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艺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参与课程学习活动。文章首先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实践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立足课程教学问题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除了要完成基本数学知识的讲授教学之外,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学工作。从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后复习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已经成为了新课标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此来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实践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实践意义
學习习惯就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一种适合学生个人学习发展的方式。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除了要夯实良好的学习基础之外,也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日常学习中也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曾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节省学习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发散学生学习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课程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因素
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而言,由于自身年龄较小,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以及家长的督促和引导。就当前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问题而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因素主要包含了学生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不积极主动参与教师提问、作业拖拉、质量较差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课程学习方法,在参与数学学习时也存在着较大的认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不会主动地思考,过度依赖教师讲解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其次,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是小学生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之外相处最多的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氛围对学生学习的经历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家长对于学生课后作业的辅导情况、和学生交流的沟通情况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影响,也会使学生产生一些消极或者散漫的学习态度。
第三,学校教育因素。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学生在日常学习时的习惯,大多是在模仿同学以及教师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内容与策略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发展,也在带动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高效的预习学习活动,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铺垫。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有效的课前预习必不可少。由于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都相对较弱,如果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在学习新课内容时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掌握课程所学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给学生预留出5~10分钟的时间去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进而带着目的性去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实际需要,为学生明确预习学习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预习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就要围绕钟面上的内容去观察,都有哪些内容?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各代表什么含义?等等。对于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难点知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要用笔做好批注,等课内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围绕新课知识去联想上节课所学知识内容,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提高课前预习学习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有效的课前预习学习指导,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会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二)培养学生课内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专心听讲才能够保障课堂学习的效果。对于学生学习而言,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听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过程,进而在学习中逐步发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针对学生课内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进行引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善于借助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并通过小组评分的方式,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集体荣誉感,使其在参与课堂学习时能够互相监督和提醒,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思考学习的空间,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小组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思考的过程中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总结课堂所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内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
(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程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课程,就必须学会勤于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在日常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勤于思考和主动提问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立足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层次性的导学问题,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积極地思考,循序渐进地发展数学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积极为学生构建数学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深入课堂教学活动,走进特定的问题情境,主动地思考和探究,从而逐步深入探究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学习。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长方形以及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灵活运用面积公式去解决问题。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面积的定义以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做好课内知识的融合教学基础。然后再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出示教材中的长方形图形,指导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去探究该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表示?并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一摆。在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通过铺满的方式去数小正方形的个数,最终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还有的同学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分别摆满了长和宽。然后用一步简单的乘法计算出了总个数,即3×2=6(个),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为6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即6平方厘米。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后面的方法更简便,只需要找出长和宽即可,然后用乘法计算,不用一个一个铺满计算。通过学生这种实践参与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推理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解程度的同时,发展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
课后复习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认知和理解能力局限性的影响,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掌握和吸收,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后巩固复习学习活动进行消化和应用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除了要关注课内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之外,还要针对学生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培养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以后,在课后练习题中就可以融合一些基本的面积概念、单位换算和实践应用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系统的面积知识体系,在应用和分析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发展良好的课后复习学习习惯。
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迫切需求。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小学生实际学习特点,从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中探究以及课后复习等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