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鹏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体育总局气功中心编创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它是通过意识的运用、呼吸的控制和形体的调整,进行自我经络锻炼的方法。该功法自推广以来,以其功理深厚,功效显著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在习练中有些动作细节是容易被忽视的。现列式如下,望给予重视。
一、握拳时,中指抠按劳宫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握拳,有其独特的要求,凡是有握拳的动作,都要求中指抠按劳宫,当然中指抠按劳宫时只是瞬间。例如,第三式老骥伏枥这个动作,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应以中指端抠按劳宫。第四式纪昌贯虱要求两手握拳收腰間及拉弓射箭时,中指要瞬间点按劳宫。第五式躬身掸靴、第八式犀牛望月两手握拳收于腰间时,中指也同样要瞬间点按劳宫。
中医知识告诉我们,针灸医生给病人行针用灸叫做“针灸归经”,推拿医生给病人点穴治病叫做“以指代针”,那么我们练功握拳时中指抠按劳宫,就是要达到“以指代针”刺激穴位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只有适当用力,才能使相应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从而启发和启动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实现“通阻,导淤”的效果,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脏腑所属,主治所为。”因此,中指点按劳宫有助于清心降火,有益于提高心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缓解效果。
二、脚跟侧蹬时,要有意识地捻动涌泉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第四式纪昌贯虱和第五式犀牛望月,要求身体转动时,转动腿要以前脚掌为轴,实腿转动,脚跟切勿拔起,侧蹬时前脚掌要微微用力,以捻动涌泉穴。
经络理论告诉我们,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因此,脚跟侧蹬捻动涌泉,就是激活肾经的源头,从而使肾经的经气源源不断的发出,有助于滋阴补肾、固肾壮腰。
三、关注勾手的作用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勾手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勾手是五指自然背屈,五个手指端撮拢在一起,中医上称作六井相会。第二种勾手被称为商商相接,即五指中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自然背屈,食指自然伸开,大拇指内侧的少商贴在食指的商阳穴处,但此时少商和商阳并没有接通,只有少商和商阳相互捏压时,我们才能说这种勾手为“商商相接”。
例如,功法中的第三式老骥伏枥与第十一式凤凰来仪的勾手,就是“商商相接”。经络理论认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商商相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接通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使二经在手臂形成一个周天,我们称之为“臂周天”。“臂周天”的形成是为了激发、启动肺经、大肠经之井穴(少商和商阳),促使其二经脉气血周流。
如果只是少商和商阳轻轻的贴在一起,而没有相互捏压,就不能叫作“商商相接”。因此,如果不强调少商和商阳相互捏压,那么就缺乏了对肺经和大肠经的锻炼,从而影响了健身效果的取得。
四、绷脚上步,勾脚落步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要求上步时要绷脚,落步时要勾脚,目的主要是为了刺激“原穴”,加强自我按摩。中医理论认为,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某一脏腑的病变,往往反应于该经的原穴上,故《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之说,说明原穴对防治内脏疾病有重要作用。
功法要求上步时绷脚,落步时勾脚,其实是活动踝关节,而踝关节正是“原穴”所在处。因此,功法中有规律活动踝关节,既可以增强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又可以提高经络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病理功能,还可以加强经络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防治功能,从而收到维护正气、内安五脏、强身健体的效果。例如第二式双鱼悬阁和第十一式凤凰来仪,就有上述的功效作用。
五、脚趾上翘、抓地不容忽视
中医理论认为,指趾特别是“指趾端”是人体经脉的“井穴”所在位。古人把经气运行的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从四肢末端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而井穴又是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分别交汇之处,即手三阴止于手指端,手三阳起于手指端,足三阴起于足趾端,足三阳止于足趾端。
因此,有节奏地活动手指和足趾,既有利于启动、激发全身的经络畅通,促使气血周流,收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又有利于维护机体阴阳左右平衡,从而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金鸡独立要求成独立势时,支撑脚五趾抓地;云端白鹤第一动要求脚趾上跷,第三动要求五趾抓地,目的都是刺激“指趾端”,从而提高健身效果。
从上五个动作细节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动作细节都强调的是一个“紧”字。虽然这里的“紧”只是一瞬间,然而却能起到激发人体气机的目的。因此,在功法习练中,我们在强调放松的同时,更要强调易被忽视的——“紧”,以进一步提高健身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