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英
【摘 要】阅读素养是指向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笔者基于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探寻全科阅读实践策略。通过构建 “全科阅读”特色课程、生态评价体系、学习范式,打开师生的阅读通道,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为全科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全科阅读 课程体系建构 综合素养
阅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还能让学生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有陶冶情操的作用。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堪忧:阅读内容的选择注重喜好,阅读方法比较单一,阅读资源缺少整合,阅读效果中出现了“少慢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站在课程改革的角度,紧扣统编版语文教材,开发了“全科阅读”特色课程,强调“全学科、跨学科、超学科”阅读,以此打开师生的阅读通道,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一、思索:“全科阅读”的意蕴
“全科阅读”立足课程改革,关注学科间的融合与实践,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大体现。教师要借助文字的力量,建构学科知识与能力体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全科阅读”的内涵
“全科阅读”,是指阅读适用所有学科。它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突破校内外的界限,以浓厚的阅读兴趣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以有滋有味的阅读涵养学生的童年,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全科阅读”课程体系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以“国家课程”为引领,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开发融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全科阅读”校本课程体系,建构具有全科阅读特质的课外阅读学习模型。通过“全科阅读”打好学生的人文功底,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小公民。
(二)全科阅读的特征
1.全面育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通过阅读引领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全科阅读
改变过去单一的、强调以语文学科为主体的阅读,提倡“全学科、跨学科、超学科”阅读。强调把阅读渗透到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多学科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3.全员参与
学校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阅读,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阅读点,在交流与分享中喜欢上阅读,使学生的行为和涵养都能得到有效提升,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实践创新。
二、实践:“全科阅读”的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一)建构阅读内容:全科阅读,科学与人文并重,注重学生综合素养
“全科阅读”使学科学习得到延伸,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学生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协调发展,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
1.以跨学科为主线,建构多学科拓展融合的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培育学生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学校从“文学”“艺术”“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四个领域来架构校本课程体系,从学段、模块、形式、要点等方面呈现课程架构(见表1)。
2.以素养提升为指向,建构全学科拓展延伸的校本课程
以国家课程设置为核心,建构多主题、全学科的拓展延伸课程。采用“1+X”的主题阅读方式,实现一篇带多篇的拓展阅读。所谓的“1”指每门学科的每一个主题,教师精讲此类文本,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X”指教师提供若干篇同类或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这种阅读形式不限,课内进行或课后完成都行。校本教材的研发紧扣统编版语文教材、遵循课程标准。学校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定期开展阅读课评比活动,提高阅读指导的实效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便可进入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最佳境界,可以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诗意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见表2)
3.以突出个性化为宗旨,建构具有生本特色的班本课程
班本课程倾向于以实践为主题的超学科链接整合。每个学段的班本课程要求不同的表达方式:低年级注重诵和读;中年级注重绘、讲、演;高年级注重探究、演绎、思辨等能力的训练。做到班班有课程、人人有课程。不同学段的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自创绘本、好词好句摘抄等汇编成册,形成“我的课程”和“班本课程”,学生通过分享与交流,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见下图)
(二)建构评价体系:两大分类,数量与质量并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阅读评价也是全科阅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恰当的阅读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从书中体验到快乐和情趣。
1.以评价促量变,让全科阅读“有滋有味”
“滋”,综合素养,滋养内涵;“味”,全科阅读,情趣盎然。以校本课程为引领,从学校层面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确保学生的阅读量,建立阅读的评价指标,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更有实效。教师通过两周一次的“閱读反馈表” “阅读展示廊”“月读卡” 等多元评价,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阅读反馈表”人人上交;在“阅读展示廊”人人展示自己的阅读之声;利用“月读卡”进行汇总加星。以评价促量变,以量变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以评价促质变,让全科阅读“有成有色”
“成”,读有所悟,读有所成;“色”,全科阅读,别具特色。在“阅读之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 等阅读活动中,细化和完善评价指标。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机制,构建生态评价,并利用大数据对学生日常阅读、阅读课程和任务测评等进行分析,形成个人、班级区域数据报告,教师根据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优化学生阅读质量的评价,促进学生更深入地阅读和思考,达到阅读内容与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通过课内与课外学科之间的沟通与整合,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
(三)建构教学范式:与文本对话,引导与实践并行,引领阅读教学新方向
阅读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模型的建构,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实践阅读,让学生理解如何从文章脉络中进行推理、如何利用个人经验体会作者动机、如何利用图像和思维导图等深度理解文本。为了达成目标,教师用心构建不同领域的课外阅读学习模型,优化阅读策略训练和思维方式。阅读大致经过几个对话阶段:与文本对话(感受文学魅力)→ 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与自我对话(小结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自己还可以做什么)→与社会对话(从中学到了什么,可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在阅读中自觉反思学习过程,主动应用阅读策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进而掌握更丰富的知识。
“全科阅读”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全科阅读”教学理念,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与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96C475A7-7C7C-475D-9A71-FBAF1628FE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