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生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2022-06-28 20:48:56张学军豆小琴
考试与评价 2022年6期
关键词:团课入团理想信念

张学军 豆小琴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的钙质,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精神的脊梁就无法直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和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带领人民冲决罗网、攻坚克难、谋求复兴、走向繁荣的精神力量。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初中生入团之前的理想信念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后备军的组织,中国共青团也应该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要的课题,将共产主義信念和社会主义理想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中。让正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期的青少年成长为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信念的接班人。

然而不少入团动机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初二、初三年级的小年龄青年入团的动机更加纯洁,政治热情比较高涨,没有受到未来升学、工作等功利性因素的影响。所以无论学生入团的时间如何,在初中阶段进行入团前的理想信念教育都更有效,这一阶段受到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笔者主张在初中学段通过多种途径提前对青少年进行入团前的理想信念教育。

笔者所在课题组根据初中学段学生课程设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共青团日常工作流程等,对如何进行初中生入团前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从三个维度得出了六种初中生入团前教育的具体路径,如下详细阐述之。

一、高效漫灌,集中教育

如大水般漫灌,让学生在集中的时间内,接受高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主要有两种:常态的道德与法制课程;入团前的参与式团课。

1. 道德与法制课程为主阵地

道德与法制课堂是培育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道德与法治教材统编之后,该课程对于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效果显而易见。学生通过《人民当家做主》的课程了解我国的基本制度和国家结构;通过《崇尚法制精神》《民主与法制》两个单元的教学,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中国人中国梦》的学习,能够对中国梦有更具体的体会……如是,通过道德与法制课程,学生就能在建立自己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强化政治认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

近两年,随着兰州市新中考改革的推进,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考核方式从评等级变为了计入中考分数。如是,兰州市的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应试也成为了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的助力。必然,这种教育方式中学生的角色看似比较被动,但是这是从被动走向主动的必要途径,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俨然是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中既系统又高效的路径。

2. 参与式团课做主渠道

诚如入党前先要上完党课并通过考核才有资格成为预备党员一般,青少年入团之前也应接受团课的教育。一般团课的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味照本宣科,这种“填鸭式”的团课枯燥乏味,必然低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则以情景教学、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改革了团课形式。让学生成为团课的参与者,参与课前的准备、课上的互动、课后的反馈和评价环节。设置的情景有趣味、设计的活动形式多样、参与的学生数量多面广、课堂的生成丰富——参与式团课当然是初中生入团之前最集中且高效的理想信念教育途径。

以《夜空中最亮的星》的参与式团课为例,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夜空中最值得敬仰的明星们,并以之为榜样树立崇高理想和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本节课共有“明星猜一猜”“文章听一听”“事迹讲一讲”“理想谈一谈”四个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主持和参与。听完《于敏们,你们不配!》的文章的朗诵后,学生对于第一环节中自己只认识鹿晗,却不认识于敏的行为感到愧疚:“我现在很难受,于敏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付出了全部,而我在这之前却不知道于敏是谁。”在各小组依次讲述完钟扬、李小文、南仁东、袁隆平、程开甲、顾方舟、林俊德、屠呦呦八人的事迹后,学生感想多扣着“忠于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有梦想就要坚持下去”来谈。教师顺承引导之“这些伟大的中华民族夜空中的明星们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枯燥中逼近真理,在艰难中接近星空,在浮躁中保持宁静,在利己主义的洪流中坚持为祖国奋斗;他们执着于理想,忠诚于国家,坚守本心,矢志不渝。”其后再谈理想,学生们的表述都透露出偶像选择和信奉的偏差已然被纠正,他们已经明白“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为祖国奋斗,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价值。”理想信念教育就在这堂参与式团课中开出了最美的花儿。

二、特色滴灌,日常渗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初中生入团之前的理想信念教育既需要大水漫灌,也需要小流的精细滴灌。笔者所在课题组探索到的在日常教学中精细滴灌,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有二:第一,在学校各类特色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内容;第二,在学校常规中落实理想信念教育。

1. 融合于特色活动中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五月举办的读书节、六月开展的艺术节、十二月举行的“纪念一二九大型文艺汇演”都是比较大型的精品活动。近两年这些活动中都不乏红色元素,如读书节主题为“学百年党史,读经典书籍”,七、八、九年级活动分别为“讲革命英雄故事”“《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海报、读书卡设计大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演讲比赛”。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为背景的“纪念一二九大型文艺汇演”更是年年都以家国情怀为基调,渗透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年党史”等内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有裨益。历史组每年的历史剧表演精彩纷呈,《江姐》《英雄赵一曼》等历史剧更是让学生在重现革命历史、再现英雄人物本色的过程中收获了理想信念的启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学四史”主题讲座、看《金城档案》电影、写红色家风故事,都让学生受到更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洗礼。

