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网络音频用户心理生活空间建构探究

2022-06-26 20:45夏帅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情感

摘要:融媒体时代对有声语言的创作和传播提出了语效增值的要求。高质量的有声语言可以抚慰情感、涤荡心灵。有声语言的情感美通过媒介的传播、用户的理解、参与得以互动,使传受双方在心理层面产生情感交流,交流效果与传受双方的心理生活空间构成有关。文章从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出发,基于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的场动力理论,结合中国播音学和心理学,建构用户心理生活空间概念。研究发现,传者通过个体的主观生命体验和有声语言搭建节目的心理生活空间,受者通过收听节目,将自己的主观生命体验与节目有声语言联结,重建专属自己的用户心理生活空间。彼此生命体验的置换和有声语言的刺激感知,使用户心理生活空间的心理能量发生位移运动,进而影响用户情感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音频;有声语言;用户心理生活空间;情感;场动力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091-03

随着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化,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新的传播格局下,网络音频节目乘技术之风异军突起。以喜马拉雅、荔枝FM为代表的网络音频平台自诞生起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们高擎“人人都是主播”的理念,突破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高门槛,吸引了大批有声语言爱好者创办自己的专属电台。以睡前音频节目为代表的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具有明显的情感抚慰的作用,主播用自己富有磁性的嗓音,讲述情感类话题或故事,听众从中感受到慰藉,焦虑的情绪得到疏解和放松。

一、人类有声语言具有情感互动性

人类的有声语言具有独特的情感性,这种情感性以人作为有机生命体所独有的饱含感情经历的生命体验为依托。“人以这种生命体验为依托,通过主体的心理和生理协同,用肉嗓发出的声音,它独具人的‘灵韵’。这种灵韵体现在即时即地、稍纵即逝的时空性中,也体现在即情即景、独一无二的交流感中,更体现在语流停连的处置、语势重音的设计,以及因情感分寸拿捏的语气变换、由感情起伏涨落的节奏交替中。”[1]

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构成要素。网络音频节目传播的碎片化、标签化和流动性以及有声语言特有的情感互动属性,随着当今社会用户个体的情感需求被激活,使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的情感互动需求显得尤为突出。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的情感性通过媒介的传播和用户的接受、理解得以流动、鉴赏,使传受双方在心理层面产生情感互动。

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作为一种媒介,占有自己独特的听觉传播空间。在这个“沉浸性、私密性、虚拟性、流动性”[2],又兼具共在感、亲密感的听觉空间中,人们可以不用费心劳神进行过于复杂的逻辑思考,思维跟随松散的有声语言符号的表层能指和浅层所指缓慢流动,享受精神松绑和心灵按摩,使压力得到疏解和释放、情感得到联结和抚慰、生活节奏得以喘息和放松。从人本主义角度,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的这种情感互动性,也是对“人的呵护和关怀”这一永恒主题的现代性回应。

二、心理生活空间概念的引入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拓扑学、向量学和操作主义发展出拓扑心理学,提出了场动力理论。场动力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心理生活空间和行为公式。勒温认为,科学心理学必须考虑整个情境,即个体和环境两者的状态。勒温既否定了行为主义S-R刺激反应公式,也不认同考夫卡的“双重环境”理论,提出B=f(S)=f(PE)的行为公式。在这个公式里,B表示行为,f是函数关系,S表示包括个体的整个情境即心理生活空间,P表示个体,E表示环境。勒温所说的环境并不是指客观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是指心理环境(mental environment)。所以勒温的行为公式可以表述为:

(行为)B = f(S心理生活空间Mls)= f(人P·心理环境E)

