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聊斋志异》中,《考城隍》被列为榜首,突出了男主角宋公“以孝为先”,以及蒲松龄当时的写作情境,论述了城隍信仰对于个体的追求意义。在城隍信仰中,城隍爷是个不可忽视的成分。作为“人道神”的典范,对个体如何应对现世之事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对个体的人格塑造、树立品行均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隍文化 蒲松龄 《考城隍》 生命教育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呼吁的“立德树人”中指出,作为教育的核心“人”的重要性,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的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要以此开展起来[1]。而在传承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其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2]为的是让人能参悟到生命的意义,对个体为什么活着指出生存的动机。如今大学生,中学生由于不知道活着的目的,精神常陷进一种困顿与迷茫状态,使得个体只要一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有轻生的念头。症状表现轻的则靠打网络手游虚度光阴或者是逃避现实。这显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是一种通往幸福的途径。然而后来的学者发现,将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相融合,不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命气象和精神境界,并且还实现了从“外在约束”向内在主体自觉价值的转变。[3]这不仅引导个体形成独有的“中国式”生命意识,还增强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怀,培养个体的仁爱之心,渲染人与人之间和谐共融景象,同时也激发个体对待自身生命追求奥义的考量,促进人们自觉认识生命的价值,不再拘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是努力达成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谈论的自我实现,将个体的毕生需要上升至精神层面。
人本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热爱生命,关怀自然,感悟灵性存在,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生命伦理意识的《聊斋志异》,喻示着“生”的哲学思想,并且还有着对天地间秩序的表达。而《聊斋志异》的开篇《考城隍》,则将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城隍文化与天地万物融汇一起,形成一种以现世自然意识为主的大生活圈,同时它也包含作者的生命赖以支持的精神部分。
一.生命教育的根基:《孝城隍》的孝
蒲松龄作为孔孟之徒,兼守孟子学说,讲究:“舍生取义”、“孝治天下”。其中,王长坤在孟子的生命教育思想中发现,“孝”是一切生命的根基[4]。而这也作为文化动物——个人与社会间彼此关系的考量。能够打败物质贪婪的欲望,恐怕只有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尤其是父母与子女间那种近乎血缘关系的存在,是最直接构建彼此间的均衡关系,以此培育滋生健全的人格。
在清政府统治时,由于多元文化的入侵,人们的功利意识与物化欲望逐渐提高,为让老百姓不至于失去自我价值观,于是清统治者采取怀柔政策,善用文化策略,将佛道思想融入社会之中,以此稳固传统“中国式”意识——孝道文化。于是像辽宁沈阳城隍庙均有挂牌:“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通过宗教仪式的传承方式将思想得以传播,以此对后世子孙起到警示的教育作用。
如同一百年前清政府统治时期的情形,今日的市场经济对传统家庭伦理孝道观念造成明显的冲击。年轻人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在一些家庭中出现“啃老”、“刮老”现象[5],这种孝道失范使得家庭关系容易陷进紧张及死循环,从长远来看不适合群体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在《孝城隍》的故事中,男主角宋公明明有远大的仕途,也不忘照顾家中的老母。以此奠定他超高的道德准则。根据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人的一生有关道德的认知做的解释,认为人最高的水平阶段来自对自我伦理的选择原则,懂得考虑到道德的核心,而非具体原则上[6]。宋公意识到母亲的健康是最为重要的,于是他越了仙家“入职”规则,将照顾母亲摆在第一顺位,说明孝顺至亲为基本道德之首。“孝”也是汉族根本;并且该理念在后续朝代中,让汉人与满人结为一家[7],可见“孝”不光是在齐家上,更是在治国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人际之间因孝而重视德行,因孝而减少猜忌,甚至因孝还变成有担当的人,像是《席方平》、《婴宁》和《贾儿》的故事,原本平淡无奇的人,最后都因“孝”而成为人文史上精神的典范。
《考城隍》用“孝”验证一个人。同时也说明城隍文化非常看重这一条,如:辽宁城隍庙的牌柱:“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意思是:看孝不看他做了什么,而是看他用了多少心。凡事如果都以表面形式去衡量,那么穷苦人势必比不过有钱人的排场,是否就可解释贫穷人不孝顺,有钱人比较孝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城隍文化,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很好的区分,以此强调世人要做好情感、认知、行为上的统一,这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一种品德都应当深入骨髓去了解,在传承文化的教育中,将德行一并同化至个人内在,以此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怀他人命运,尊重彼此存在,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意义。
