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
摘要:幼儿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成效。通过研究优秀幼儿教师的五维素质特征,发现语言运用能力是优秀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特征。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创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表达;问题;对策
一、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语言的控制性比较明显
幼儿园的教学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交流与对话过程。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好奇、疑问与想象,促进幼儿认知和思维发展的语言。教学语言应该在轻松的氛围中引起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内心的想法。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体现出一种控制性倾向:教师为了达成活动目标而控制着幼儿思维与行为的方向,为了让幼儿的回答趋于教师内心的“设定”而限制了幼儿想象的空间。
(二)教学语言模式化、不灵活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传递了知识信息,还传递着情感信息。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要富有感情色彩地和幼儿对话,在教学语言中运用一些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让幼儿产生主动学习和交流的愿望。机械、生硬的语言则会产生僵化、封闭的氛围,限制幼儿的思维,阻碍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现实中仍然存在教学语言模式化、不灵活的问题。
(三)教学语言的示范性不足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即在某一时期儿童对一定物体或某种练习活动特别感兴趣,并且很容易习得,但错过了这一时期,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而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对语言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习得的,教师作为幼儿长期接触的重要他人,应该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表现出一些语言逻辑混乱、习惯性用语多、带有口头禅等不规范现象,没有给幼儿的语言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1]。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运用方式
(一)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语言是思维的表征,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根源来自于他们教育理念的滞后。因此,纠正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纠正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在科学领域主题教育中,要做到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往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的教学“三中心”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行动必然是教师基于教材,以课堂为载体开展高度控制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被遮蔽[2]。而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三中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中心”“以学习者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为中心”,幼儿作为独立而有尊严的认知主体的地位得以彰显。这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教育教学体系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自觉放弃自己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者、教学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节奏的掌控者和教学评价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努力做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研究者。
(二)提高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开发方面的技能
探究型主题教育活动引发幼儿在学习方式上的系统性变革。在传统课程观统领下的教学,幼儿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以幼儿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理念下,幼儿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沿着问题线索自己建立对问题的推理。幼儿通过自主学习,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推理能力。不僅如此,新的教学模式还带来教学情境下人际关系的系统性变革。教师与幼儿之间从传统的知识权威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演变成教学支架和自主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从传统的资源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之间的关系。这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幼儿,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研究幼儿关注的科学素材,并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挖掘教学资源,在幼儿已有认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当幼儿进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场域后,要坚持“非必要不介入、非请求不干扰”的教学原则,认真观察幼儿,积极捕捉幼儿提出的有效信息,不断强化幼儿的科学认知,适时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场域的转换。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持续关注和思考,确保教学内容的延伸。
(三)加强幼儿教师主题教育教学语言专项训练
不可否认,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确实受天赋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后天的专业训练对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要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和物理氛围。在教学语言上,要尽量避免教学语言的掌控倾向。从教学语言类型上看,要尽量减少维序语和讲授语的使用,大幅增加提问语的使用频度。通过合理的提问,引导幼儿自觉进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情境。在提问语的使用技巧方面,要提高教师提问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要从幼儿能够理解的知识体系和话语系统入手,教师提问需要具备始动功能,刺激幼儿做出观察、表达、推理、辩论等探究行为[3]。从评价语的使用维度来看,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理念,掌握科学的评价技巧。教师对幼儿探究行为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客观、公正。以鼓励、表扬为主,在肯定性外部评价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结语
幼儿教师语言沟通能力决定了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和幼儿教师与岗位的匹配程度。而3~6岁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管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语言运用能力,如此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闫灵麟.幼儿园的家园共育研究——以禅城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余海青.家园合作共促幼儿教育开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10).
[3]蒋崇才.幼儿教育学学习指导[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