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分布与发展趋势探究
——基于党建文本挖掘

2022-06-27 02:00杨莉芸李文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题词治党建党

杨莉芸 李文清

(1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110;2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建党治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取得了党的建设的重大成就,不断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分布与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益于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目前,学术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理论已做出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学者从共时视角分析了党建理论。张士海把十八大以来党建创新思想概括为“十个结合”[1];焦晓云和吴家庆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体系、内在逻辑和创新之处[2];李云智将习近平党建思想归纳为“六论”,即责任论、忧患论、创新论、系统论、笼子论和价值论[3]。还有学者从历时性视角分析了党建理论。齐卫平总结了十八大至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十个成就,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创新的六个方面[4];刘启春和朱经纬从历史、现实、未来的维度,论述了十八大以来党建创新理论和思想[5]。本文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于对权威党建文本分析,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结合的视角,探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分布与发展趋势,力求丰富和创新新时代党建理论和思想。

二、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公开讲话、党代会报告或报告节选、党的全会公报或公报节选、中纪委全会公报或公报节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和修订的党规党纪,共计分析文本185个。这些文本,集中反映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党治党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是深刻理解新时代党建理论的权威文献。

(二)研究方法

笔者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采用关键词评分法、主题聚类法和数据可视化方法,理论上的定性分析与技术上的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建党治党思想进行全景解读。

运用关键词评分法,发现TF-IDF值高的关键词,确定党的十八以来党建主题词,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变化趋势。

主题聚类法指将关系紧密的主题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表达某一领域分支的组成。[6]通过主题聚类软件,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分布。

(三)研究工具

本文运用的研究工具为“智分析”(Smart Analyze)软件。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词确定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建的重要讲话等权威文献,构建党建词库;其次,基于党建词库,统计185个党建文本的词频(TF);再次,基于词频统计结果引入逆文本频率指数(IDF);最后,确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词。按照上述思路,确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词(前50个),如表1。

表1 党的十八大以来50个党建主题词

表1中的50个党建主题词反映出的185个党建文本集的主题特征是探讨党建主题和党建趋势的基础。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分布

通过关键词评分法确定主题词后,利用K-means算法对185个党建文本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专业知识确定适当的聚类结果;运用TF-IDF对聚类结果再计算,确定每个类别对应的主题词,得出185个党建文本的主题分布结果。

按照上述思路,确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主题分布,即党的组织建设、党的责任与使命、依规建党治党、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和党内巡视,如图1所示。

图1 185个党建文本的主题分布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强调党的组织建设。在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要求“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7]。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强调党的组织建设,以党组织为依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据七个主题词,即“党员、发展、建设、党组织、群众、党支部、干部”,笔者从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党员发展三个层面阐释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问题。

第一,基层组织是党建之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8]。牢基础、夯根基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常抓不懈之事。从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2012年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遵循、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指导、以做好群众工作为着力点、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展开。上述思想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章的重要讲话、党员发展细则、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全会公报等重要文献之中。从党的十九大至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2017年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遵循、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和优化组织设置。2018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十九大之后修改、制定的党规党纪均强调,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强化基层组织和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全面规范党支部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二,干部队伍是党建之关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狠抓“关键少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始终坚持好干部标准。习近平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10]选拔干部和培养干部,必须始终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11]。着重强调干部的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 。[12]

第三,党员发展是党建之前提。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高质量党员是党的肌体健康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发展党员和管理党员更加规范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不断严格发展党员的程序和严肃发展党员的纪律,改进和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坚决处理不合格、不达标党员,制定、修改相应的党内法规,如《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其次,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13],已经写入了2017年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已成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指南和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勇担党的责任与使命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党的责任与使命,始终让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4]。依据7个主题词,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笔者从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方面阐释十八大以来党的责任与使命问题。

第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前提和思想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5];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行动的指南,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第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为全人类谋和平、谋发展、谋幸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6]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责任与使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全人类谋和平、谋发展、谋幸福而不懈努力。

第三,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不能封闭锁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务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发展好。

