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国耻 三代报国

2022-06-24 05:49刘克俭
军嫂 2022年8期
关键词:国耻瓷瓶无人区

我一向爱好收藏。在我家收藏间里,有一只粗糙的瓷瓶,瓷瓶背后落款:“集团部落建设纪念,青龙县公署赠,康德十年秋。”每每看到这个瓷瓶,我便想起父亲的教诲。

父亲1924年生于长城南麓的津海道迁安县(今河北省迁安市)西密坞村。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只上过3年私塾。他还挨过日寇的毒打,给富裕人家打过季节工和短工,饱尝了饥寒交迫的滋味。

1954年,父亲被群众推选为村初级二社的副主任,和刘作存主任一起带领群众大搞生产。他们嫁接出果实硕大香甜的白梨树,建起了豆片坊、米面加工厂、印染坊,还养了羊……1971年,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86年卸任。

亲历过苦难的父亲时刻牢记国恨家仇,常对子孙后辈讲起“集团部落”的事。抗战时期,日寇为了切断八路军、游击队与群众的联系,把长城内外4公里以内的民房都放火烧掉后,把乡亲们赶到所谓的“集团部落”去生活。那里四周全是高墙铁网,大门由全副武装的日伪军把守,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千里无人区”。“千里无人区”涉及五省区市、25个县、约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约35万人被屠杀、迫害致死。我爷爷就是在“无人区”附近被日本兵打残,最终无钱医治而惨死家中的。

父亲不仅用红色精神影响我们,还鼓励我们参军报国。

1968年,村里开征兵大会,父亲第一个上台发言。从“千里无人区”等悲惨情景讲起,讲到激愤处,眼含热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防强大了,我们中国人的腰板就挺直了。我让儿子当兵去!”

可惜的是,1968年、1974年的征兵,我和二弟的听力均不合格,不符合参军体检要求,父亲的希望落空。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当兵,他满心羡慕。1979年,刚够年龄的三弟经过层层检查,收到了入伍通知书。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父亲长叹了一口气:“我们家终于出了一个兵,终于可以报效国家了。”三弟入伍后,父亲每个月都会给他写信,询问情况外,总不忘叮嘱一句:“听部队首长的话,好好训练。”

1980年夏,我不经意间发现一只罕见的“浆胎”(即粗糙瓷)瓷瓶,背后有“集团部落建设纪念,青龙县公署赠,康德十年秋”。搭上我和媳妇4个月的工资,冒着“赔个大窟窿”的风险,我把这只瓷瓶买回了家。

到家后,父亲端详着瓷瓶,语重心长地说:“这只小瓷瓶是当年日本人发给汉奸的‘奖杯。日本投降后,这‘奖杯变成了青龙县乃至全中国人民的‘罪瓶。留着吧,有用处。”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的“有用处”指的是什么。从那往后,父亲对子孙辈牢记国耻、保家卫国的教育有了载体,他用这个“罪瓶”教育后人。

2015年9月,刘克俭给孙女讲述“罪瓶”背后的故事

1996年,我的小儿子正上高三,刚够征兵年龄。村里召开征兵动员大会,父亲和我们商量后,便给他报了名。入伍通知书到村里的时候,小儿子正在学校上课。父亲便去村委会为他孙子取了入伍通知书,回家的路上,他逢人便说:“我们刘家又出了一个当兵的!”

亲友们齐来祝贺那天,父亲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了那只“罪瓶”,讲起了当年日军搞“千里无人区”屠杀中国人的悲惨故事。他还在孙子的笔记本上写道:要当好兵,国泰才能民安。小儿子入伍那天,父亲让我骑着摩托带着他赶到县里,亲眼看着他孙子登上汽车远去,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小儿子也十分争气。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后来还被保送到某军校。每次村里敲锣打鼓把喜报送到家里,父亲便高兴地四处奔走相告:“我二孙子立功了。在家是块铁,当兵炼成钢,好钢用在刀刃上。”

1998年,我大儿子大学还没毕业就与天津某国企签订了就业意向书,然而才过一周,某部到校招录应届毕业生,大儿子毅然舍弃高薪工作报名参军。送我大儿子入伍前,父亲又把“罪瓶”拿出来,讲述悲惨往事,并叮嘱:“要当一名战斗英雄,给西密坞村的父老乡亲们争光!给咱们刘家的祖宗争光!”

2003年,已经退役很多年的三弟在家兴办了大型养牛场,家里正缺人手。那天,父亲从村里开完征兵动员会,就直奔养牛场,鼓励老三家的儿子报名参军。不久,大侄子也入了伍。

令父亲高兴的事还在后头。2005年,我们家大儿媳妇入了门,她是解放军八一体育工作大队的教练员,父亲称她为“刘家的穆桂英”。同年,我二弟家的独生女,大学毕业后到某军工厂成为了一名军工,父亲赞她为“刘家的花木兰”。

然而,不幸的是,这一年农历六月底,父亲突发心脏病,没有留下任何话就走了,享年81岁。父亲去世后,父老乡亲们都来送行,献了花圈,悼词为:一生只听党召唤,个人得失抛一边。拥军爱民带头人,留给群众是想念。几个当兵的孙子辈给爷爷敬了军礼,并向爷爷保证:做名好军人,誓为祖国立新功。

2006年,二弟家的大女儿也嫁了一名军人,成为军嫂。2008年,三弟家的二儿子高中毕业后,遵照爷爷生前心愿也去了新疆当兵。

目前,依然坚持在现役岗位的3个孙子辈,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多次立功受奖;退役的几个孩子,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父亲走了,但我们会时刻牢记父亲“子孙后代不忘国耻,报效祖国”的愿望,肩负职责使命,一直走下去。

(作者为首钢集团退休人员)

编辑/吴萍霞

猜你喜欢
国耻瓷瓶无人区
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鹧鸪天?国耻如今气不消
损坏了多少个瓷瓶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徒步穿越无人区
老人与瓷瓶
勿忘国耻,听奶奶讲
行走不需要借口 穿越四大无人区纪实
魔术大篷车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