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昊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发展,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去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教育者需要打造适合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下面就以第一学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为例,来探究打造高效课堂的践行方法。
一、高效课堂概述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有效的课堂基础上,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度要高、实现率要好,并且教学影响力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影响在提高。总之,教师应该冲破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才能打造一个学习效益最大化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变化,还应该注意给学生提供学习空间,打造师生愉悦交往的良性互动课堂。一般的高效课堂有三个环节:教师指引、合作探究和课堂测评。
二、语文识字教学的地位
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的第一学段即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字词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基础,语文课在第一学段处于关键地位,尤其是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识字与写字的目标与内容做了详细的说明,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学会汉语拼音作为工具,学会查字典去使用工具书。对比其他学段对于识字与写字的目标及内容,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的地位非常重要。
通过对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的深入研究,我发现第一学段对于识字的要求更为详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要求会认的字,学生能在语境中认识,能在阅读中使用。弱化汉字书写,避免对字形过度解读。教师在一堂课中对反复出现的生字,可以采取生动有趣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字形,巩固所学生字。教师也可以把生字排列组合成易于学生领会的、经常使用的词语和句子,让生字在语境中再现,增强学生对生字的熟悉度。有时,教学中需要进行字形分析,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果生字的组成部分是已学到的独体字,教师需要启发学生使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但是,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具体解析,不要逐字分析,还要防止对汉字中没有学习的部件和字形复杂的地方进行过度解析。
三、识字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在第一学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这两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需要来选择本堂课是集中识字还是随文识字。不论采取哪种识字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多样的识字方式。
一年级是起步阶段,教师要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发展识字技能,提升识字积累。通过对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的研读分析,我发现一年级的教材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的识字方式。为此,我对一年级的识字方式进行了整理分类。其中,独立使用的识记方式有:韵语识记、字理识记、会意识记、形象化识记、动作识记、联想识记、借助偏旁识记、对比识记、字族文识记、辨一辨识记、整体字形识记、联系上下文识记。与扩词有关的识记方式有:扩词连句复现整体识记、联系生活扩词识记、列举关联词语识记。与语境相关的识记方式有:生活语境识记、创设语境复现巩固、语境复现生字。与图片有关的识记方式有:看图识记、图文结合识记、图示记字法。与归类有关的识记方式有:偏旁归类识记、事物归类。趣味性的识记方式有:编字谜、编顺口溜、编儿歌、编口诀、游戏识字。借助生字与熟字的联系识记有很多,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加笔画、熟字换笔画、熟字组词识记、熟字比较等。
二年级上、下两册教材中的生字多是合体字,在一年级积累的汉字基础上,相应的生字识记方式增加了以下几种:查字典识字、模拟声音识记、结合课后题识字、组块识记、同音字比较识记、近义词识字、借助反义词、形近字对比识记、借助形声字特点规律识字。此外,还有几种相互结合的方式,如:动作加联想识记、语境加经验识记、联系字义来识记字形、辨析区分字词扩展识记、词语运用巩固识字。
四、识字教学高效课堂的实践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基础,正是由于识字的基础性太强,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满堂灌,整堂课味同嚼蜡,课堂效率过低。学生从识字到认词,再到句子,最后到阅读和写作,层层递进,正如盖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识字教学要在第一学段打牢固,才能让后面的阅读和写作层层垒砌起来。当前对于识字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数是对于识字方法的总结,但是缺乏对于识字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高效课堂的研究,我们学校采用“双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既对立又统一,双方互相作用,彼此共同发展。下面,我以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田家四季歌》为例,阐述我是如何打造识字教学高效课堂的。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田家四季歌》是集中识字单元的一首文白相间的儿歌,诗歌根据四季更迭,描画了农人一年里的农活,赞颂了农人的勤劳耕作,表达了丰收的愉悦。本课需要认识“季、蝴、蝶、麦、苗、桑、肥、农、归、戴、场、谷、粒、虽、辛、苦、了”17个生字。教师在课前导入部分提出问题:什么是“田家”?一年四季的农事都有哪些?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诗歌的小节后,由学生找出文中的两个多音字“场、了”,由于之前学过其中的一个读音,在这里不讲解字形,只讲这个字的另外一个读音并组词。接着,出示词语,学生朗读,“蝴蝶、麦苗、桑叶、肥料、农事、归来、戴上、谷粒、虽然、辛苦”,经过带拼音读和去拼音读后,把“蝴蝶、麦苗、谷粒”这三个词语单独列出来,用图文结合识记的方式,把字形与认识的事物相结合,借助书上的插图来记住这三个词语。在复现“蝴蝶”时,借助形声字特点规律来识记,引导学生观察字形——都有虫字旁,都是形声字。其中,有几个字可以用字理识字,激发学生探索汉字的乐趣。小篆的“苗”,草字头表示禾苗,田字代表一方田地。 出示“麦、桑”的甲骨文,学生来猜对应的生字,根据甲骨文的字形猜测汉字的字形,要说明理由。“麦”的甲骨文长得像一株麦子的样子,下边是根,中间是茎和叶,上边是麦穗。“桑”的甲骨文像桑树上长了桑叶。把“桑”带入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桑叶儿正肥”,引出“肥”的识记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列出学过的月字旁的字,讨论“肥”的含义。月字旁的字很多都是与人体有关,“肥”左边是月字旁,形容一个人很胖,学生借助学过的偏旁来识记新的生字,再结合书中插图,可以知道“肥”在文中指桑叶生长茂盛,翠绿饱满,非常肥美。
教师指导学生圈画诗歌中出现的农事活动,由此引出第二小节的“戴月光”,同桌间合作联系书中的插图体会词语含义。根据插图可以知道,农人归家已迟,月亮升上天空,“戴月光”就是月光洒在农人身上的样子。教师进行词语拓展,“披星戴月”意思是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或者连夜奔忙相当劳累。由这个词语引出“戴”的含义,是头顶着的意思,学生进行组词拓展,如:戴红领巾,戴帽子,戴手套,戴口罩。回忆之前学过的“带”,二者进行对比识记,再进行造句练习。最后回归“归来戴月光”,就是农人在田间劳动到很晚,披星戴月地勤奋耕耘的意思。
从秋季的农事活动引出第三小节的学习,“粒、虽、辛、苦”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其中,“粒、苦”是形声字,用形声字特点规律来识记。教师出示“虽然、辛苦”词语卡片,学生用这两个词造句,用词语复现来进行巩固。前三小节都有四季的农事,学完第三小节,教师用过渡语“农民伯伯的辛苦就在农事活动中”,引出书上的“读一读,记一记”,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四季的农事,结合课后题识记复现的生字。教师还可以拓展其他的农事活动。第四小节是冬天的田家生活,一年的劳作结束,开始休息了。最后再次诵读诗歌,教师把生字去掉,学生试着记忆。
有的生字有多种识记方式,我们根据学情采用不同的识记方式,在教学中也可以在生字的复现中,辅之以另外一种识记方式。
结束语:
构建识字教学的高效课堂,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通过实践出真知。在“双主体”教学模式下,如何打造一个识字教学的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必修课。相信在持续的教学课堂实踐中,我们会走出一条识字教学高效课堂的路子,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利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字、偏旁展开自主识字,既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自觉学习的习惯。B162084A-ED57-4E01-9348-B990C39C3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