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2022-06-28 09:59杨柳黄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丁苯达拉自由基

杨柳 黄军

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数量占据大部分,且脑梗死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脑出血疾病[1]。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各种诱因下致脑部血管狭窄乃至闭塞,甚至因脑组织的缺氧、缺血,使得其在短期内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而中断后的脑中心区也会随之坏死,但缺血半暗带区域仍尚存一丝生机,而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关键之处在于最大限度抢救缺血半暗带区域内的脑组织,进而阻断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2]。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峻,急性脑梗死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甚至愈发趋于年轻化。虽然我国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和质量,增加了患者家庭、社会的经济压力和负担[3]。丁苯酞是从芹菜中提炼而得,其能够有效清除进行脑梗死患者机体内的丙二醛(MDA),进而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而清除自由基,减轻患者血管源性脑组织肿胀,最大限度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依达拉奉的利用率较高,能够有效清除患者机体内的自由基,进而抑制炎症反应[4-5]。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运用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09例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会拟定的相关“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和起病特征,且均经脑部MRI或脑CT诊断,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②所选研究对象神志清醒、各项生命体征较为稳定,能够配合研究涉及的各种项目。(2)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病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陈旧性或创伤性脑梗死;③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合并恶性肿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49、6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39 ~71岁,平均(51.26±2.3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6 ~16 h,平均(9.14±1.52)h。研究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 ~70岁,平均(50.97±2.7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 ~17 h,平均(9.76±1.5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目的与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基础性治疗,具体包括: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片/盒)抗血小板聚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规格:75 mg×7片/盒]抗动脉硬化和调脂,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7片/盒)改善机体微循环,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448;规格:5 ml×5支/盒)对症支持,改善和控制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等。与此同时,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92;规格20 ml∶30 mg/ 瓶)治疗,将 30 mg的依达拉奉加入浓度为0.9%的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2次/d,连续治疗14 d。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041;规格:100 ml∶25 mg∶0.9 g/ 瓶)治疗,将25 mg的丁苯酞注射液加入浓度为0.9%的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50 min,2次/d,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总分42分,评分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日常生活能力指标: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就越强。(3)生活质量指标: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两组治疗前后生活的质量进行评估,具体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活活力(精力+健康变化)、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各维度分 别 10 ~30、4 ~8、2 ~12、4 ~20、5 ~29、2 ~10、3 ~6、5 ~27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痊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1%,各临床症状、体征趋于正常;疗效显著: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6% ~90%,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好转;临床有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8% ~45%,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无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不足18%。总有效为临床痊愈、疗效显著、临床有效之和。(5)抽取治疗前后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提取上清液,并用比色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MDA、SOD。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获取的所有数据均统一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ADL组别 NIHS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60) 20.64±2.31 10.49±3.47* 56.95±3.17 67.49±5.24*对照组(n=49) 20.97±1.58 14.17±2.95* 57.08±3.41 63.19±2.48*t 值 0.830 5 5.702 8 0.197 5 5.210 1 P 值 0.408 3 0.000 0 0.843 8 0.000 0

2.2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组别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60) 14.03±2.12 26.03±1.67* 4.03±1.01 6.94±0.21* 5.04±0.87 10.98±0.97*12.06±1.26 18.89±0.45*对照组(n=49) 13.99±2.09 20.67±1.87* 4.05±1.03 5.01±0.45* 4.98±0.81 8.25±1.01*12.02±1.22 15.73±1.25*t 值 0.098 6 15.793 9 0.101 9 29.537 3 0.369 4 14.348 4 0.167 2 18.205 8 P 值 0.921 6 0.000 0 0.919 0 0.000 0 0.712 6 0.000 0 0.867 5 0.000 0

表2(续)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痊愈29例,疗效显著15例,临床有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11、19、9、10例。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8.026 6,P=0.004 6)。

2.4 两组治疗前后Hcy、MDA、SOD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cy、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cy、MDA水平较对照组低,SOD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cy、MDA、SOD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cy、MDA、SOD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Hcy(μmol/L)MDA(nmol/ml)SOD(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60) 26.59±2.51 20.14±2.16* 4.79±1.24 3.11±0.62* 83.56±5.69 103.59±3.82*对照组(n=49) 26.47±1.87 23.95±1.42* 4.81±0.96 4.12±0.85* 83.74±4.17 95.46±1.25*t 值 0.270 2 10.378 1 0.089 9 6.808 0 0.179 8 14.183 7 P 值 0.787 5 0.000 0 0.928 5 0.000 0 0.857 7 0.000 0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作为神经内科的第一大类疾病,其患病率较高,且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急性脑梗死占据较大部分[5-6]。依达拉奉是新兴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其作用性、亲脂性均较强,且相对分子的质量较小,穿透血脑屏障的通透率高达60%[7]。将其运用到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1)能够缓解抑制脂质过氧化、自由基介导的级联损伤;(2)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过氧化;(3)能够延缓神经细胞衰亡,进而缓解脑部缺血及其引发的神经细胞损伤,最终改善脑功能、保护脑细胞[8-9]。丁苯酞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脑保护剂,此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缺血区的脑细胞代谢,进而提升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延缓神经元的损伤;除此之外,丁苯酞还能够有效提升线粒体中SOD酶活性,进而提升其抗氧化和抗自由基能力[10-11]。

本次研究显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治疗的研究组和单一应用依达拉奉的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ADL评分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进一步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维持急性脑梗死后受损细胞膜内外自由基的平衡,最大限度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保证治疗效果。

Hcy是血脂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机体内的Hcy氧化,进而促使过氧化氢、自由基生成,而Hcy具有血管和血液毒性,最终使血管内皮无法维持其完整性,甚至生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提升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能力,最终阻滞血管的再生、侧支循环建立,加重受损脑组织范围及程度[12-13]。SOD是人体中最为重要的清除自由基酶,但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机体有大量的自由基生成,最终加剧SOD的消耗,因此,SOD可作为临床评价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14]。MDA是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最终产物,其能够破坏生物膜的活性,最终加速细胞的坏死和死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Hcy、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研究组Hcy、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联合运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发挥两药的协同功效,进一步抑制自由基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脑部血流量,促使神经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进而改善神经功能,清除自由基,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丁苯达拉自由基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超氧自由基的形态分布研究
能延缓衰老的蛋白质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