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药热熨疗法在小儿肺炎后期啰音吸收中的临床观察*

2022-06-29 07:31李海岳廖颖文熊啟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鸣音小儿用药

李海岳 廖颖文 熊啟泰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我国小儿肺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长。疾病若不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向重症肺炎方向发展,甚至不排除因病致死风险。关于肺炎患儿的治疗,西医主推抗生素疗法,虽具备一定确切疗效,但长期给药容易引发耐药问题,致整体疗效渐进式下降[1-2]。另外儿童腑脏娇嫩,持续用药也会导致患儿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有一定局限[3-4]。中医治疗小儿肺炎近年来取得临床广泛关注,中医将小儿肺炎归于“肺炎喘漱”范畴,因其给药便捷,安全性佳,能够与常规西药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因此获得医患双方的广泛好评[5-6]。温药热熨疗法是典型的中医外治之法,给药便捷,尤其适用于好动、依从性差的儿童。本次研究基于“中西医联合”视域下,探讨温药热熨疗法在小儿肺炎后期啰音吸收阶段的应用价值,回顾前人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见同类型报道鲜少,本地区亦未见该领域研究文献刊发,故认为本次研究的选题与设计较为新颖,具备一定前瞻性,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一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7月罗定市中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后期160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肺炎,入院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高热、啰音、痰鸣音,且加入研究时肺炎为轻型/普通型,药物治疗后疾病症状逐渐缓解,如胸痛、气短乏力、咳嗽咳痰症状好转,但制定的治疗周期未结束,为避免病情反复恶化,继续坚持治疗;(2)未明确病菌的肺炎患儿;(3)胸片有明显片状阴影;(4)可耐受相应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2)监护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3)合并严重全身性感染;(4)存在中药过敏史;(5)局部皮肤出现皮损或皮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3.21±0.95)岁;病程3~18 d,平均(9.61±1.36)d。试验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3.24±0.98)岁;病程2~16 d,平均(9.57±1.3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获得本单位伦理组织批准,患儿监护人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被纳入组,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止咳、化痰、吸氧等常规干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头孢曲松钠(生产厂家: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024,规格:2.0 g)50 mg/kg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生产企业:AstraZeneca Pty Ltd;注册证号H20140475,规格:2 ml︰1 mg)0.5 mg雾化治疗,10 min/次,3次/d。以外,联合微波治疗仪(生产厂家:南京华贝电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HBS-A)进行肺部理疗,1次/d,治疗时患儿着单衣,距皮1~2 cm行照射治疗,功率设置为5 W,10 min/次。所有治疗连续5 d。

试验组在上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药热熨疗法,中药方构成为,苏子20 g,白芥子20 g,细辛5 g,香附15 g,粗盐200 g,1剂/d,置于微波炉加热,取棉布包裹。指导、协助患儿取仰卧或俯卧位,同样着单衣温药热熨,期间注意患儿温度耐受;将药包直接敷于患儿的胸胁部或背部皮肤。操作部位有患儿肩胛内侧缘与脊柱之间、双侧胁肋部或啰音明显的部位。20~30 min/次,同样治疗连续5 d。需注意,温药热熨时间不宜过长,时刻注意烫伤风险;若皮肤有破损、过敏、高热者禁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啰音吸收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2)比较两组用药满意度。考虑患儿年龄偏小,故满意度问卷由其监护人填写;问卷为百分制,得分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80~100分为满意;用药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疗效,显效为患儿治疗后的2 d内,肺部啰音、痰鸣音等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为患儿治疗后的3~5 d,肺部啰音、痰鸣音等症状显著改善;无效为治疗5 d后,患儿的疗效评级不达上述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7]。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试验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啰音吸收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d,(±s)]

表1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d,(±s)]