二.生命教育的理想:城隍爷的公平主持
城隍,作为护城河。当时的朝廷官员天天叫治水,但水患却依旧存在,唯恐桑田变沧海,河湖泛滥成灾。老百姓苦不堪言,贪官污吏却借机敛财,当局者却不自知。读书者夹其中间,熟知百姓苦,也知天子乐。但可惜众有满腔绝伦,却也无力改变什么。
在《考城隍》中,宋公因他一文获得河南城隍之位,即“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8]其喻意是:“有的人单纯心思做了善事,虽然如此但也不该奖赏他;有的人本无恶心却做了坏事,虽然如此但也不应处罚他。”一个人心地为何,都是属于这个人该有的本份。利用外在的奖赏惩戒去约束人的品行,虽然一开始的目的是好的,但长期以往,好心之人为求得奖赏而行好心,这样的心思是好也不好?坏心之人为求不被处罚而稍安无事,这样的人是好又不好?因此,宋公的一番言辞受到诸神传赞不已。如此也看出,这样的价值观是他理想所追求的。考官能透过外在事物看其本质,而不仅注重事物的表面就去评断一个人的能力。而对于当时蒲松龄所在的朝代,却很难有伯乐发现如此特殊的千里马。清王朝讲究科举八股制度,蒲松龄的写作技巧无疑不被认可。他那既像小品又像小说之文,即使他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有很高深的见解,但因文风不符合八股文,只会让他的仕途之路越走越远,这不免也让蒲松龄的人生观陷进一种“孤愤”,以此讽刺自己恰不逢时的无奈与辛酸。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绝对“公平”的地方,那应该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范畴。于是蒲松龄意识到精神信仰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无穷大的张力。尤其是家家户户都已将阎罗殿看作是理想的惩恶扬善的地方[9],而它背后的坐镇者便是最能主持正义,申张百姓权利的代表——城隍爺。给一个城邦讲究稳固心智的准则,平衡的原则,公平的规则。
《考城隍》考得也是齐家治国的理念。凡是要学会秀过现象看本质。《聊斋志异》作为蒲松龄40岁的成书,已是蒲松龄非官运横通的最佳时期。其在作品中,不免也透过“苦行僧”的描述,间接透露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想法;自己竟感悟到老子的情怀,感叹:自己空有笔墨,却不是一个能改变世界格局的人。老子的思想专注于自然,鼓励世人在黑白对立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无论作何选择,这个世界都应当是平衡的。[10]这样的人生观有它自身的优势,人们不太被世俗的成见所逼迫,它会使拥有信仰的人更好的关注自身,个体就是自己的主人,然后全身心让自己处于一种静心的状态。这在弗洛伊德的精神世界中,也是一种“内省”的做法,即关心自我,让自己的内心进行相互的“观察”与“审视”,这样的过程套在心理学的健康教育中,这就是一场“内省”的体验了;也是一种进入内部意识的特殊通道[11]。
老子的道教无疑提醒个人多要为自己负责,城隍文化更是启发世人多学会辩别自己,反思善恶,以此评估自我在待人处事上的态度。诸如众神都欣赏宋公的文案,但更强调的是宋公的品行兼优。蒲松龄有此感悟,借用城隍爷引出当时朝廷命官的形象,以此捍卫他心中的公平正义。于是在后续的《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用了三十多位涉及律法的故事,如:遵守法律的道士、貌恶心善的陆判官、严于执法的李阎王、敢于告状的席方平等,以此宣传同学们除了日常的知识外,更要突出“正亦邪”、“论是非”的良知。所以大部分的城隍庙,对联十分注重判断对错的标准。如泉州府城隍庙:“是是非非地;冥冥晓晓天”;永定城隍庙:“为恶必灭,为恶不灭;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等,均是体现人生在世要学会客观认识自己,觉察自己,感悟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这些也是生命教育的学习内容。
三.死亡教育的敬畏:树立理想,持之以恒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众所周知,城隍代表的是阴间死后的世界,并且这样的世界不如天堂那般美好,它通常渲染了一种恐怖、可怕的气息。所以死亡这样的话题,常在教育体系中一直成为避讳话题。结果近几年,中小学生对生命的轻视事件增加了,于是也让一些教育学者不禁感叹当前的学生内心脆弱,容易因一些小事逃避现实,让自己陷入“空心病”[12],只要一遇到挫折就觉得自己活着是没有价值的,结果纷纷用死亡去解决问题。
虽然当今民间信仰已不再作为宗教活动在校园中执行,但作为了解传统中国文化还是常被放在历史长廊中,启发后代子孙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城隍文化这种对死亡的敬偎,在其它民间宗教里是不常见的。城隍爷的故事常是那种宁死不屈的英雄典范,过去代代百姓敬仰信奉它,更多是被城隍爷在世时的精神所感动。老一辈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孙能遇事坚强、永往直前,年轻一辈的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处处顺利,少些不公平的事发生。城隍爷的塑造有它榜样的意义。根据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如何以榜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用自身模范的行为和高尚的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能够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于是让广大学子向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以及各行各业的标兵学习,从而拥有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等情操[13]。以此可见,榜样对于群众的影响力量是无穷的。庙中被供奉的城隍爷故事,其所传达的价值观是否能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至少在秉持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所遗存下来老一辈所传递的中华文化,其精神是可被引以为鉴的。信仰心理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改变,它已不纯粹是内心的体验,而是有着与所支配的自然力和社会力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体现。[14]
