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佳宁 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1.税制改革带来的影响。“营改增”“费改税”“减税降费”“金税三期”、国地税征管合并等一系列税制改革启动后,企业信息更加全面、精准、透明,国家税法体系不断完善健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越来越大。
2.智能时代税务风险防范的需求。大数据背景下,税务监管评估、大数据的风险指标对比、“千户企业税收风险大调查”等税务监管,为企业敲响了风险防范的警钟。今后全税种纳税信息都可以实现对比分析,企业纳税合规性、逻辑性要求更强。
3.管理提升的必经之路。为响应以深化精益管理为主线的三年“强基工程”号召,贯彻落实“业财融合”重点工作,加强对税务风控的重视,梳理税务管理漏洞,借助业财融合平台,查找税务管理业务源头问题。
通过全级次税务管理流程梳理,开展全税种审计自查,全面深入分析,发现在政策掌握、基础管理和业财融合三个方面存在不足。
1.掌握财税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盲点。对有些法律法规和财税政策掌握不全、理解不透,存在惯性思维,很难发现问题。如疫情期间国家不断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在及时和全面掌握政策应用、保证红利精准落实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制定一套专项工作的系统实施流程。
2.税务基础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制度还存在未覆盖的环节,如对印花税计提要求、分(子)公司统管后税务管理要求等;税务管理的出发点是发票管理,在发票开具项目信息的审核上,缺少对细节问题的有效识别,容易产生发票不合规风险;纳税基础资料管理有待完善,电子申报材料的纸质归档不够及时。
3.税务与业务的有效融合还不够。税务人员在计算纳税金额时依赖于业务人员提供的缴税依据,对业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清晰透彻,如车船税通常以保险公司代收代缴凭证为主,对未参保车辆情况是否缴纳税款掌握不全,一方面是对车船税法实施条例理解不深,另一方面是没有延伸到资产管理前端。
基于对税务管理问题的全面分析,公司结合管理实际,以“合法合规”为前提,以“减税降负”为目标,从“制度建设、信息共享、专项推动、风险防范、基础管理、业财融合”六个维度,系统构建税务管理体系框架。
1.完善《税务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细化涉税业务管理流程,拓展涉税业务审核环节,从税务筹划角度规范公司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如合同涉税风险管控、资产处置涉税业务、发票合规性审核以及发票报销时效性等细节进行研究和规范。
2.制定《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财务管理办法》。为适应个税改革,满足税务局个税汇算全面覆盖的要求,结合公司职工人数较多、结构复杂的特点,在提供个税政策讲解、操作培训基础上,组织个税月度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层层落实责任,定期反馈进度,从制度上保证个税申报和汇缴完成。
3.完善《研发费用管理办法》。针对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特点,深入研究优惠政策,完善研发费用管理,通过到兄弟公司调研学习研发费用核算和科研项目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工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沟通研讨,与税务机关学习交流,重新梳理和完善公司研发费用核算和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确保合理合规、用好用足国家研发政策。
4.制定《优惠政策落实办法》。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责任及考核激励办法,形成以财务为牵头、相关部门为落实主体的组织体系。以“清单化”为载体,建立月度动态跟踪推进表,实行月度例会制度,强化组织、监督与协调,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工作系统化、高效化。
1.建立财税政策库(表1)。按照两个维度进行政策收集:一是突出重点,以财税类政策为主,以个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当年国家税法政策变化为重点;二是扩大范围,关注其他小税种及财政、社保、能源等优惠政策。
表1 税务文件搜集执行跟踪表
2.建立税务数据库。包括税务预测及分析,主要涉税指标情况,税务调整事项及重大事件等信息,共享给相关部门或第三方税审。
3.专项业务涉税政策指导。归纳和整理同一业务涉税政策,如大集体改制、精算、福利费、技术转让等专项业务,分门别类,总结要点,随时为发生的专项业务提供税务支持,有效帮助对分子公司、托管单位的政策指导。
针对重组、改制、合并分立、疫情期间税收优惠等特殊业务,实施专项管理,建立台账,动态跟踪,定期反馈,形成一套系统应对流程。以疫情期间优惠政策落实为例。
1.加强税收政策研究。组织公司人力资源部、资产管理部等强相关单位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研究吃透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分子公司、投资及托管公司交流共享。积极与汽车集团财税专家交流学习,保证政策掌握全面、理解透彻。
2.制定目标分解落实。制定财税政策预算目标,将符合减免条件的政策汇总形成《疫情期间优惠政策落实测算目标》《疫情期间优惠政策动态跟踪反馈表》,逐项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单位,通过OA正式下发。
3.建立反馈工作机制。动态跟进政策变化及各单位落实情况,督促各单位主动对接,要求各单位每十日反馈进度,统计减免金额,实时掌握动态,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1.风险识别和分析。公司涉税风险是指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如补税、缴滞纳金、未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以及纳税信用评价降低。通过分析税务管理现状,可能产生政策信息风险、账务处理风险、业务流程风险、纳税筹划风险等。再结合实际纳税情况,按照税收风险大调查的思路,识别出易发生风险的关键点,如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视同销售、进项税额抵扣、折扣折让、投资买卖金融商品、境外支付;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点、工资福利费税前扣除、股权投资、关联交易、政府补助;房屋、土地变动是财产行为涉税风险点;费用类合同管理是印花税风险点。其他税种风险点笔者不一一列举,主要结合企业的行业、性质特点识别重要风险。
