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学育人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22-06-24 07:57苏美玲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育人函数

苏美玲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 730600)

学科教学是学科育人的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挖掘其育人价值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这个层面来讲,教师每天的工作都是在育人,每课时的数学教学中都要积极思考,所教学的知识内容及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具有育人价值,这样才能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其掌握数学思想,进而加强学生思想、情感、态度等的体验,以便真正发挥出数学的独特育人价值.

1 探索高中数学育人价值的意义

1.1 学科发展的需要

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贴合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教育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处处彰显出了育人价值,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及准确的数学语言,还要通过理解和掌握公式、运算法则来获取计算能力,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习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相对于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而言,其语言中所体现的文化性更多是隐性的,主要包括辩证思维能力、爱国主义精神、美学素养等.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挖掘高中数学育人价值,才能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数学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历史、美学因素等才是数学教育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并在课堂中同步进行,则能够解决将数学作为单纯科学工具的弊端,并将培养人的品格与品行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1.2 学科个性发展的需要

数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但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定理、运算、法则等来解决问题,重视利用解题技巧来获得更高的分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传统教育理念仍对学生有影响,且高中生需要面对高考,升学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多是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教学形式上枯燥性较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指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数学知识,却忽视了对数学世界的探索,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深挖数学中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体现数学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以推动学生价值观及思想情感的有效形成.

2 挖掘数学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体途径

2.1 挖掘德育因素,设计课时育人目标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重组和整合,结合教学目标及教学课时,科学细化育人目标,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课时,近些年高考试题的考点往往以导数的形式出现,结合函数、不等式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课前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尝试解答不等式习题,如x2-x<6、-x2+2x+5<0、x2-3x+5≤0,通过预习和自测提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为课堂教学做良好的铺垫.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4个不等式,如x2-ax<6、x2-x<6、-mx2+2x+m<0、x2-3x+5≤0,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2.2 截取生活信息,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本身与生活的联系性较强,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所以在挖掘数学学科育人价值时,教师除了要重视挖掘教材外,还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截取相关的德育信息,及时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由此,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2.3 整合隐形资源,提高教材育人价值

教育改革后强调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及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后发现,数学史料、习题资料等都属于隐性资源,教师要借助经验将其整合,并贯穿于数学知识分析中,更好的凸显数学育人价值.

比如,在学习《对数函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史料进行教学,在《对数函数》一课中,教材中设计了数学文化板块“历史上的对数”,内容是西方数学家的研究或作出的重大贡献,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文化资料,能够为学生设计案例提供有效的思路.学生在经过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史料,“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当时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始流行,天文学成为热门学科,纳皮尔是天文爱好者之一,为了简化天文观测的数据,他多年潜心研究大数的计算技术,最终独立发明了对数,纳皮尔最先是发明了一种计算多位数乘积的方法,下面的表格中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原理”.

0123456781248163264128256

教师应用多媒体展示这一表格,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表格中两行数字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第1行是指数,第2行表示2对应的幂,如果要计算第2行中两个数的乘积,可以通过第1行对应数字的加法来实现.如第1行中的1+6=7对应第2行中的2×64=128,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现代数学中对数函数化乘除为加减的性质.

2.4 加强比较辨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高中生的思维已经逐渐由具体形象转化为逻辑抽象,但面对抽象性较强的知识时,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仍有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其开展更深入的思考,教师应在课堂中设计比较辨析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例题后设计相应的变式练习,在辨析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公式的本质,并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使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课时,近几年高考降低了对三角变换的考查要求,而加强了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查,因此,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比较辨析,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在课堂中应利用多媒体展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这些图象有什么区别和差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也对函数公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三角函数到底有哪些性质仍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图象,认识到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

图1

2.5 课内外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课堂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课后延伸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体验,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数学课题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相应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效结合,并促进学生践行“知行合一”,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育阶段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还要将数学学科教学与育人价值有机整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以便真正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育人函数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