组别 住院时间 退热时间 啰音吸收时间 痰鸣音消失时间试验组(n=80) 4.05±1.02 2.46±0.58 3.04±0.71 2.92±0.64对照组(n=80) 6.62±1.35 4.83±0.82 4.78±0.86 4.72±0.81 t值 13.585 21.105 13.955 15.59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用药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用药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用药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纵然一年四季皆可发,但冬春发病最多。西医治疗小儿肺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停药后易复发。分析患儿用药特点:(1)肺炎需要持续用药,而患儿腑脏娇嫩,不耐受各类西药常见不良反应,出现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用药不规范,并由此引发不良预后;(2)西医治疗小儿肺炎常用药物为抗生素,但部分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欠佳,导致患儿产生耐药性问题,使最终疗效不达预期。以上情况的存在,使得罹患肺炎儿用药不规律,为疾病复发埋下隐患,致肺炎后期啰音吸收欠佳病例时常出现,成为儿科亟待解决的疾病治疗问题[8-9]。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免疫力较成年人弱,从中医而论,更易外感寒邪,且随后易出现夹痰兼证,病程迁延致痰湿蕴肺[10]。魏洪悦等[11]通过研究证实,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效果确切,但考虑到小儿用药依从性偏差,而中药内服量大味苦,患儿用药艰难,可能存在因“口感”而放弃用药或少量用药的情况,致不合理用药现象,最终影响整体疗效。因此,考虑中药外用治法,不失为一种针对性强的给药方案。本次研究使用温药热熨疗法对症治疗。分析使用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在于小儿皮肤嫰薄、通透性好,这一优势为经皮给药治疗有效的有益前提;且小儿皮下血管丰富,为药中有效因子分布病灶提供了生理条件[12-13]。

追溯温药热熨疗法,早在《五十二病方》中便有其记载,《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该中医治法的有效性。本法有效整合了热疗与按摩之用,操作便捷,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同时技术本身合理使用下,可令药物中有效因子迅速经皮渗透入经络,并作用于全身,激发经络系统功能,实现平喘化痰宣肺之效。

中医认为,小儿肺炎属于“肺炎喘漱”范畴。《素问·经脉别论篇》提出观点,认为人体血液流向于肺,而后在肺作用下充盈全身。同时,肺脏助心推动血运;罹患咳嗽者,久咳耗气,肺气失宣,终致血瘀。另外各医家还认为,小儿肺炎咳嗽日久,致肺气失宣以致郁,最后化热,并炼液为痰。以往针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采取单纯的清热宣肺法,痰瘀虽得以有效去除,患儿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但由于淤血未去,会对肺脏津液的输布造成一定阻滞作用,最终导致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出现,痰源尤在,因此导致的常见不良预后即病后期咳嗽、啰音等症状仍不止。因此治疗小儿肺炎,还需要强调去痰瘀[14-15]。

本次研究为试验组患儿提供的自拟方内容有苏子、白芥子、细辛、香附、粗盐。方中苏子、细辛散寒温肺祛湿,前者具备抑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后者具备祛风散寒、具备行水开窍、化饮止痛的价值。白芥子可止痛通络、温肺化痰、理气散结,现代药理学证实,该药具备对皮肤真菌不同程度的抑制功效;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现代药理学证实,该药内含大量香附醇(天然药物成分),具备清热效果。诸药共奏温肺化痰、理气平喘止咳、散寒退热等功效。伍以温药热熨疗法,最终药借热力,加速其中有效因子的经皮吸收速度,能够直达腑脏,加速机体血运循环,实现有效治疗目的。

正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啰音吸收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用药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论与吴惠敏[16]、郭琼英等[17]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提升临床,加用温药热熨疗法治疗小儿肺炎,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加速患儿康复,整体疗效显著。而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7.50% vs 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临床,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大患儿围治疗期的安全性风险。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药热熨疗法,可显著提升肺炎患儿疾病康复效率,整体疗效显著,给药安全性理想,应用满意度高。本次研究亦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时长较短,样本量的纳入仍有不足,可能会导致本研究的统计学结果客观性欠理想;未来若条件允许,当进一步扩充研究周期,并加大样本量投入,建立回顾性分析,以提升统计学结果的客观性,使本文结论的提出更具说服力,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具体工作。

猜你喜欢
鸣音小儿用药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小儿涵之三事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