以风险概率较高业务为线,思考建立指标模型:一项业务涉多税种风险:新增不动产业务涉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契税;处置固定资产业务涉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租赁业务涉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运输业务涉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工资薪金支出涉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一项业务涉单税种风险:通过所得税申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之间的勾稽关系,查找股权投资业务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风险。
指标预警的作用主要是及时查找漏缴税金额,降低偷漏税风险,以及发现是否有超出计税范围多缴税的情况。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通过各税种计税依据之间勾稽判断是否少计收入,如增值税销售额与所得税营业收入进行比较;二是指标同比变动率之间的勾稽判断纳税变化趋势是否合理,如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比较;三是纳税指标与预算指标的比较判断纳税成本增加的原因,有助于税收筹划(表2)。四是制定指标目标值,将季度、半年、全年实际数与目标值比较,分析与预算对比差额产生的原因,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表2 公司税收成本年度/月度预算执行情况表 单位:元
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后,将往年公司各税种申报表、财务报表导入模型中,筛选金额较大的勾稽差异,分析产生原因;对于分析变动率的指标模型,可观察近五年指标变动,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具体的变动率作为预警值。
2.风险应对措施。识别出的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划分等级,制定应对措施。既要采取针对各项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还要从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上防范和化解风险。结合财务管理实际,探索推行“财务统管”模式,实现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突破。在税务管理方面,取消分、子公司及托管单位原会计岗位,将其各税种管理、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等统一纳入公司总部,由总部税务人员集中管理,对各公司纳税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进一步合理分工,优化流程,统一标准,完善制度,通过管理流程重塑、管理能力升级,达到对分、子公司及托管单位的纳税业务的全过程监督,最大限度地防范税务风险,同时又达到了减少定员,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培养财税人才,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良好效果。
1.定期开展税务自查。检查纳税申报信息是否准确,抽查原始单据是否完整,税金计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付税凭证附件是否齐全,查摆问题,及时纠正。
2.规范合同台账等纳税依据。合同是印花税缴税的重要依据,合同台账登记内容应包括合同类型、不含税金额、签订时间(表3)等,不仅要保证合同登记齐全,还要确保合同税率和缴税时间的准确。
表3 印花税合同统计表
3.完善税务档案管理。对于发票、纳税申报表、税金计算表、税务分析等一系列税务管理资料,做好电子和纸质档案留存,并定期归档。
4.加大发票审核力度。发票是重要的涉税风险点,是税务管理的基础。业务部门是发票接收的第一手责任人,对发票负有审核职责,财务部门负责发票的最终审核环节,重点应关注发票名称和纳税识别号是否一致、税目和税率是否匹配、发票日期是否准确以及备注是否齐全等风险点,把好发票合规管理最后一道关。
1.开展税务政策专题培训。聘请专业税务师进行税务政策及涉税风险知识讲解,为使培训达到更好效果,切实起到有效指导作用,成立专题小组,收集各岗位涉税业务类型、业务难点、热点,与讲课老师深入探讨公司相关涉税业务,充分贴合公司业务特点和管理实际,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培训范围扩大到涉及的会计人员和业务人员。通过专题培训,使公司涉税业务人员进一步增强了纳税风险意识,提高了专业水平及管理能力,为更好地理解应用财税政策和降低企业税务风险打下良好基础。
2.持续推进业财融合。通过“1+1+N”业财融合,促进财税管理深入实际业务。即“一对一”包片,税务管理人员与各业务单位对接,“N”是指通过定期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开展实地调研、进行专项分析、日常业务沟通、学习业务制度等多种方式,以实际业务为出发点,业务办理流程为线,延伸至业务链上各项环节,深入学习了解业务的形成和与财税强结合点,分析、预测政策影响程度,给出税务角度的合理建议。
通过“六位一体”税务管理体系构建,公司税务管理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完善,税务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税务风险管控能力大大提高。通过业财融合的有效推进,使财税人员更加主动地研究业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税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建立财税政策专项管理机制,有力促进各项政策的高效落实,确保公司享受最大政策红利,经过系统性谋划和推进,2020-2021年平均实现政策红利提升189%,为公司实现效益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实现财税价值创造的首要任务,加强公司税务风险防范能力。
以问题与风险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不断完善税务管理体系。一是以业务流程为载体,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模型,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二是不断完善税务管理制度,优化税务内控流程,加强税务基础管理,夯实合规管理基础。三是建立税务问题跟踪治理长效机制,针对税务自查、审计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明确落实责任人,做好定期跟踪监控,直至问题解决。四加强与税务机关沟通与协调,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规避涉税政策适用不确定风险。五是继续加强财税知识和政策的学习培训与研究,避免违法违规风险的同时,为公司争取更多政策收益,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