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养成教育:从约束强化到内生自主

2022-06-30 05:24郑霞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减师生习惯

郑霞

在抚顺,有一所实施 “养成教育”成效突出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学校成立于1957年,是辽宁省首批“文明校园”。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好习惯自主养成”为核心理念的办学特色。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进一步做好养成教育工作呢?

一、北台小学实施养成教育的理念

(一)传递心灵能量是内生自主之基

养成教育重在养心。“双减”不仅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信。“北台小学养心小故事”主题班主任教研活动多年来从未间断,汇集了1300多个“爱的故事”,让爱一点一滴地在师生心中扎根。“蹲下身子看学生,站直身子教学生”的良好教风在“爱的故事”中悄然形成。

(二)创设良好生态是内生自主之源

理想的教育是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学生受到无声的熏陶。“双减”政策下,北台小学以“文化美容”为着力点,打造“书香校园”,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创设民主共融的师生关系与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

(三)培养良好习惯是内生自主之根

教师如同园丁,园丁的工作是疏松土壤、涵养水源,再辅以适当的修剪枝叶、杀虫施肥。修剪枝叶与杀虫施肥就像教育的惩戒手段,教师需要适度运用。对此,北台小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办学思路——好习惯,好生活。

“双减”政策实施后,良好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受益终身。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可塑性最强、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这一有利施教期,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引导他们自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北台小学坚持秉承“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小习惯改变大世界”“有点难,但我会快乐地坚持做”等教育理念,让好习惯成为内生自主的“根”。

二、北台小学实施养成教育的策略

(一)课程为本,促进养成教育“落地生根”

“双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减负”,其目的是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有科学系统、与学校特色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养成教育“落地生根”。

1.构建习惯养成特色课程体系

“双减”实施后,北台小学秉承“尊重生命、崇尚人文、热爱科学、追求卓越,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生命成长、人生发展的幸福家园”的办学宗旨,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习惯养成”特色课程体系。学校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众多课程规划整合为五大领域,即读书习惯养成课程、道德习惯养成课程、创新习惯养成课程、幸福习惯养成课程、审美习惯养成课程;将读书习惯、道德习惯两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重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与责任担当;把创新习惯课程作为拓展性课程,重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把幸福习惯、审美习惯两类课程作为发展性课程,重在落实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围绕五大课程,结合国家课程要求,学校设置了国家必修模块(12门)、校本必修模块(24门)和校本选修模块(30门)三大课程模块,构建了北台小学养成教育课程体系。

2.研发习惯养成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创造力是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双减”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中观察、探索和思辨,提升创造力。《辽宁省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各学科应开展不低于10%课时的学科实践活动。北台小学不盲目追求形式化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而是结合学校实际,以“习惯养成”课程体系中的校本必修模块为落脚点,将10%学时的学科实践活动进行校本化实施,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从而进一步拓展学校的自主发展空间,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在北台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一直是养成教育的三大主题内容。新课改实施后,学校将这三大彰显办学特色的主题教育以10%课时的学科实践活动呈现出来。比如六年级的美德习惯课程,学校将环保知识纳入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科学四个学科的实践活动中,利用10%的道德与法治和科学学科课时,在六年级学生中开展认养小树、制作环保袋、了解洗衣粉的危害等环保实践活动;再利用音乐和美术学科10%课时的实践活动课时开展“环保时装秀”活动。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时装;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和着优美的旋律,跳起精心编创的舞蹈。

(二)评价为体,制订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双减”政策的颁布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驱动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升。每一个好习惯的背后都有好的品格在支撑。构建好习惯评价体系,促进好品格的逐步养成,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

1.学生的12个好习惯

幸福人生需要好的品格来支撑,而好的品格需要良好习惯来养成。为此,学校确定了持之以恒、知错就改、言而有信、做事严谨等12个幸福人生必备的基本品格,然后思考这些品格需要通过哪些良好而持久的行为习惯来培养。经过反复实践,形成了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核心理念的北台小学“养成教育框架体系”。学校选取了微笑待人、物放原处、主动学习、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等12种基本行为作为习惯养成训练点。

为便于学生操作,北台小学将这12个好习惯行为训练点按照学习、做人、做事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递进的方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难度。学校每月通过一次班队课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开展终结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2.教师的12个好习惯

学校往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却忽视教师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身也会在良好的教育习惯中培养良好的教育品格,从而实现人生理想。为此,北台小学根据学校实际和发展方向,从育人、教书、生活三个角度提出了“做阳光教师、做智慧教师、做雅致教师”的育师目标,提出了教师的12个好习惯和100个行为训练点。每学期末,学校党支部以民主生活会为契機,组织教师开展自评和他评活动,结合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落实激励机制,提升工作幸福感。

3.家长的12个好习惯

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北台小学《家长公约》中包含家长的身教习惯、育子习惯和家校合作习惯三大方面,共12个好习惯,60条细则,为学校养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效补充。这种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好习惯养成体系,为养成教育的多角度、全方位实施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双减”政策下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会把目光单一地锁定在学生的分数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创造一切机会与家长合力,让学生拥有阳光快乐的童年。

(三)文化为魂,生成养成教育新样态

学校文化是校园生态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北台小学坚持开展“读书富脑”活动,力求通过“书香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平等与尊重、互补与合作、个体与主体、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良好教育生態。

1.创设润物无声的读书环境

北台小学设立“好书推荐墙”,每月更新教师的读书心得;正门两侧的“书虫交流版”定期更新发生在校园里的读书故事;正厅巨型立体线装书设计,渲染北台小学浓郁的书香氛围;三楼缓步台上,30本人生必读书目用阿基米德曲线串联,以多米诺骨牌形式排列,展现了读书人的厚积薄发;藏书6万册的校园图书馆、走廊宽阔地带的3个开放大书吧、8个小书吧以及47个班级读书角,让每一位走进北台小学的师生随时有书读,随处可读书。为润物无声的养成教育校园生态营造良好的氛围。

2.营造和谐共生的书香氛围

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外,学校还注重烘托读书氛围,营造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在北台小学,师生形成了共识——读书是最好的福利。他们取得荣誉后,获得的奖品不是金钱,也不是生活用品,而是一本本墨香馥郁的图书。学校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定期为师生和家长推荐经典书目。对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和家长,学校利用文化墙、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多种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就像人的呼吸,一吐一纳才是完整的过程。为了给师生搭建更广阔的读书交流平台,学校定期开展师生读书沙龙活动,利用蓓蕾广播站和蓓蕾电视台及时报道师生的读书成果。学校成立了校刊、校报编辑部,内部发行了96期《北台月报》和36期《源》杂志,报刊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幅插图都出自学生之手。读书不仅涵养了教师的教育智慧,还深化了学生的思想认知,使教师在教学时能旁征博引,博古通今;学生在学习中能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书香文化激发了师生的求知欲望,让师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北台小学也因此谱写出润物无声、和谐共生的养成教育新乐章。

猜你喜欢
双减师生习惯
习惯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上课好习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好习惯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