有声语言的情感互动是主体情感状态的变化,用勒温的理论理解可以解释为心理空间的位移。运用勒温的动力场理论模式分析用户的心理和行为,与刺激-反应理论模式相比,更具系统性(主体与环境的多维视角)、动态性(意义空间、心理环境与媒介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性(用户使用媒介的主观能动体验)的优势,更能清晰反映出用户心理的复杂性、流动性、能动性和位移动力性。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由刺激引起。本文论及的情感互动是指主体情绪情感在受到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刺激而产生变化的过程。传者通过个体的主观生命体验和有声语言搭建節目的心理生活空间,受者(用户)通过收听节目,接受节目的有声语言刺激,将自己的主观生命体验与节目有声语言联结,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对其有声语言符号进行解码,进入到感知空间里进行情绪体验,通过情感卷入、移情、唤醒、宣泄等心理效应,上升到态度体验,进而诱发用户在情感层面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都发生在由用户的认知能力和有声语言建构的感知空间共同搭建的刺激情境中。这里的刺激情境我们可以借助勒温的“心理生活空间”概念来理解。

三、用户心理生活空间的构成

借鉴勒温的行为公式,将此公式迁移至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则可以表述为:

(用户心理&行为)B=f(S用户心理生活空间Mls)

=f(用户P·有声语言感知空间E)

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用户的心理生活空间(即刺激情境)由两部分构成:用户和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的感知空间。

(一)用户

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的用户是节目有声语言的认知主体,节目的有声语言只有经过用户的接收、认知,才能产生某种传播效果。对用户的认知可以从群体心理基础和情绪能力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群体心理基础

据《2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统计,网络音频用户呈年轻化、高学历特征,用户年龄集中在20~39岁,城镇居民居多;37.9%的网络音频用户学历为大专学历,41.6%为大学本科。相较于短视频和网络视频用户,网络音频深度用户(使用时长3小时以上)占比最高,达14.2%,而且60.2%用户在睡前收听音频节目。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物质红利的同时,也透支了社会文明和个体的安全感、归属感。互联网用户群体生长在改革开放和媒介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完全属于“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既是社会转型的参与者、建设者、接班人,又同时享受并承担着社会变革的阵痛和风险。改革开放以来,“网络等新媒介技术在对社会形塑的过程中,技术伦理支配了社会秩序,而市场意识形态削弱原有的民族国家共同体……人类当前面临着前辈们从未预想到的‘社会真实’中,变得无所适从”[3]。加上最近两年疫情的影响,焦虑、不安、孤独、沮丧成为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社会个体的常态感受,也构成了网络音频用户群体的心理基礎。

2.个体情绪能力

“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4]有声语言是一套特殊的艺术符号系统。它既是声音符号,也是情感符号。它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表现了生命特有的情感、生长、运动、情绪,接受者通过对有声语言符号的解码与自己的生命经验建立联接,拓展或深化自己的生命体悟。

对艺术进行审美接受时,接受主体需要具备艺术知觉,才能把握和发现艺术所要表现的人类情感。对文章议题来说,这里的艺术知觉就是用户对有声语言情绪的感应接收能力,即“情绪能力”。

有声语言的情绪能力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理解和感受。在共同的民族语言和社会文化的语境中,人们具有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因个体的生命经验各不相同,便具备了各不相同的语言感受能力。对语言的情绪能力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洞察力和领悟能力,因此对同样的文本,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雷蒙德·威廉斯立足于社会意识提出“情感结构”的概念,认为“人们的心灵是由他们整体的经验所塑造的……人只能通过经验来学习”[5],“情感结构”体现和存在于一代人的切身的生活经验之中,指向个人的、当下的、处于不断发展与丰富中的意识、情感、感觉与总体生活经验。

威廉斯的“情感结构”不仅适用于社会集体的主体意识,也解释了个人的情感理解与表达。所以,用户对有声语言的情绪能力与其情感结构密切相关,它建构在整体社会的情感结构之上,又因个体特殊的生活经验不同,形塑不同的、专属于个体的情感结构。因此,不同的用户个体便在相同的有声语言感知空间内,观照出不同的心理现实,建构了不同的心理生活空间。

(二)有声语言感知空间

人们通过听觉系统感知有声语言符号,通过认知和情绪能力对有声语言符号进行解码,建构心理生活空间。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有声语言符号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即语音;有声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心理现实的概括,即语义。有声语言符号的语音和语义共同构成了有声语言感知空间。有声语言感知空间可以看作一个套层结构:外部音韵空间和内层意蕴空间。