而庙会里充满对死亡后现世的审判,让世人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生命。如福州城隍庙的对联写着:“问你生平所干何事?……问问心头惊不惊……来我这里有冤必报!……有几个到此能逃。”其喻意是人活在世,都要对自己所做一言一行负责。相信老人家会将这样的喻意告诉给年轻人,今日的逃避轻生,到城隍爷面前都会清算,到时候只有十八层地狱在等着你。如此告戒之语,会让信仰者产生“令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然后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这能进一步启发世人对于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所以城隍信仰,它有其自身对生存观积极价值的导向。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的逃避现实。就连蒲松龄在《考城隍》中,宋公的生活也不全是一帆无顺的。他甚至是到了死后才被仙家看中他价值的呈现,于是被指派委任城隍爷。但是他在世时,却看不到他做的多少丰功伟绩,只有他对于治国之事的理想与抱负,可苦于没有机会施展,这里有种作者对自己生活的写照。而每位城隍爷的前生,也并非都那么慷慨激昂。如:福建漳州地区的九峰城隍庙,它所供奉的人竟然是诗人王维。王维本作为文艺领域自有他的价值。但是王维有过一段失节的经历,其身陷羸藩被贴上“污名”的标签,于是一生的坎坷经历,其所作之诗也被朱熹等人评价萎弱少气骨,虽在国家情怀上他的“污名”已在现世被定型,但他所写下的篇篇诗句却留芳千古,于是死后被百姓记录下来,以此传达出一条人生哲理: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有失意犯错、私欲膨胀、身感无力的时候。但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个体所处的世界若真的失去德行时,个体能否还继续寻找原先所坚持的正义?因此,王维被推荐出成為百姓心中城隍爷,无非是以人道还之彼身。人要有明辩是非对错的能力,能够正视、接受自己的不足实乃伟大的。而这也是蒲松龄对于自己的反思。他在他的阅历中从不看中别人目光,坚持自己的信仰,即使无数次未能高中状元,但他还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后在《聊斋志异》中成就了自己活着的价值。
这种以城隍爷为崇拜对象究竟好与不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环境对于民间宗教信仰逐渐放松[15]。于是各地对于民间信仰活动均持开放性的包容态度。许多地方让传统信仰仍旧保持过去的仪式。仪式作为民间信仰的核心成分,能够唤起群体内在的某些情感,重塑某种群体心理,使人们能够很好的达到团结效果,继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使得过去、现在、未来均能被个体很好的接受,完成生命教育的全过程。
整部《聊斋志异》充满着怪力乱神现象,但是这也掩盖不了作者极强的人伦情操的考量。在透过缤纷多样的鬼怪故事,这样复杂的伦理关系更考验世人的“三观”。小说戏如生,《考城隍》中宋公的事迹有助于成为“立德树人”的榜样,借由民间信仰呼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2]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9):85
[3]李翔飞,王坚,朱晓玲,曹羽鹤. 走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多重困境——生命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J].教育学术月刊,2017,(4):59-66.
[4]王長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
[5]米莉、顿德华.传统孝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实现机制[J],人民论坛,2020(4):140-141
[6]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编写组.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02.
[7]陈国学.论《聊斋志异·青凤》的文化意蕴及启示[J],江汉论坛,2007(2):95-97.
[8]蒲松龄:聊斋志异[M],宋欣然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4
[9]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M],北京:中华书局,2005:6-7
[10]何佳舒,清朝早期的宗教多样性与“清朝宗教联盟带”[J],西部学刊.2021(09):153-160
[11]黄迪吉.现象学为什么不是一种内省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5(03):150-156+160.
[12]曹坤明.生死教育,何时真正走进校园[N].人民政协报,2021-12-01(011).
[13]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5-58.
[14]贾艳红.浅析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产生的心理背景——以汉代民间信仰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69-72.
[15]徐业鑫.当代民间信仰实践的动力学初探——基于晋南娥皇女英信仰的田野调查[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6):43-49.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三明市社科规划项目“‘闽学文化’及地方城隍信仰心理取向研究”(21001);三明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19YG15S)。
(作者介绍:莫传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三明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