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
摘要:针对中职音乐专业教学来说,视唱练耳教学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自身的音乐天赋和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教学环境和设备是否先进等。因此音乐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存在一些困难,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和经验,探讨了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的策略,以期能够对中职音乐教学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职音乐;专业教学;听觉训练;视唱练耳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最为基础课程之一即为视唱练耳的学习,目前报考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以及专门的音乐学院都离不开视唱练耳课程,这一课程以听觉的训练为主线,包括视唱、听觉分析以及听写三部分。音程作为乐曲的最小单位,音程的听觉训练在视唱练耳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音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习音程的转位方法,学会区分协和音程及不协和音程,教会学习如何识别音程在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程听觉训练时要循序渐进
不可否认,一部分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其原因除自身因素外,教师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拔苗助长,一味的追求教学成果,存在不恰当的急功近利心理,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兴趣,导致学生渐渐丧失了信心和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音乐教学音程听觉训练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建议最好从二度开始,因为二度是最容易掌握和学习的,在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慢慢增加,
二、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贯通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音程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和声音程中,注重教授学生区分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给人感受悦耳、平静、较为稳定的即为协和音程;相反,给人以刺耳、紧张感受的即为不协和音程。例如,教师可以播放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切身体会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的区别。
(二)利用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识别音程
简单的说,音程是指两个因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平时喜欢的乐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通过欣赏学生自己喜爱的歌曲来进行音程的学习,这样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增强学生的听觉感受。其次,教师也可以借用经典或流行的歌曲辅助教学。例如给学生欣赏李宗盛《爱的代价》、陈奕迅的《十年》、周蕙的《约定》等著名歌曲,这样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歌曲中学生识别音程,注意在歌曲选择时,尽量选择大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教学,而避开晦涩难懂的音乐选曲。
(三)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中注重记、听、唱的结合
音程的训练本质上围绕着记、听、唱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构唱和视唱相结合教会学生了解音程之间的音准,期间也可以引用一些适当的视唱练习曲配合教学进程。其次,也要促动构唱和听辨所相统一和一致,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事求是,扎实推进构唱和听辨的结合。再次,教师在寻求教学发放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程训练水平,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加强训练,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检测和加强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利用听和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加强训练,综合提升学生的音程听觉水平。
三、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融入多媒体设备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学课堂已经不能够单纯采用黑板和钢琴教学,中职音乐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多媒体设备,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综合理解音程的不同性。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思维,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课程学习中,通过不同的体验增加学生对音程的感知和理解,丰富视听效果。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和习惯的养成
在音乐专业学习领域,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习习惯”对于视唱练耳课程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思维和习惯养成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应明确学生多声部听辨思维模式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態,在出现厌学等情况时要及时面谈,通过多途径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并科学的加以引导。使学生保持最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学习音程听觉课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听觉准确性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对视唱练耳课程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受。
结束语:
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需要一个反复不断训练的过程,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使得认知不断提高,经过经验的总结分享,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困难都是短暂的,即使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受制于先天因素的限制,一些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或者综合素质较差,对音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教师耐心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加以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中能够循序渐进,逐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助力学生在音乐道路上长足进步,未来越走越远,收获音乐道路上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张峰. 浅谈中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J]. 艺术教育,2011,(8):56-57.
[2]孙中英.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5(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