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付,徐绮涵,张莹莹
(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反鸟类是中生代鸟类中最为繁盛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也有大量化石发现。渤海鸟科(Bohaiornithidae)作为其中的一个支系,以吻端粗壮、牙齿似锥形且齿尖后弯、胸骨后缘外侧突向外延伸、尾综骨末端逐渐变细、第Ⅱ趾骨粗壮、趾爪长且第3趾爪长度超过跗蹠骨的40%等为特征[1]。目前,该科已发现有:孟氏神七鸟(Shengiornismengi)、郭氏渤海鸟(Bohaiornisguoi)、格氏齿槽鸟(Sulcavisgeeorum)、韩氏周氏鸟(Zhouornishani)、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martini)、库氏长爪鸟(Longusunguiskurochkin)和中国格雷琴鸟(Gretcheniaosinensis)等7个属种[1-10]。不过,该科的单系性尚不稳定,仍待于更多分支系统学的检验[9-10]。渤海鸟科化石的发现大都集中于辽西建昌的九佛堂组或义县组,比如渤海鸟、齿槽鸟、副渤海鸟、长爪鸟和格雷琴鸟等;相比,神七鸟产自冀北丰宁的桥头组,层位与义县组相当;而周氏鸟则报道自辽西朝阳的九佛堂组。其中,齿槽鸟的产出层位尚有疑问,原文中报道为建昌喇嘛洞附近的义县组[4];然而,喇嘛洞附近仅出露九佛堂组,未见义县组,后被更改为九佛堂组[1]。不过,另一种情况也可能存在,即原文中标注的产地信息有误。
建昌盆地广泛发育早白垩世沉积地层,义县组和九佛堂组都有出露,并有大量化石产出[11]。其中,义县组主要出露于盆地的西侧,化石点主要以要路沟、罗家沟、牛角沟等为代表[11-12];九佛堂组分布于盆地的东侧,化石最为丰富,产地主要集中于喇嘛洞、西碱厂和头道营子等乡镇[13]。本研究报道了第2件齿槽鸟标本,产自建昌县要路沟乡郎家沟。该地点出露义县组的湖相沉积地层[11],产出鱼类、龟类和鸟类等脊椎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不仅支持了齿槽鸟正型标本产自义县组的可能,也明确了该属种的产地信息。齿槽鸟是一个独特的属种,牙齿舌侧面发育沟槽,可能适于捕食具有硬壳的食物,代表了反鸟类对食性的1个演化适应[4,14]。新标本也展示了这一独特的牙齿特征,确定了该特征的稳定性。同时,新标本补充了一些胸骨和腰带的重要信息,增加了对齿槽鸟骨骼形态学的认识。
化石标本(SDUST-V1043)为1件近完整的骨架(图1)。骨架呈压型保存,骨骼关联度较高,但部分区域破碎严重。其中,胸骨和右侧腰带明显与骨架脱离,保存位置较远。标本的大小与齿槽鸟的正型标本(BMNH Ph-000805)相当,胫跗骨和跗蹠骨等复合骨发育,可能代表了一近成年个体。
化石修雕和图像处理:在实验室的双目实体显微镜(Leica M165C)下,经过专业修雕和处理,化石形态得以充分展露;借助数码相机(Nikon D750)和Photoshop软件等完成化石的图像处理。
机构名称简写:BMNH—北京自然博物馆;CNU—首都师范大学;CUGB—中国地质大学(北京);IVPP—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LPM—辽宁古生物博物馆;SDUST—山东科技大学。
头骨呈右侧视暴露,骨块略有错动,眶前区骨块保存较好,可见前颌骨、上颌骨、鼻骨、颧骨、齿骨等(图2)。前颌骨的主体破损,鼻突保存;左右鼻突细长,连接紧密,基部的愈合情况不明。上颌骨保存较好,仅背突破损。上颌骨呈三射状,发育前颌骨突、背突和颧骨突。前颌骨突短于颧骨突。背突的基部保存,未见有开孔,区别于周氏鸟;后者的背突基部发育1明显开孔[5]。颧骨突骨面平滑,也未见开孔,区别于长爪鸟;后者的颧骨突基部发育1个大的开孔[1]。颧骨突末端倾斜,未分叉,同其它渤海鸟类。颧骨呈棒状,前端未完全暴露;后端分叉,背支长于腹支。鼻骨部分暴露,骨面光滑,可见前颌骨突;但上颌骨突是否发育,不能确定。鼻骨中部发育1开孔,同长爪鸟;但后者的开孔位置略靠前[10]。额骨呈拱形,明显宽于鼻骨。