(三)坚持依规建党治党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治党的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中央纪委、中央各部委等制定修订的党规党纪是我们建党治党的直接遵循,是规范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的主要标尺。依据7个主题词,即“处分、警告、办公用房、党政机关、留党察看、党员、情节严重”,笔者着重从处罚力度和规范行为两个方面阐述十八大以来依规建党治党问题。

第一,着重凸显处罚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整治违规行为,不断加大对违规者的惩罚力度。各级党组织对违规者绝不姑息,只要发现违规现象或行为,必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从文本分析结果来看,“处分”“警告”“留党察看”“情节严重”等主题词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对违规者处罚的强度和力度。

第二,着重规范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首先,依据党内法规,规范党政机关的办公用房、规范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区开会等,使各组织、各机构的行为符合党内法规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其次,依据具体规定、条例、细则等,规范领导干部和党员的具体行为,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领导干部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等,充分保证领导干部和党员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推进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严明党纪党规,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依据7个主题词,即“群众、反腐败、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群团组织、协商”,笔者着重从群众参与和制度反腐两个方面阐述十八大以来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问题。

第一,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013年6月,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开始就扎下去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每个环节都组织群众有序参与,让群众监督和评议,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不搞闭门修炼、体内循环。”[17]实现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作风正、行为廉,必须以“请群众参与、让群众批评、受群众监督”为必要条件,不断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功能。

第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扎实开展反腐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反腐成绩明显、反腐力度未减,坚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通过建章立制把反腐成果保存下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18]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扎实开展反腐败工作,必然诉诸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五)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全党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依据6个主题词,即“党员、党组织、制度、干部、监督、党内政治生活”,笔者着重从党内政治生活、“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建章立制三个方面阐述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问题。

第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起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举措,以严的要求、严的标准、严的措施推动全党增强从严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19]。

第二,抓住“关键少数”与管好“绝大多数”相结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要抓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关键少数”,更要管好普通党员——“绝大多数”,坚持靠“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用“绝大多数”促进、监督“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执政骨干,掌握着政治权力,承担着政治使命,肩负着政治任务,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同时,9000多万党员是促使领导干部不断学习、增长本领的重要推动力,是监督领导干部的重要群体,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础。

第三,实现党的政治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把建章立制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中央部委、中央纪委等部门制定、修订或修改多部有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党内法规,不断完善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首先,制定了与党的政治建设直接相关的党内法规。2016年10月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2019年1月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更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遵循。其次,制定、修订或修改了与党的政治建设间接相关的党内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陆续出台。这些党内法规为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坚定干部的政治立场、强化党组织和干部的政治责任等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六)加强党内巡视

习近平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20]。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全党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依据7个主题词,即“干部、考察、党组织、巡视、领导班子、建设、制度”,笔者着重从巡视格局、巡视成果、巡视制度三个方面阐述十八大以来党内巡视问题。

第一,基本形成巡视格局。首先,巡视面广,实现全覆盖。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做到巡视全覆盖,到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要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巡视全覆盖,再到2017年6月底中央巡视组第12轮巡视结束,如期实现巡视全覆盖目标,兑现了党中央的政治承诺。其次,巡视重点突出。就巡视内容而言,政治巡视是巡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巡视工作深化的具体体现;就主体责任而言,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就巡视对象而言,被各级巡视组巡视的各单位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是巡视的主要对象。

第二,强化巡视成果运用。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强化巡视成果运用,常开展“回头看”,狠抓整改落实。《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应当及时听取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情况汇报,研究并决定巡视成果的运用。”[21]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时,根据需要可以听取巡视机构反馈的意见,参照巡视机构的巡视结果。

第三,逐步健全巡视制度。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巡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深刻总结,党的巡视制度也逐步健全和完善。为了将实践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根据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2015年8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颁布实施;2017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该决定进一步总结了2015年8月以来新的巡视实践成果,并在诸多方面对巡视工作提出新要求;2017年7月,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实施。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变化趋势

探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变化趋势的逻辑思路:通过对所有文本进行主题聚类,确定每个文本的类别归属;按时间段对所有文本进行划分,每个时间段的文本是可统计且固定的;然后对某一时间段内的归属于各主题的所有文本再次运用TF-IDF模型进行关键词提取,得到该时段内某类主题的所有文本的典型关键词;统计分析不同时段内不同主题的典型关键词,得到各主题的变化趋势,并使之可视化。

