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影
时事新闻往往具有与生活关联密切、较浓的时代气息、受关注度高以及反映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时事新闻与我们生物学科关联密切,是我们生物学教学中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尤其在当前注重培养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时代背景下,适时地、合理地用好时事新闻材料,不但可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实际距离,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思考,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生命观念;同时又赋予了学生探索生物学的更广阔的视野,在参与分析与讨论时事新闻的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认识生物学科的现实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而且,从学科考试的内容来看,时事新闻在初中考试中频繁出现,多作为题目的背景资料,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应用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时事新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导入新课时应用时事新闻
选择与所教内容高度相关的时事新闻,应用时事新闻导入新课。其中,一些新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一些新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密切,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应用时事新闻材料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集中到课堂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细菌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黑龙江鸡西市“酸汤子中毒事件”的时事新闻引入课堂: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一共12人在家中聚餐,其中有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引发食物中毒并死亡。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显示,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一种细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引入新闻材料后,教师可以针对所选用的材料提出问题:这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引起的。那么细菌具有怎樣的形态结构?椰毒假单胞菌又是如何进行繁殖的?为什么在家庭常规制作酸汤子的过程中没有将其彻底杀死?细菌对人类只有危害而没有益处吗?由此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激起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引入细菌的新课内容。在本例中,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细菌的思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导了学生对自身家庭生活习惯的反思,探索细菌相关知识的过程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为了取得较好的导入效果,关于时事新闻的呈现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语言叙述、图片或视频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讲授新课时应用时事新闻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这是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之一。时事新闻所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其与生物学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通过搜集、选择与利用和教材内容高度相关的时事新闻材料进行生物学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以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实事新闻报道进行教学: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在全球蔓延,对各国的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截至2022年1月5日,我国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13万人,其他国家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2亿9300万人。教学时,首先,教师可联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事新闻并通过问题串驱动:1.为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数量增长如此迅速?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人患病的罪魁祸首是什么?3.只有病毒会引起人患传染病吗?4.传染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从而引领学生主动建构传染病的概念。接下来,教师继续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然后学生可结合自己及社区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的措施,来理解传染病的三个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最后,教师可播放有关奋斗在疫情一线的抗疫工作者的时事新闻视频,达到情感升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事新闻为线索贯穿整个讲授新课部分,学生不仅学会了传染病的有关知识,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疫情防控的相关内容,大力支持国家的防控措施,并对奋斗在抗疫前线的工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提高社会责任感。教师要注意选择和收集一些时事新闻,巧妙地应用在课堂上,使生物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习题训练时应用时事新闻
由于一些时事新闻资料十分贴近生活,很适合与生物学习题相关联,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和巩固。教师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合理地选用时事新闻资料来设置习题进行训练,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考复习习题训练阶段,可以将几个实事新闻资料组合到一起作为背景资料,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法规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计划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长沙垃圾分类工作即将迈入“有法可依”时代。生活垃圾按照不同属性、处置方式和国家规定,主要分为四类(见下图)。
资料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资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关于结婚的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隐瞒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1.像香蕉皮这类易腐、富含有机物的垃圾应投放到 __________垃圾桶,这类垃圾被回收后,将进入专门的处理厂被 ________分解,实现资源化利用。4527E859-265B-4656-90BC-D441ECB1BAB3
2.我国政府明确规定,禁止旅客携带任何新鲜水果和蔬菜入境。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威胁我国的生物安全。
3.《民法典》是为维护每一位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而制定的。请你从家庭成员健康的角度,分析资料三中法律条文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题结合垃圾分类、生物入侵、民法典等社会热点新闻,要求学生运用生物学视角观察社会现象,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时应用时事新闻
教师不仅可以在导入、新授及习题训练中应用时事新闻,还可以应用时事新闻布置作业。在生物学课堂上,教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应用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理论层面,未能与实践活动很好地结合,而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教师可结合时事新闻为学生布置作业。据新华社及中央新闻频道报道,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教师可以结合上述时事新闻布置作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你结合“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如何才能在绿叶上呈现“100”的字样呢?通过将时事新闻与布置作业相联系,学生既巩固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又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创新表达爱党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时事新闻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丰富和补充了教材内容。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收集和积累与教学高度相关的实事新闻,在适时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新闻资料应用于教學,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4527E859-265B-4656-90BC-D441ECB1BA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