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莫慧
摘 要:目前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构建面临一些现实困境:第一,教师思政意识薄弱;第二,教师思政素养缺乏;第三,思政团队构建支持力不足。构建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是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前提。为此,政府、学校以及教师应形成命运共同体,加强协作,合力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政府应完善政策导向,加大对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力度;学校应积极开展相关思政培训,传播优秀案例;教师应提高思政理论学习,提升自我思政素养。
关键词:职业学院;公共英语;师资建设;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2)05-0069-0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应将“立德树人”置于中心环节,要坚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随后,政府先后出台多部政策文件,鼓励全国各大高校积极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有机融合,达成协同效应。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面向非英专学生开设的文化基础必修课,涉及的学生面比较广,但传统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意识薄弱,缺乏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较难掌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定位以及内涵。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意义,研究其提升对策,进而打造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师团队,以期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
一、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当代价值
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一方面来自新时代“大思政”格局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来自教师自身思政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个体成长的需求。推进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要正确认识政府、学校以及学生三者间的内在逻辑,进而明确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思路。
(一)政府:时代诉求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挖高校各科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处理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之间的矛盾,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2]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应落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课程思政的理念应在全国的高校和专业中全面推开并形成理念共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应全面提高,同时提出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2020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表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应强化高校教师的思政素养和师德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为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夯实的师资保障,以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4]综上可见,一系列的重要政策文件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推动各高校打造一批与时代相呼应的优秀课程思政团队。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不仅影响学生的文化观,还影响学生的世界观,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基于教材深挖其课程思政因素,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理念的有机融合。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守好责任田”的主阵地,如何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实现润物细无声,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思政观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公共英语教师团队的时代新使命。因此,公共英语教师团队应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契机,构建教育教学共同体,进而形成品质优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团队,凝聚育人合力。
(二)学校:育人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的职能职责如培养多样化人才及传承技术技能。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呼吁下,高职院校应自觉肩负时代使命,坚持德技兼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统一,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课程思政团队的建设是高职课程思政改革的协同性产物之一,正如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关联多主体、多课程乃至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赋予课程思政內在的协同性,由此从教学要素上来看,要求“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互补”,从生态视角来看要求课程思政与“大思政”的子系统思政课程协同并进。[5]
课程是思政育人重要的载体,而推进精品课程的核心在于教师队伍,这必然要求各专任教师基于立德树人的共同目标,激发内生动力,发挥协同作用,形成思政共同体。然而,大学英语教师并非天然具备课程思政所需的基本素养和教学能力。面对新时代“大思政”新要求,构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团队是促进英语思政课程改革的必要手段之一。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团队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实现“课程”与“思政”的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学生:成长需求
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多数思政专家已达成基本共识:“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于“立德树人”,即以德育人,开展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养德性,育德行,学会做人。[6]如今,随着自媒体日益膨胀,当代青年的信息接收渠道逐渐丰富,获取知识的手段不再仅仅是通过书本和教师,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日益扭曲,如学生沉迷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丧失自我。因此,培育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如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公共英语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学科之一。传统的英语课堂一直侧重的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听、说、读、写等能力,往往忽略其人文性特征;面对文化冲突,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进而思想意识抛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守好自己的“责任田”,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进而通过语言教学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如丹麦语言学家叶斯伯森曾指出:“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的活动,也是传达思想的活动。”[7]
二、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薄弱
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思政意识薄弱,首先原于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起源都是语言教学类,而关于育人理论的学习相对较少,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教育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从而导致教师对思政理论以及课程育人理念认识不足,进而缺乏课程思政理论素养以及教育情怀。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学以“授业”与“解惑”为重心,即重点讲解语言知识点,而忽略了“传道”。韩愈曾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三大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就指的是传递真理与道德,教师应该教人修身明德,教人如何以德立身。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思政视域下积极探索育人途径。
其次,关于英语课程思政的认识并未达成共识。第一,体现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理解方面。通过对不同的大学英语专任教师访谈,有人认为课程思政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授课教师的主要责任,对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内涵理解较为模糊;也有人认为课程思政是由专业教师开发的育人功能,属于专业学科的重任,而大学英语属于公共基础大类与思政工作关系不大。认识的不统一导致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出现分歧。第二,体现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方面。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课程教学领域的事情,更是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举措。”[8]那么该如何去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呢?大多数的教师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认识,由此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如何展开以及达到何种程度的定位较为模糊。因此,深化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以及内部结构的理解,是构建创新型思政教师团队的前提。
(二)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缺乏
鉴于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教育理论学习不足,其思政教育素养的欠缺是制约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思政课堂的教育手段缺乏。反观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有学者指出教师在思政教学方式方面存在以下多方面的问题:思政任务的设置生硬,欠科学;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吸引力不足,呈现出为思政而思政的缺陷。[9]即使部分教师尝试探索相关的思政实践活动,如结合单元主题开展相关的主题演讲或者辩论,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学生的参与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难以实现育人初衷。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度不足,难以挖掘其中的思政因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侧重的是一种隐形教育的挖掘。学习英语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学生可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建立文化自信。然而,在实际的教材分析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对教材的剖析只停留在表面的分析,如单元结构、语言知识以及英语综合技能的分析,缺乏相关主题的思政探索。其实,大学英语教材主题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科技等多个方面,选材内容较为宽泛,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较大的空间去探索和挖掘思政元素。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课程观以及学生观,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与思政理念有机融合。
(三)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支持力不足
随着“大思政”格局的形成,各高校正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极力倡导融课程思政于各科课程标准,鼓励各专业教研室开展教师思政团队构建。然而,由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缺乏有力的指导。大多数的教师只能把握基础的宏观思政概念,而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尤其是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构建。在课程思政的分享讲座上,关于大学英语思政团队构建的先进经验分享较少,缺乏专业的课程专家进行有力的团队指导,导致大学英语思政创新团队构建踌躇不前。
