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胜
《政工学刊》迎来出刊500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丰厚业绩,也是非常值得纪念的高光时刻。从2011年起,学刊先后编发了我10余篇政研文章和言论稿件,几乎每年都有作品被采用。借此机会,抒发一下自己多年内心的真诚感激之情和衷心敬重之意。
从刊物主编到栏目责编,从排版设计到校对印刷,从选稿采用到通联发行,全体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对办好学刊的执着、倾心和专注。徐星主编在编辑我的《持续兴起党史学习热潮 积极投身强军兴军实践》一文时,几次给我提出修改意见,使文章得以高质量见刊。为确保稿件正常刊发和样刊、稿酬及时准确寄发,这些年赵正国、杜航两位编辑经常在八小时外,与作者核实审稿单和通联信息。以上情形和片段经常上演,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
其实,每篇作品发表的背后,都浸透着主编和责编的辛劳汗水与无私付出。有的稿子经过编辑老师精心修改、反复打磨,文章的主题更聚焦、观点更鲜亮、说理更透彻。韦国良副主编身兼刊物责任校对,每次校对也是对文章的再次加工,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既有较真精神又有认真态度。文章发表后,我经常与原来的稿件进行对照,发现有的地方虽然看似略微调整,但一字千金见真功,充分反映了刊物一流的办刊水准和认真的钻研精神,反映了编辑老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文字功底,让我受益匪浅。
这么多年来,虽然学刊编发了我许多作品,给了我莫大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但我与编辑部全体编辑都未曾谋面,更没有登门拜访过、答谢过。我在原北京军区机关工作多年,其间与编辑联络时多次恳请来京出差时打个招呼见见面,电话、微信联络时发自肺腑说过一些感谢的话,也总是被一句“分内之责,不必客气,谢谢对刊物的支持”回复。编辑部这种丝毫不沾染庸俗关系、始终严格自我要求的清新作风,发表稿件始终以优为本、以质取胜的工作原则,使我深受教育和触动,也坚定我把做好本职工作当成对组织、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的最好回馈。
挂帆起航新征程,乘风破浪再前行。今天,学刊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我相信,扎实走过500期的《政工学刊》一定会越办越好,恰似期刊百花园中的一株绚丽花朵,流芳溢彩、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