下颌的前部保存较好,但吻端破损。右下颌呈外侧视暴露,左下颌呈内侧视暴露。齿骨的齿列部位近平直,后部逐渐向腹方弯曲。齿骨骨面较平滑,沿齿列发育1列滋养孔。齿骨前部的背腹向高度略大于上颌骨的前颌骨突和颧骨突。齿骨后缘在腹部分叉。上隅骨的前部暴露,呈薄板状,高度明显小于齿骨。
齿列保存较好。前颌骨具有4颗牙齿,与多数的反鸟类相同。右侧的前2颗牙齿仅保存齿尖,但牙齿印迹清晰,大小相当。后2颗的齿冠保存完好,明显大于前2颗;齿冠呈唇面暴露,表面光滑;齿冠膨大,齿尖向后轻微弯曲。左侧4颗前颌齿的齿根呈断面暴露,可观察到的信息不多。上颌齿发育4颗。右侧可见3颗,齿间距明显大于前颌齿。第1颗位于上颌骨的前端,齿冠较小;第2颗明显增大;第3颗缺失;最后1颗牙齿相对较小,位置近与眶前窗的前缘平齐。右侧上颌齿的齿冠形态,同前颌齿;唇侧面膨大,齿尖略向后弯曲。相比,左侧可见前3颗上颌齿,以舌侧面暴露;齿冠扁平,沟槽和棱脊微弱发育(图3(a)),类似于正型标本(BMNH Ph-000805)。在正型标本中,这一特征在前颌齿的舌侧面更为发育[4]。下颌齿列为7颗。右侧前2颗破损,仅见印痕;第3~6颗保存完整,呈唇侧面暴露;齿冠大小和形态与上颌齿相当。左侧前3颗可见印痕,后4颗完整,呈舌侧视;第4颗牙齿舌侧面也发育棱脊和沟槽,但沟槽数量不及上颌齿(图3)。
al—小翼掌骨;ald—小翼指;co—乌喙骨;dv—背椎;fe—股骨;fu—叉骨;hu—肱骨;hy—舌骨;il—髂骨;is—坐骨;j—颧骨;lj—下颌骨;ma—上颌骨;mac—大掌骨;mad—大手指;mic—小掌骨;mid—小手指;pdI-IV—第1-4趾骨;pm—前颌骨;pu—耻骨;py—尾综骨;r—桡骨;ra—桡腕骨;sc—肩胛骨;st—胸骨;i—胫跗骨;tm—跗蹠骨;u—尺骨;ul—尺腕骨
1-7—第1-7颗下颌齿;d—齿骨;fr—额骨;hy—舌骨;j—颧骨;m—上颌骨;m1-4—第1-4颗上颌齿;n—鼻骨;np—前颌骨的鼻突;pm—前颌骨;sa—上隅骨
(a)左侧第3上颌齿;(b)左侧第4下颌齿;箭头指示齿冠舌侧面上的沟槽
脊柱破损严重,形态特征难以识别。相比,尾综骨保存较好,长约17 mm,明显短于第Ⅲ蹠骨(23 mm),不同于尾综骨较长的副渤海鸟和长爪鸟[1]。尾综骨骨体直,向后收缩变尖,同其它渤海鸟类。
肩带的骨块呈分离状保存(图1)。肩胛骨受到破损和叠覆的影响,近端信息较少;肩峰突粗壮,明显超出肩臼突;肩胛骨的骨干呈带状,末端收缩变窄,同其它渤海鸟类;全长约38 mm。乌喙骨保存较好,背、腹面都有暴露;呈支柱状,近端窄,远端扩展,构成宽大的胸骨关节面;长约28 mm,最大宽度约12.5 mm;宽度与长度的比值(0.45)略小于其它渤海鸟类(0.49~0.60),但大于格雷琴鸟(0.36)[9];远端扩展的程度,内侧明显大于外侧,形成更为尖锐的内角。胸骨关节面发育微弱凹陷,同其它渤海鸟科成员。
叉骨呈“Y”形,上升支粗壮,夹角约为60°,与渤海鸟、副渤海鸟和齿槽鸟相当[1,3-4],略大于神七鸟(50°)、周氏鸟(45°)、格雷琴鸟(45°)和长爪鸟(50°)[2,5,9-10]。叉骨突破损,延伸长度短于上升支。