这些通过特色活动进行的入团前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更精准地将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养分输送到学生的心田,在反复叩响学生心扉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故而,大型活动是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契机。

2. 渗透于常规细节

在常规中进行精细化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也很重要。广播站午间的20分钟播报就是每日学校的常规活动,本课题组在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流行歌曲播放和优美散文朗读变为了红色故事宣讲、《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朗读,通过广播传递红色基因,经由声音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收效良好。晨诵、午读中,“今天,我们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的朗朗读书声;每周升国旗仪式的肃正和庄严;五四、七一、九一八、“12·13国家公祭日”的国旗下演讲或宣讲;清明节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组织学生参观党史纪念馆,开学第一课观看《大豆谣》舞台剧、学唱《大豆谣》歌曲……这些统统都是在播撒理想信念教育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常规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火光不可小觑。当小流积做江河,当土砾堆成雄峰,理想信念的燈塔便会在初中孩子心房中永明。这种精细于常规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成长起来并加入共青团的中学生,其个人价值追求必然会和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相契合。

三、持续浸灌,敦促内化

上述种种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于学生而言,多半都是由外力主导的。那么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定制将外力转化为内力的路径——读书。浸润文本,在书香中进行寻觅理想、获取信念,便是学生自我浸灌,持续将理想信念教育所得内化的途径。本课题组为学生铺就理想信念自我教育坦途的路径主要有编制理想信念教育校本教材和推荐阅读红色读本两种。

1. 编制理想信念教育校本教材

入团前的理想信念教育没有专门的教学内容可供参考,学生入团的教育课程通常都是由学校团委来制定课程内容和框架。由本课题组思政组长组织编订的《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思政第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读本》给了我们新的启示:这个校本化的思政读本有趣味性、地域性,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简洁直白的文字、活泼有趣的插图、贴近生活的事例,促使学生浸润其中,逐步解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内容。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理想映照未来,信念照亮前方——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学生读本》。

校本教材中通过“追根溯源学团史”模块向学生展示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史、组织性质;在“仰望星空看明星”板块选编了百年以来信念坚定、理想崇高,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做无私奉献的人物的事迹;在“脚踏实地树理想”板块用现当代学生理想信念的宣言和行动等资料,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在“奋发有为做团员”板块,引领学生认识团徽、团旗,学习团歌,明确中国共青团员的义务和权利。

这本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的读本适应本校学生学情,在内容上有循序渐进的逻辑,高度凝练的教材内容具有“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效果。成为了落实我校初中学生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

2. 推荐阅读红色读本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收获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果之后,对成果的巩固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自媒体空前繁荣的信息时代,各种思潮和价值观源源不断地产生并干扰青少年的价值体系的建构。所以我们提出让学生自主巩固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果的方式就是坚持阅读红色读本。

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的经典红色读本有《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红日》《青春之歌》《保卫延安》等,前两本亦是当前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另外,入团前的理想信念教育始于尚未退出少年先锋队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纪的学生对绘本还充满了兴趣,故而经典红色故事绘本——《英雄的草原姐妹》《英勇不屈的刘胡兰》《井冈山上的吴月娥》《小英雄雨来》等都不失为帮助入团前的初中学生建构精神世界的读物。这些书籍便是载着理想信念的讯息的航船,能穿越百年的历史浪涛,将珍贵的理想信念宝藏运送给入团前的初中生们。

虽然我们探究出了以上六种可行的路径,但于初中生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的宏大课题而言,我们的成果也只是雄关漫道中迈出的极其微小的一步。如何让初中生入团前的理想信念教育走向系统化、专业化,犹待同僚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探究!

*本文为甘肃省青少年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甘肃中学生入团前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与方法研究》(课题号:GSQNZX-20210301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团课入团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上海市卢湾中学:以“大团课”“微团课”为载体进行团前教育实践
少先队研究(2022年4期)2022-03-11 11:28:08
江西:“微团课”引领团组织生活“新时尚”
中国共青团(2021年5期)2021-05-06 03:08:27
入团理财需“审”“慎”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5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浅析高校团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0
入团感受
中国青年(1996年8期)1996-08-28 03:47:20
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团
中国青年(1966年7期)1966-08-17 03: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