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婷婷 刘会会 丁晓勇 彭鹏 (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中心放射科,安徽 阜阳 236000)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人数约有27万人次,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5%左右。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但所有的治疗方法需在早发现、早诊断的前提下进行,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2〕。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超声、钼靶X线等,其中钼靶X线摄影是应用较为广泛且诊断效率较高的检查方法〔3〕,然而钼靶X线摄影的影像学特点是否与患者乳腺癌病理类型和特征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同时患者的病理类型和特征也将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本研究旨在于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特征与术前钼靶X线征象间的相关性。
1.1一般资料 选取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②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排除标准:①既往乳腺手术史;②复发或转移瘤;③临床资料不全。10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0~85岁,平均(73.11±8.37)岁。69例患者以乳腺包块或乳头病变就诊,31例患者在普通体检时发现乳腺病变就诊。发病部位位于乳房外上象限的88例;91例患者选择了乳房切除术治疗,9例选择了保乳术治疗。Ki-67阳性表达率为49.00%(49/100)。病理类型:浸润性非特殊癌78例、浸润性特殊癌4例、非浸润性癌18例;T分期:Tis 18例、T1 33例、T2 42例、T3 5例、T4 2例,N分期:N0 70例、N1 17例、N2 8例、N3 5例;组织学分级:Ⅰ级11例、Ⅱ级31例、Ⅲ级36例、不确定22例;脉管侵犯:阳性41例、阴性59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59例、阴性41例;孕激素受体(PR):阳性65例、阴性35例;Her-2:阳性20例、阴性80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钼靶X线摄影检查。设备选取美国GE Senographe Crystal数字化乳腺X摄片机,系统选取为Senographe 2000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乳房常规拍摄,包括上下轴位及内外斜位,若有额外需求可增加其他部位拍摄。所有患者在检查完成后,将所摄结果传至终端系统,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结果判读,重点把握肿块的大小、毛刺征、钙化情况、结构是否紊乱及血管征等特征。当2名医师对同一患者结果持有不同意见时,参照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4〕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讨论后统一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后送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判定参考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4〕中的相关标准进行。所有患者切除标本经35%~40%甲醛水溶液浸泡进行保存,再经过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染色,染色方法选取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判读同样由2名病理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结果不一致时进行讨论后统一。所有患者病理标本经过病理检查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同样参考上述指南标准。所有患者石蜡切片采用En Vision染色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检测标本中E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及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1所有患者钼靶X线征象 所有患者经钼靶X线检查共计查出肿块83例;肿块伴毛刺征61例,无毛刺征22例;肿块合并钙化63例,单纯肿块20例;肿块直径>5 cm 6例,直径2~5 cm 43例,直径<2 cm 34例。
所有患者经钼靶X线检查出现钙化者77例,其中仅以单纯钙化为唯一征象的14例;钼靶X线征象表现为结构紊乱25例,其中合并钙化14例,单纯结构紊乱11例;钼靶X线表现为血管征阳性33例;钼靶X线表现为乳头或乳晕改变33例。
2.2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钼靶X线征象 不同病理类型中,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表现多样化,以肿块、毛刺征及钙化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部分血管征、结构紊乱情况;浸润性小叶癌肿块、毛刺征及钙化少见,主要以结构紊乱为主;单纯癌主要表现为肿块,伴有钙化;黏液腺癌和髓样癌以肿块多见;导管内癌及小叶原位癌以钙化最为常见。见表1。
表1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钼靶X线征象〔n(%)〕
2.3钼靶X线征象与免疫组化关系比较 将具有肿块、钙化及毛刺征患者的免疫组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合并有钙化的患者ER及PR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无钙化患者(P<0.05);合并有毛刺征的患者P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患者(P<0.05),但ER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肿块直径>5 cm的患者ER及PR阳性率高于其他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钼靶X线征象与免疫组化关系比较〔n(%)〕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表现,单靠临床触诊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的情况。目前国际公认的早期乳腺癌检查方法为X线,其主要征象包括肿块及钙化,同时伴或不伴结构紊乱、乳头皮肤凹陷等〔5〕。乳腺癌的预后与病理类型直接相关。
乳腺癌最为常见的X线征象之一为肿块,单纯肿块的患者多见于黏液腺癌及髓样癌,其特点在于病理切片显示肿瘤组织体积大,且排列紧密,而边界尚清楚且不伴有钙化的肿块为髓样癌最为常见的征象之一〔6〕。浸润性非特殊癌最重要的X线征象之一为钙化,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指南显示〔4〕,对于钼靶X线中表现2个或2个以上主要征象,亦或者是1个主要征象加2个次要征象的患者,可确诊为乳腺癌。而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钙化,当在X线上表现为恶性钙化灶时,即使无其他恶性征象,仍可诊断为乳腺癌,由此可见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7,8〕。本研究中存在钙化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针尖状或是短棒状,同时形态多表现为混合型。钙化现象不仅与肿瘤组织的代谢有关,还与肿瘤细胞的坏死密切相关。浸润性非特殊癌患者中,毛刺征同样为其X线重要征象之一,也是目前公认的乳腺癌诊断的主要征象。毛刺征主要见于肿块中或是受累区域的边缘,其主要形成的原因在于肿瘤组织周围的间质反应所致,肿瘤细胞在向外浸润扩展时,牵扯肿瘤周围小梁结构,最终形成毛刺征。然而毛刺征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9〕,有学者〔10〕认为存在毛刺征即表明肿瘤侵袭力强,患者预后较差,但仍有学者〔11〕认为毛刺征主要出现在组织学分级低的患者中,侵袭力较低。结构紊乱是X征象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当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穿破导管壁时,机体对肿瘤发生反应性的增生,导致正常脂肪组织及腺体间的界面发生扭曲或是变形,表现出结构紊乱。特别是局部结构发生紊乱时,极大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唯一征象,常常与慢性炎症或是放疗后发生的结构紊乱发生混淆。
ER和PR的阳性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对两者的检测将直接影响到患者内分泌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对于ER阳性的患者采用内分泌治疗,其有效率高达60%左右,而不加选择的进行内分泌治疗,其有效率将大大降低〔12〕。既往研究显示〔12,13〕,肿块毛刺征与ER阳性间呈现出正相关性,钙化与ER、PR阳性呈现出负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诊治工作中,可以通过分析患者肿块直径、钙化及毛刺征对ER、PR的表达情况进行大致推测,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对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进行分析,能够对患者疾病的内分泌治疗及预后的预测中提供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