其次,鉴于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弱势地位,政府及学校的重视度较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学英语属于一种通识课程,以语言为媒介,与世界文明进行交流,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和陶冶学生的情操。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天然弱势地位,相比其他层级的院校以及专业学科,无论是从专项资金资助还是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支持力度都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的构建。因此,政府与学校应进一步科学統筹“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合理规划资源分配,提高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重视度。
三、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应然对策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涉及教师、教材、学生、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教师是推进其他环节的核心主角,由此高质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的构建是顺利推进精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的前提。因此,促进优秀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的建构,应融合政府、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综合力量,共同推进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提高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政治观。
(一)政府:完成体系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高校课程思政团队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主动学习以及学校的内部支持,更需要国家给予外部的保障。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加强示范引领,致力推出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等项目。然而,目前关于职业学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指导尚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指导细则,如相关的文件中只提及“高等职业学校要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落实好分类推进相关要求”[3]。另外,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要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梳理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3],但针对公共基础课程只是提倡在体育和美育类课程中,帮助学生增强体魄、锤炼意志,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缺乏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说明与指导。
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建设体系,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细化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发以及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的指导建议。例如,政府可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激发先进教师团体研讨“课程思政”实施细则,打造一批优秀的高职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共享优秀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二)学校:开展思政培训,传播优秀案例
如果说国家是推进“大思政”改革的指挥棒,那么学校就是“课程思政运动”的主战场。高校教育质量监管部门应协调各部门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首先,基于国家政策指示,各高校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培训,邀请思政相关的专家与学者“进校讲学”,传播最新的思政理念,提高教师对思政内涵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学校也可以多渠道引进相关的课程专家以及优秀、模范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结合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对大学英语学科展开专业的培训,由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其次,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深入大学英语课堂,通过听课、评课以及学生反馈等多种方式,实地调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进而针对具体问题提供合理的指导建议,并核实课程思政的具体落实情况。大学英语教研室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思政教研会议,确定思政研讨主题,形成思政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展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由此规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进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专业化水平以及团队凝聚力。
最后,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结合学校具体的发展情况,做好课程思政团队构建的统筹管理,完善课程思政实施评价考核机制,加强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的建设重视度。“在教学效果评估、年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评定等重要环节对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10],由此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对思政理论学习、思政实践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政素养
为提高教师“课程思政”专业化水平,公共英语教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的学习,提高自我思政素养。首先,教师应熟悉国家关于“课程思政”相关的政策文件,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提高自我思政意识。在平时的闲暇时刻,可进一步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著作,深入了解其中的思想精髓,由此提高自我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另外,教师应同时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了解中外著名教育家的科学育人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和课程观,提高自己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所教课程渗透的思政元素,解析英语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内容。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离开了教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0]在平时的课程准备过程中,教师除了分析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点,更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例如,教师可基于单元主题,整合每篇文章的显性和隐形育人因素,将无形思政教育融于有形的主题教育。另外,教师在培养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时事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同时,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学融于西方文化传授中,引导学生形成开放的文化意识,增强自我文化自信。这样既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又可以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1]
最后,教师应不断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学能力。目前,信息化技术的發展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应基于多媒体平台以及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合于公共英语课程,达到“讲理而不自知”效果,从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开展“英文故事会”,要求学生提前查阅相关的资料,以PPT汇报或者微视频等多样化方式进行分享与展示,进而激发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兴趣,实现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
总之,课程思政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单方的力量难以走得更高、更远。政府、学校以及教师应该互相支持,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协同育人机制,进而提高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要紧跟国家的政策导向,了解最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地提高自我专业素养。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更要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以及道德素养。大学英语是一门多元化的课程,其中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并且学习周期较长,由此教师要结合现实的需求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隐形育人因素,形成独特的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展开相关的课程思政研讨,形成思政学习共同体,进而构建一批合格、优秀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师创新团队。另外,政府和学校应提高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视度。无论是从政策指导还是奖励机制方面,都给予优秀大学英语思政教师团队适当的倾斜,由此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016-12-9/2021-10-21.
[2] 新华网.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8/14/c_1124876294.htm. 2019-08-14/2021-10-21.
[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0-6-1/2021-10-21.
[4] 教育部.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2101/t20210108_509152.html. 2020-12-24/2021-10-28.
[5] 楊晓慧.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价值、目标与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17): 69-74.
[6] 蔡基刚. 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 外语研究, 2021(03): 52-57+112.
[7] 隋晓荻. 人文素质教育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M]. 广州: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19.
[8] 李爽.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137-144.
[9] 张彧凤, 孟晓萍. 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21): 33-35.
[10] 毛和荣, 杨勇萍, 周莉.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16): 46-48.
[11] 曹慧玲. 基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高教学刊, 2021(25): 177-180.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faces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irst,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s weak; Second, teachers lac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Third, there is insufficient suppor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m constr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m of public English courses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llege English excellent courses. To this end, the government, schools and teachers should form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policy orientation and increase the suppor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courses. Schools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raining, spread excellent cases;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study, enhanc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 College Englis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