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

2022-06-29 03:17张瑞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病原菌耐药

张瑞红

多重耐药是指一种细菌同时对三种或以上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多重耐药菌感染通常危害巨大[1]。子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患者常面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困扰,该病一旦发生,势必影响患者本身治疗,增加患者负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而子宫颈癌患者身体虚弱,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遏制,还可导致患者死亡[2-3]。对子宫颈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可制定针对性预防方案,减少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使患者获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定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1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377例,纳入标准:符合PICC指征,无明确潜伏期感染,初次接受化疗,确诊为子宫颈癌。排除标准:血液疾病、免疫疾病;精神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38~72岁,平均(53.3±11.9)岁。PICC导管穿刺部位:贵要静脉242例,头静脉41例,肘正中静脉94例;病理类型:腺癌106例,鳞癌271例;子宫颈癌分期:Ⅱ期80例,Ⅲ期290例,Ⅳ期7例。

1.2 方法

在无菌环境下,将导管拔除,距导管尖端处5 cm部位将导管剪断,取导管尖端,将其置于无菌培养试管内,送检。收集患者年龄、置管时间、置管穿刺次数、导管固定情况、敷料更换时间、化疗周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种类、中性粒细胞水平、CD4+/CD8+水平等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率及类型,进行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本组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结果,连续3次或以上培养出同一种病原菌,则可以确认其为病原菌,或者同一培养器皿内培养出3种或以上病原菌,且病原菌均为优势生长,则可以确认其为病原菌,以上判断方式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归纳,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77例患者PICC导管感染率及类型

377例患者中,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有52例,感染率为13.79%,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有19例,感染率为5.04%,占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36.54%。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2例(10.53%),导管内定植感染6例(31.58%),局部感染11例(57.89%)。

2.2 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19例,非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35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组中置管时间≥6个月、置管次数≥4次、导管滑动或滑出、敷料更换时间≥8 d、化疗周期≥6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6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水平<1的占比均高于非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续)

表1 (续)

表1 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表1 (续)

2.3 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周期≥6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6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水平<1均是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结果

377例患者中,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19例,检出多重耐药菌株19株,其中包括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3株(15.79%),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7株(36.8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31.5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病原菌3株(15.79%)。

3 讨论

子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手术及放化疗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解决了化疗需要多次穿刺的问题,提供了便利,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仍然难以避免感染问题。首先,肿瘤会极大影响患者免疫功能,而肿瘤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在内的许多治疗方法均是双刃剑,也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在执行PICC等侵入性操作时,便极有可能导致感染,而如果子宫颈癌患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则有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4-5]。多重耐药菌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治疗棘手,遏制病情困难,患者可能因此死亡,因此需从感染防控方面入手,降低患者感染率[6-7]。

本文从感染危险因素出发进行了研究,统计377例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置管时间、置管穿刺次数、导管固定情况、敷料更换时间、化疗周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种类、中性粒细胞水平、CD4+/CD8+水平等临床资料,最终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周期≥6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6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水平<1均是子宫颈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先,子宫颈癌患者通常需要化疗配合治疗,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化疗副作用大,对正常机体细胞影响也同样巨大,患者化疗周期延长时,化疗导致的机体免疫力降低等副作用逐渐显现,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水平也出现变化,使患者感染风险增加,也会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8-10]。抗菌药物可使大部分患者获益,但长期使用抗生素除了杀灭致病菌外,还可能对体内正常菌群产生影响,导致内源性感染风险,同时,长期、多种类的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11-12]。一些细菌可能发生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或者体内靶位结构改变而产生耐药性,并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敏感菌株被大量消灭,而少数耐药菌株则可能大量繁殖[13],导致耐药菌感染。当使用抗生素种类多时,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14-15],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虽然少数,但本研究中,使用多种抗生素的患者较多,应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子宫颈癌患者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应密切注意高危人群,如化疗周期长的患者,长期、多种类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做好耐药菌感染防控,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在置管时也应保持无菌操作,加强病房卫生管理,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地面及常接触的地方应严格消毒处理,患者衣物、被褥等勤更换,注意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减少与患者的直接接触等,以降低子宫颈癌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病原菌耐药
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分析性能质量评价研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对子宫颈癌的15个常见误区
如何预防子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