毒,并用无菌巾包扎好至手术室,防止手术部位暴露于空气中,避免清洁消毒后的皮肤再次感染,引发手术后创口由于细菌的存在而发生的感染。术前提前对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进行清洁、剃毛、消毒、包扎隔绝空气等操作,不仅能够有效保证手术处皮肤的无菌情况,同时当术后进行缝合包扎时还不易使细菌进入伤口内部,有效降低了患者伤口处的细菌含有量[9-10]。
综上,术前2 h备皮治疗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能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伤口细菌数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