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侠
摘要:中职学校中,计算机教学属于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众多老师都将培育计算机人才作为课堂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学生从小到大教学始终的。贯彻落实德育为首的教学方针是全面渗透中职教育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际情况,探究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计算机教学
引言:
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其独特性,他们有一部分是由于中考失利进不了普通高中无奈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早已放弃学习,但处于无法进入社会养活自己的年纪,被父母逼迫进来的。相对来说,两者都不擅长于学习,前者容易长期处于一种前途渺茫的失落感中,不具备学习的积极性;而后者则属于在学校荒废度日,无所谓学习与否,甚至与社会闲散分子来往密切、拉帮结伙,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中职学生加强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一、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逐渐改变着世界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网络就有很强的成瘾性,学生自控力不足,很容易分不清虚拟与现实,在虚拟世界虚度光阴。因此,要教导学生有目的地上机学习,严格控制时间,设定计划并严格执行。另外,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计算机操纵技术的同时,也让学生大量地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容易被其迷惑。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会爬虫技术之后,由于缺少相关法律知识和道德意识,去爬取网络上的收费资源或是别人的私人信息,一旦被追究,会对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创新授课方式,重燃学生学习热情
如前所述,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都处于对人生道路十分迷茫的状况,他们担忧前程却无力改变现状,逐渐随波逐流,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甚至是对人生的积极性。因此,需要重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通过一些榜样告诉他们只要开始学习,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只要学好技术,一样可以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教师在每节课堂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容易的知识点,与有趣新颖的内容相结合,首先破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认为计算机这门学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实操,在教学结束之后,应由老师组织大家一起完成一遍操作。如在讲授爬虫内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操作爬取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并及时给予帮助,看哪位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对于最先掌握的几名学生应给予一些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实操热情。在讲完硬件之后,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组织电脑组装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组装得又快又准确,通过表扬和奖励营造积极的课堂竞争氛围,激发学生良性竞争意识,不仅大家都以努力学习为荣,还学会了团队合作。
我国计算机是在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围追截堵中研发的,其成功研发离不开团队合作和所有人的爱国热情。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应科普计算机发展历史,特别是我国的银河系列机的发展历史,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还能培养其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课堂上还应设置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使用,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团队工作中的沟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此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交流。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和自学能力
學好任何一门课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技术课也同样如此。计算机教学大多数在机房中进行,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绿色上网、安全上网,爱护机器,及时关机;还需要他们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给下一堂来上课的同学留下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良好计算机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认识机房的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培养自制能力,能够约束自身行为,遵守机房的规则。
中职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有强烈好奇心的年纪,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学生能从网络上接触到大量内容。但此时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三观,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够全面,是非分辨能力十分局限性。如果不能及时对其加以引导,很容易让学生受到不良内容的教唆误入歧途,因此要及时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引导学生对于热点事件和各类新闻的态度观点,让学生能够了解网络的正确使用方式。
另一方面,计算机本身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产物,开放的网络空间提供了无数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应用场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设计程序时,严谨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科学的学习态度,将有条不紊的行事方式带到生活中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会给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受益良多。
(三)教师身体力行,渗透德育教育
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的课堂,教师的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是渗透德育教育最好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标杆和楷模。如正确的开关机程序,教师绝不能随意拔掉电源或强制关机,即使是电脑出现死机,也要教导学生保持冷静,重启设备。还有良好规范的文件保存习惯,根据自己的习惯建立命名文件夹,将文件分类存储,避免之后的查找混乱。如果教师的文件夹混乱无序,则不能起到示范作用,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离开机房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同学们规范关机,检查教室是否有没带走的垃圾。教师的行为经年日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计算机教育顺应时代人才需要的必然选择,应得到中职教师的重视。同时德育教育渗透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以身作则,在逐渐转变教学模式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榜样。要根据学生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品德意志,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曹元娟. 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读天下:综合, 2020(11):1.
[2]蔡琳.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通讯世界, 2021, 28(7):2.
[3]李亚兰. 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J]. 科学咨询, 20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