按照上述思路,得到党的十八以来党建变化趋势图,如图2所示。在图2中,横坐标代表着年份,纵坐标代表着年度文本量;不同颜色的柱子代表不同主题,相同颜色的柱子代表相同主题,柱子的长短代表主题占比的大小。

(一)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依规建党治党是占比最大的三个主题

从图2中不难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依规建党治党是占比最大的三个主题。从每个年份内的主题占比来看,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依规建党治党的占比较大,如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这三个主题占比优势尤为明显;从年份间的主题分布来看,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依规建党治党三个主题均分布在各个年份之中,几乎贯彻始终。

图2 十八大以来党建趋势图

1.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未减

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报告中强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22]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为突破口,在全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作风变革。十八大以来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动员令和铁规矩,坚决反对“四风”,坚决打赢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持久战和攻坚战。作风问题往往是腐败问题的外在表现,作风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问题,所以反腐败斗争、廉政建设与作风建设常常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了十八大之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7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全党要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要求各级纪委和监察机关必须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2.党的组织建设始终是建党治党的重点

第一,党的组织建设始终被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始终是被强调的党建主题。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培训是2013年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干部选任和发展党员是2014年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干部培训、干部带头推进依法治国、干部选任和党组工作是2015年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干部管理、党员教育和支部工作是2017年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干部教育培训、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工作、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贯彻与落实是2018年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干部教育培训是2019年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从图2可以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存在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干部和党员是贯穿始末的两个关键要素,尤其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等是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二,从每年的主题占比来看,党的组织建设占比变化较大。从图2中可以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占比较大的年份为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党的组织建设占比较小的年份为2014年、2018年和2019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的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的开展,是导致党的组织建设在2013年占比较大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各级干部不断提升依法治国能力、带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导致党的组织建设在2015年占比较大的重要因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导致党的组织建设在2017年占比较大的重要因素。

第三,依规建党治党贯穿始终。“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注重总结经验和建章立制,既不断加强党规党纪建设,又始终坚持运用党规党纪建党治党。从图2可以看出,依规建党治党这一主题几乎贯穿始终。党的十八大以来,依规建党治党体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通过党规党纪规范干部和党员的行为,使全党有良好的作风,如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报销”“出差”等作出明文规定,保证干部和党员的行为不越轨、不越界;二是关于干部选任、管理、教育和党员发展的党规党纪较多,力图通过制度建设保障组织建设;三是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党规党纪逐渐增多。

(二)党的政治建设占比呈增长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十九大为分界点,十九大之前为党的政治建设的提出阶段,十九大之后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阶段。

第一, 十九大之前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提出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十八大至十八届六中全会,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素——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担当、政治责任和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纪委会议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会上和在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发展与管理、党内巡视工作等党规党纪中,反复被提及和强调。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对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对在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至十九大,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素分布于党规党纪、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等各种党建文献中。在图2中,2016年是党的十九大之前党的政治建设主题占比最大的年份,这是对上述分析的直观反映。

第二, 十九大之后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阶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概念,并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之中。此后,党的政治建设迎来高速发展期,如图2所示,2018年和2019年,党的政治建设主题占比远大于其他主题占比。首先,党的政治建设在中央纪委工作会上、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在党规党纪(如《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多次被提及和强调,分布在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中纪委公报、党规党纪等重要文献中。其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主题的重要文献逐渐增多,例如,2018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的重要讲话,2018年7月习近平同志对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1月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2019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等等。

六、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改变了管党治党的“宽松软”状况,取得了党的建设的卓著成效。本文基于对185个党建文本的深度挖掘,总结出党的十八以来党建六大主题,即党的组织建设、党的责任与使命、依规建党治党、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和党内巡视;揭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变化趋势,即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依规建党治党是占比最大的三个主题,党的政治建设的占比呈增长趋势。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供党建研究者和党建工作者借鉴;本文的研究范式,可供大数据与党建学科交叉研究的学者参考。

猜你喜欢
主题词治党建党
依规治党之“规”的范围界定*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智能传感器的智慧战略,新技术创造新价值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渔歌子·治党从严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取消公文主题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公文主题词消失的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