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明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行背景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促进了课程结构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单元教学应运而生。作业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单元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作业设计存在问题,作业布置存在碎片化和盲目性的热点,导致无法发挥作业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文章将分析课程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的一般路径。
关键词:课程视域;小学语文;单元作业;整体设计;路径
前言
课程视域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作业,需要将作业与教学相结合,强调作业与教学的一致性,发挥作业的多元化功能,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课时教学的局限性,能够将主题相似的内容进行整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结构化。作业在设计时也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注重单元知识之間的联系,创新作业设计类型,实现知识性和兴趣性并存,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做作业的欲望。
一、设计趣味化作业形式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是单元教学的延伸,与双减政策的要求相吻合。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单元作业设计目标是开展作业设计的基础,需要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和文本特点等,确定单元作业目标,使其能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互补的整合形式。同时,作业设计的形式要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单元作业时,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出发,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作业设计的整体特性进行结合,找到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点,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作业中,进而能实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要素,并且要能够正确的认识生字词,丰富词语储备。在确定单元语文要素目标后,教师可以根据目标制定单元作业,创设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在本单元作业设计中,通过“病字诊所”的方法,让学生找到其中存在的错别字和读音,并进行改正,这样能够锻炼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也能在字词游戏中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写作业的意识。
二、构建个性化作业形式
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要考虑作业的功能性、学生的水平以及作业目标等,从不同维度整体设计作业内容,并注重体现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学生是成长的人,每一个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不同的,单元作业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以此保证作业设计合理性。同时作业设计要遵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量与作业内容,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以此提升学生的作业效率,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在进行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时,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板块,创设作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地完成作业。基础单元作业:识记本单元的字词,正确背诵并默写古诗;提升单元作业: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收集关于传统节日的素材,了解不同节日的习俗;拓展单元作业:运用收集的传统文化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层次性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化作业形式
小学语文在进行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时,需要打破传统的作业模式,尝试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布置生活性的作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单元教学的语文要素,设置不同类型的习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单元作业将知识进行内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实用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后,本单元的文章内容和习作训练是以推想为主,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推测能力。在创设单元作业整体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故事开头,让学生猜想故事的后续发展,要求其猜想和推测要与生活相联系,既合情又合理,帮助学生构建精细化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视角下的单元作业整体设计,需要教师先制定合理的单元作业目标,才能确定单元作业内容和形式。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布置单元作业时,明确作业的功能性,采取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设计难度适中的作业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为其提供可选性,实现“寓教于乐”,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苑艳艳.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撬动课后学习方式的变革——“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Z1):18-20.
[2]张冰婷.立足单元整体 优化作业设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法[J].家长,2022(07):115-117.
[3]金雁.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现代教学,2022(Z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