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莲子
评价课堂教学行为,也就是通常称为的“评课”,是基本的教学活动,《教育大辞典》对评课的定义是:对教师上的课进行分析评论,检查教学质量,总结经验的一种方式。通过评课,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实例中有所裨益,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反思课堂上的不足,梳理教学逻辑、重构教学结构,形成“备课——授课——再备课”的良性循环过程。
课堂是教师、学生围绕教材发生的一系列复杂活动。而授课教师作为一个局中人,有时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而有效的评课恰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发现问题,促使教师专业的提高。没有完美的课堂,本着以评促教的初心,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路径进行评课。
一、“对症下药”
教法,是评课的重心所在,它包括教材处理与教学流程。教法能反映教师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备课,是否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如何。评课应遵循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既能提出问题也能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可供参考借鉴的操作方法,这样的评课才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如,两节围绕《活着》整本书教学的同课异构的课例。教学目标均为:①了解《活着》整本书的故事与人物;②体味书中对生命的思考,领悟活着的意义。先是A老师带着学生由浅读到细品再到探究,全程以学生讲解思维导图,设计书签等方式展开,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后是B老师由新冠肺炎疫情导入,到现场调查,到人物关系、情节连线图,再到问答题,他让学生一步步思考“活着”“生命”等话题。两种教法各有所长,授课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都有了精心的理解与领会,并且课堂上能抓住重难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评课时可从教法中先找出两节课的共同点,如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后找出两节课的问题所在,如A教师让学生主动展示,课堂气氛热闹但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足;B教师列举了青少年自杀的大数据,进行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反思等,但教师过多的讲解又会代替了学生的经验。《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即教师是实现学生主体性的保障,从这一点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绝不是放任自流。对此,我们可针对A教师课堂提出修改的建议:可以利用最后5分钟点评小结,借此升华此节课。新课标还提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鉴于此,B教师可以在后半部分让学生写下感受然后交流,代替教师的灌输。因此,在评课时我们应“对症下药”,指导授课教师对原有素材进行二次加工,说出“病症”、找出“病因”、开出“处方”,从凭经验下结论向基于证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转变。
二、锦上添花
教学的某个环节设计得好,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好的环节还可锦上添花。如,某教师在讲授《陈情表》一课时,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回家养猪,请批”等“最牛辞职信”导入。本来,这样的导入趣味性强,让学生一下子进入本节教学情景中。《新课标》中关于师生互动评价提出“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指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此,在评课时教师应改进,在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相机诱导还可让学生注意文中表述用语上的谦卑与谨慎,如“听臣微志,庶臣侥幸”等,以及布局上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的匠心所在。这样的评课是锦上添花,教师在互评互议中,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更优途径,使研教更深入。
又如,高一作文指导课,学生刚接触议论文,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议论文写作方法。某教师选取了“工匠精神”这一话题,先讲授议论段的步骤,接着给出“钟扬找种子”的事迹,以及视频,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人物素材,再让学生堂上练习,最后展示、点评。这节课是根据学情特点设计,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教媒体,效果较好。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在处理“评教”与“评学”的关系问题上,课程改革强调了以“评学”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的口号。基于此,本节课在学法上还可再改进,如学生在运用人物素材时还可以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的成就、影响等要素,并且要学会根据论点定向表述素材,为接下来的议论作准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教师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评课时还应“评学”,这样的研讨不仅利于教师进步,也利用学生提高。
三、义正词婉
如,某次评课中,某位教师使用了一连串反问的句式并且声色俱厉地指出课堂上的失误之处,现场的气氛有点尴尬。虽然笔者也佩服那位教师发现问题的眼光,敢于指出不足的勇气,但在表达上还是值得商榷的。看央视的“主持人大赛”,笔者折服于董卿的点评艺术,她点评时,“一针见血,温柔却有力量”。网友说:“她会告诉你好,好在哪里。你不好,不好在哪里,应该怎么改正。这五点里面,最后一点最难能可贵。”我们在评课时,也可遵循这样的顺序,这样授课教师更易接受。评课者应以谦虚的态度、商量的语气与授课教师共同分析研讨,比如“你看,这样合适不合适?会不会更好?”“如果……會不会更好”等,让授课教师感受到真正的“雪中送炭”,激发其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内驱力。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评课不是因课论人,而应是品其成功,弥补不足,这样才能达到以评促教,以研提效的目的,最终让教师与学生都得以成长。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