1.外部音韵空间

张颂先生从创作角度对有声语言应用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张颂提出:“有声语言的美感,不仅是用气发声的甜美、吐字归音的精美、语言表达的优美、对象交流的情美,还有民族美、风格美、意境美、韵律美……人们在使用有声语言中,从那些能够辨音律的耳朵里发现了‘音声美’。”[6]有声语言符号的语音外壳构筑起有声语言感知空间的外部音韵空间,给人以音声美的审美感受。

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因其天真、淳朴、略有瑕疵的特点,以及温暖的嗓音、舒缓的语速、平稳的语势,使其外部音韵空间呈现宽松、质朴、自由、边界模糊的状态。用户在聆听声音时,感受力总是先于思考发生,因此,相对宽松的外部音韵空间能使感受力更加直接顺畅地导入到内层意蕴空间,引发认知活动,进而在情绪情感层面产生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低、平、慢的语言尽管会缩短传受间的距离、拉平彼此的心理地位,但因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的专业评价体系的缺位使得一些粗俗芜杂和毫无规范性、艺术性的声音也得以传播,这些有声语言虽然也会被聆听,但其过于低劣粗糙的音韵空间会引起用户的逆反、拒斥等负面心理效应,往往会落得被“切换”的下场。

2.内层意蕴空间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的方法。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从象征形式诗学的角度观照语言,认为语言具有“诗的本质”。“语言作为原初隐喻,具有诗意、直觉或想象等含义……由此而创造出诗意的‘象征的宇宙’。”[7]

有声语言的内层意蕴空间就可以理解为“诗意的象征的宇宙”。它由语言符号的语义建构,是一种虚拟化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生存环境和情绪能力水平链接,“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相”[8],与语言学中的“心理现实”相似。

从美学角度,有声语言的内层意蕴空间可以理解为“意境”,是一种“意造的空中楼阁”,它介于真与神之间。“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9]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便通过“意造空中楼阁来尉情遣兴”[9]。

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有声语言的内层意蕴空间因其内容选材的情感化,呈现出贴近性、互动性、导向性的特点。

贴近性体现在节目话题的情感心理视角,不论爱情还是成长,都是人们日常情感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贴近生活,揭示生活,使用户在收听时能照见生活,引发共鸣。

互动性首先表现在音频媒介对人际交流场域的模拟,特别是美文播读和睡前哄睡型的节目,主播在演绎文字脚本的同时,也是在模拟对用户一对一“言说”,用户通过自己的审美期待和想象,将有声语言声音形象拼贴成一个具有理想化的人格特征和感情气质的“隐含叙事者”,通过情感卷入、移情和留言等方式与其进行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交流。

导向性体现在节目话题和语义的价值导向性上。主播往往根据节目定位和个人喜好选材、制作音频节目,这些节目的内容带有强烈的价值观取向,这些节目大都瞄准人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人生困惑”“情感难题”,力图通过节目的传播进行价值观输出,帮助人们“与自己和解”,进而“化解情感危机”。

四、结语

情感类网络音频节目用户心理生活空间由用户和有声语言感知空间构成。有声语言符号的语音和语义共同构成了有声语言感知空间。人们通过听觉系统感知有声语言符号,通过认知和情绪能力对有声语言符号进行解码,建构心理生活空间。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心理生活空间的存续,而有声语言的多义性与情感性决定了心理生活空间的范围和向度。

参考文献:

[1] 夏帅.声音复刻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浅思[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3):70,72.

[2] 吴福仲.移动听觉媒介与空间再生产:以有声读物为例[EB/ OL].播博汇-声论,https://mp.weixin.qq.com/s/xU3vOA0fWYN_ 2CY4gwMEpg,2019-07-01.

[3] 李彪.舆情:山雨欲来 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41.

[4] 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

[5] [英]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326-328.

[6]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7.

[7] 王一川.修辞论美学文化语境中的二十世纪中国文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3.

[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71,70.

[9] 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82.

作者简介?夏帅,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艺术理论、口述历史。

猜你喜欢
情感
情感的色彩“乐园”
体会审美的情感等
情感
台上
情感体验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我的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细节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