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华 刘敦龙
肛瘘又为肛门直肠瘘,是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 该病主要是指肛管直肠与正常皮肤间的异常通道[1-2]。肛瘘治疗较为困难,主要采用手术治疗[3-4]。尿潴留是肛瘘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5]。调查研究显示肛瘘术后尿潴留发病率较高,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将会增加患者疼痛,从而影响预后[6]。因此,临床上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随着中医药的不断深入研究,应用于肛瘘术后尿潴留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7-8]。本研究纳入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肛瘘术后尿潴留患者,旨在分析活血益气健脾方对肛瘘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选取监利市中医医院于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肛瘘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采用骶管内麻醉,施行肛瘘切除术;②术后意识清醒;③术后尿潴留。(2)排除标准:①伴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免疫系统严重疾病;②伴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③术前存在排尿障碍;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8)与对照组(n=48)。治疗组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20 ~75岁,平均(41.36±8.94)岁;病程1 ~18个月,平均(8.71±1.59)个月。对照组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22 ~72岁,平均(42.10±9.13)岁;病程2 ~16个月,平均(8.49±1.6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于术后1 d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70)0.5 mg/次,1次/d,臀部肌肉注射;同时采取心理安慰、鼓励排尿、恢复平素排尿体位、下腹部冷热敷、听流水声刺激排尿等干预。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益气健脾方治疗,处方药物归纳如下,茯苓20 g,炒白术12 g,炙黄芪 12 g,赤芍 12 g,丹参 12 g,车前子 12 g,大腹皮 12 g,桑白皮 12 g,萹蓄 12 g,木通 12 g,滑石 12 g,山栀仁 12 g,陈皮 6 g,炙甘草 6 g。若湿邪偏重,则茯苓、白术之用量酌加10 ~15 g,大腹皮、扁蓄酌加5 ~10 g;若偏重热邪,则车前子、桑白皮之用量酌加10 ~15 g,木通、滑石之用量酌加5 ~10 g。以上药物1剂/d,浸泡30 min后煎煮,取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
两组疗程均为3 d。
(1)比较两组疗效。根据文献[9]《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①治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小便通畅,排尿和排便恢复正常;②好转: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排尿和排便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变化,甚则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观察两组自行排尿时间、排便时间、术后3 d膀胱残留尿量及住院时间。(3)观察两组术后6、24 h及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一长为10 cm的量卡,中心刻有数字,从左至右分为0 ~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剧烈疼痛。以1 ~3分表示轻度疼痛,不会影响睡眠;以4 ~6分表示中度疼痛,睡眠受到一定影响;以7 ~10分表示为重度疼痛,睡眠受到严重影响。(4)安全性评价:观察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治疗组术后自行排尿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 d膀胱残留尿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行排尿时间、排便时间、术后3 d膀胱残留尿量、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自行排尿时间、排便时间、术后3 d膀胱残留尿量、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自行排尿时间(h) 排便时间(h) 术后3 d膀胱残留尿量(ml) 住院时间(d)治疗组(n=48) 0.52±0.12 1.32±0.27 98.74±14.25 4.69±1.04对照组(n=48) 1.03±0.25 2.31±0.57 171.29±19.84 8.79±1.97 t值 -12.742 -10.875 -20.577 -12.75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治疗组术后6、24 h及术后3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6、24 h及术后3 d VA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术后6、24 h及术后3 d V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术后6 h 术后2 4 h 术后3 d治疗组(n=4 8) 2.7 9±0.7 3 1.3 5±0.3 6 0.3 1±0.0 7对照组(n=4 8) 4.3 9±1.2 5 2.5 6±0.5 9 1.2 3±0.2 9 t值 -7.6 5 8 -1 2.1 2 9 -2 1.3 6 6 P值 0.0 0 0 0.0 0 0 0.0 0 0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副作用。
肛瘘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肛管直肠类疾病的30%,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瘙痒、局部反复破溃疡流脓等[10]。尿潴留主要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术后排尿不畅或者不能自行排尿,从而使得尿液潴留于膀胱[11]。肛瘘术后发生尿潴留较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肛瘘术后出现尿潴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如术后疼痛、麻醉影响、精神因素、粪便嵌塞、局部充填物过多等[12]。
中医学认为术后尿潴留属“癃闭”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尿潴留基本病机主要为膀胱气化失司,同时又由于“肾为水下之源”“脾为水之中转”“肺为水之上源”,故而该病的发生与肾、脾、肺关系密切[13-15]。本文根据纳入患者中医辨证特点采用活血益气健脾方治疗,方中茯苓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功效;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功效;炙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功效;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安神静心功效;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功效;大腹皮具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功效;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萹蓄具有利尿、清热功效;木通具有清心火、利小便功效;滑石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山栀仁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功效;陈皮具有健脾和胃、理气和中功效;炙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可奏益气固本、行气利水功效,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湿邪、热邪之不同随方加减药量,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炒白术、炙黄芪具有促进全身气血的生化和运输,且有助于水液的转输;大腹皮具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且还可促进胃肠动力;桑白皮具有利尿镇痛、消炎抗菌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治疗组自行排尿时间和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3 d膀胱残留尿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6、24 h及术后3 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副作用。由上述结果可见,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减轻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活血益气健脾方对肛瘘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