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

2022-06-28 02:53罗红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摘  要  课程思政视域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立足点,以专业知识点作为开展德育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路径,目的是精准发掘建设法规的思政育人元素,完善育人目标,聚焦课程相关的社会变革和热点,找准定位进行综合改革。

关键词  课程思政;建设法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07-0108-03

0  引言

各高校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前期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存在严重问题,纷纷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开展教学和课程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各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建设法规课程无疑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中紧跟思政课之后实现德育功能的先行者,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者和经验的积累者,是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在新工科、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下,建设法规作为专业主干课,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并实践如何更加合理地将爱国主义、工匠精神、敬业奉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培养创新型全面型人才。

1  课程思政视域下建设法规的课程定位

1.1  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的立足点

根据“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建设法规课程要把价值观塑造摆在课程改革的首位,从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特色和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与设计,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中结合专业知识着重加强价值观教育,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塑造健全人格,将学生培养为新时代的优秀建设者、工程建设领域的高水平管理者。

1.2  以专业知识点为切入点,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组织教学实施,使课程思政更全面、系统、深入。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安排教学时要考虑把专业知识的切入点与思政课相呼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接受的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思政课的开展情况组织建设法规的教学,充分考虑已有思政元素哪些需要加强、哪些可以不再重复教学,使得课程思政建设对思政课起到补充和丰富的作用;要改革课堂教学组织,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相适应,与学生的德育需求相吻合,有效补充思政课中讲得不足的内容,继续夯实思政教育的基础;要改革教学设计,教学安排要以专业知识为切入点,始终把握好建设法规作为专业主干课与思政课有本质区别,其思政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以专业知识传授为前提,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育的基础上来开展思政育人,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1.3  建立健全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方法和路径

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要注重时效性。法律法规在不断发展、完善,建设法规课程教学须结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修订、新政策的出台,重点关注国家在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的改革等重要内容,把时效性作为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重要指标。要把实践成效作为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参观学习、案例讨论、庭审模拟等环节,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建设和改革的综合能力。考核方式上,注重过程考核,关注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参与度;考核内容上,重点考核学生关注关心国家发展、社会改革、行业变化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2  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2.1  精准发掘建设法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建设法规的课程设计必须具体到每一个章节,明确哪些专业知识点能够与思政育人元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教学开展环节做到有的放矢,丰富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强化育人功能。在开展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对相关的思政育人元素进行精准发掘,具体情况如下。

2.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如

“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管理”等章节,自然地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融合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的推进,阐释绿色治理实践体系的建设成效;融合贵州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安排,鼓励学生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建设中去。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合同法”的讲授,通过优秀案例深入阐释守诚信的优秀文化传统、诚实信用的立法基本原则;讲授建设工程项目的程序法规,着重引导学生对投资体制改革、工程项目审批制度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讲授建设法规的地位、法律效力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并强调法治精神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不断革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科学管理、以人为本,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些内容要融入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质量认证体系等章节讲述;在对比我国建设工程合同和FIDIC合同条件时,引导学生对西方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批判性的借鉴和客观认识;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诚实守信、与自然和谐相处、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等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发挥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典章制度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启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2.1.4  宪法法治教育  讲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建设法规的立法原则、建设法规的法律效力、各类违规违纪案例的处理等问题时,可以宪法法治精神的培育为引领,将法治精神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把握法治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把树立正确的“三观”、契约精神作为教学的基本价值导向,培育学生信仰法律和维护法律权威的信念。

2.1.5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讲授安全管理、参与建设的各方的权责利问题时,融入基本职业道德伦理,明确在工作中的作为和不作为;讲授执业资格制度时,有机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放眼全球、立足祖国建设的实际,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明确发展目标。要把工匠精神的铸就与理论学习相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要从社会责任、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

2.2  完善建设法规课程育人目标

育人目标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在教学中有机融合,解决生搬硬套的问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培养的要求,建设法规作为相关的专业主干课程,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的基本知识”的重任,下面将其育人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进行阐述。

2.2.1  知识目标  建设法规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工程建设程序、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及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等,即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相关法律法规。

2.2.2  能力目标  建设法规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建立在对国家发展、社会改革、行业变化关注关心的基础上,教学上要把上述综合知识作为重点,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提升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实验、实训安排,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新工科人才。

2.2.3  德育目标  建设法规应当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强化学生的法治精神;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遵纪守法、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从业后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建设活动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引导学生关心和关注国家改革、行业发展,敬业奉献。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建设法规育人目标的实现,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守好自己的“一段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有机融合,通过深入挖掘和充实思政育人元素,改变以往存在的重教学、轻育人情况,圆满达成各育人目标的要求。

2.3  聚焦建设法规课程相关的重大社会变革及热点

建设法规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教学中须结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新政策的出台,引导学生学会聚焦,重点关注国家乡村振兴、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个人执业资格制度改革等;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和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主要目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能源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等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对“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目标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治理能力提升、“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目标中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大的社会改革、行业发展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思考;要把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引至重大社会变革、聚焦至行业热点,提升其思考和立足的高度,开阔其观察的视野。

3  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考核评价

3.1  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总思路

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遵循,以“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总体目标和最终目标。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标准不同、本质不同。建设法规作为专业课程,不仅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价值指向,也要注重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评价,这既是规范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评价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成效的客观要求。具体开展中,要关注的是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是否已经开展,思政元素挖掘是否充分且合理,教学推进工作是否规范,落实部署要求是否到位等,要综合评判,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开展评价。

3.2  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具体落实

着重探索和改进建设法规的考核评价,把思政元素的融合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把时效性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把实践成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首先,在评价内容方面,重点看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是否充分、是否正确,有关的政策宣讲是否到位,是否合理地纳入了教学内容,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是否能够有效融合,是否能够系统化融合。

其次,要重点观察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的时效性,看国家新修订、新出台的相关法律制度、政策措施,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的相关内容是否纳入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理解和关注度如何;看学生是否重点关注国家在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等领域的重要内容;看学生理解以上内容的观点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

最后,要把实践成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具体开展评价时,要把参观学习、案例讨论、庭审模拟等环节开展的次数、工作内容、实践报告作为考核指标,注重过程考核,关注学生在课上、课后参与度,并把以上内容作为重要依据,最终形成学生关注、关心国家发展、社会改革、行业变化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的综合评价。

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考核评价是检验其开展成效的重要手段,考核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是看建设的思路、部署、相关要求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找到了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是否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否探索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否营造了浓郁的立德树人氛围等。

4  结束语

建设法规作为专业主干课,与思政课有着本质区别,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自身特色。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要找准课程定位,开展综合性改革,充分发掘相关的思政育人元素并通过正确的方式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培育,改革考核机制,充分协调各环节工作的开展,使其协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2] 何玉海,于志新.新时代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2):132-136.

[3] 佘双好,周伟.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高校辅导员,2020(6):8-13.

[4] 张轶辉,詹秋文,郑玉莲,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9):144-147.

[5] 赵光,孙伟锋,仲璟怡.“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6-143.

[6] 鲁旭荣,汪玉容,舒敏洁,等.建设法规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安徽建筑,2020,27(10):106-107.

[7] 鲁正,林嘉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以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3):136-144.

[8] 黄丽娟,郭红霞.《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元素的激活及应用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2(2):62-64.

[9] 王岩,王娜,师燕君,等.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类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1):60-67.

*项目来源:2020年贵州财经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0JGZYB13)。

作者:罗红艳,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550025)。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