胸骨的保存位置远离骨架(图1)。胸骨不完整,呈背视面暴露(图4)。胸骨板近圆形,后缘发育剑状突、外侧突和中间突。胸骨前缘弧形,中部发育小的突起,可能为胸骨柄,同始华夏鸟(Eocathayornis)和侯氏鸟(Houornis)[15],但未见于其它渤海鸟类[1]。前侧缘发育乌喙骨关节面,侧边缘前部粗糙,发育胸肋关节面。二者之间未见前侧突,区别于周氏鸟,后者的胸骨前侧呈角状[5]。侧边缘的后部发育一凹缺和突起,同渤海鸟、长爪鸟和格雷琴鸟[9-10]。后缘的外侧突与胸骨的长轴形成夹角,同其它渤海鸟类。外侧突的末端扩展呈三角形,内侧的扩展程度强于外侧,故内角比外角尖锐。不过,发育程度明显弱于其它渤海鸟类[1]。剑状突位于胸骨后缘的中部,向后延伸,末端略超出外侧突。剑状突的末端略有扩展,同其它渤海鸟类。中间突很小,呈刺状,位于外侧突和剑状突之间,同渤海鸟(IVPP V17963)和副渤海鸟[1,6]。
前肢保存较完整(图1)。右肱骨的近端保存完整,但被叉骨部分覆盖;远端破损,可见其基本轮廓;长约44 mm。左肱骨的近端破损,可见基本轮廓;三角肌嵴发达,长度约为肱骨的1/3;远端被尺骨和桡骨所覆盖,末端略有暴露;全长约46 mm。
fc—乌喙骨关节面;fr—胸肋关节面;it—中间突;lt—外侧突;no—凹缺;pr—突起;rp—胸骨柄;st—胸骨;xp—剑状突
尺骨和桡骨均与近端的肱骨和远端的手部呈关联状保存。右尺骨和桡骨的近端破损,但轮廓可见,全长46 mm。左尺骨和桡骨的远端破碎,其长度不能确定。尺骨和桡骨与肱骨近等长。其中,尺骨较粗壮,呈弓形,与桡骨构成明显间隙;桡骨的骨体较直,宽度约为尺骨的一半。
桡腕骨和尺腕骨可见,半月腕骨可能与掌骨愈合。小翼掌骨短小,略有弯曲。大掌骨最为粗壮,近端被小掌骨覆盖。小掌骨长于大掌骨,同其它反鸟类。小掌骨的近端宽大,向远端逐渐变窄,呈棒状;骨干明显弯曲,全长23 mm。
手部保存较好,指式为2-3-2。小翼指较短,未超出大掌骨。小翼指发育2个指节;近端指节细长,长约10 mm,骨干弯曲;指爪呈钩状,弯曲强烈,明显大于大手指的指爪。大手指最长,发育3个指节。第1指节最长,长约11 mm,也最粗壮,近端和远端膨大,宽度与大掌骨相当。第2指节较短,长约7.5 mm,近端宽大,向远端逐渐收缩,末端发育滑车构造,两侧韧带窝发育。大手指的指爪形态同小翼指的指爪,但小于后者。小手指明显退化,短于其它手指。小手指发育2个指节;近端指节长约5.5 mm,短于其它指节;远端指爪很小,近乎退化,呈三角形。小手指的指爪在正型标本中缺失[4]。这一情况在渤海鸟类化石较为普遍,一度被解释为指爪退化消失[10]。
腰带骨块关联紧密,保存较好(图1、图5)。右侧腰带呈内视面暴露,位置远离骨架;左侧腰带呈外视面暴露,保存位置靠近右侧前肢,并部分覆盖尺骨和大手指,但耻骨和坐骨的远端破碎。
髂骨长约25.5 mm。前臼突长于后臼突。前臼突宽大,呈薄板状;背缘较平直,腹缘增厚,呈圆棱状;前部收缩,构成宽圆的末端。前臼突的外侧面光滑,略呈凹形;内侧面较粗糙,用以关联荐椎。前臼突在基部腹缘,发育三角形的凹陷,可能为前臼窝(preacetabular fossa),同格雷琴鸟[9]。后臼突窄长,末端较钝;背缘向后端收缩变低,呈倾斜状;腹缘近平直。后臼突的外侧面平滑,内侧面粗糙。髂骨中部的背缘发育一个瘤状突起(processus supratrochantericus),同原家洼鸟(Yuanjiawaornis)[16]。该突起略有破损,但侧突明显。这一特征未见于渤海鸟类,但广泛分布于近鸟类恐龙和鸟类[17]。髂骨中部的腹缘发育耻骨柄和坐骨柄,分别用以关联耻骨和坐骨,共同构成髋臼。髋臼为开放型。耻骨柄腹向扩展,明显低于坐骨柄。坐骨柄更为侧向扩展,但小于耻骨柄。
耻骨呈长棒状,长约38 mm。近端,耻骨与髂骨和坐骨关联,参与构成髋臼。耻骨的骨干微弯,后腹向延伸,末端向上发育耻骨脚。骨干内侧发育棱脊,自近端开始,一直延续至耻骨脚。耻骨脚大,侧扁;末端收缩变尖,向前略弯曲,同食鱼鸟(Piscivorenantiornis)和强壮爪鸟(Fortunguavis)[18]。坐骨较短,长约22 mm。坐骨近端呈三射状,分别发育耻骨突、髂骨突和背突。耻骨突短宽,与髂骨突之间发育一个小的凹缺。髂骨突与背突大小相当;髂骨突外侧隆起,内侧扁平;背突外侧扁平,而内侧隆起。背突的位置略低于耻骨突和髂骨突。坐骨的骨干呈带状,末端上弯,收缩变窄。坐骨的外侧面中部发育一纵脊,近端与坐骨背突的基部平齐,远端偏向坐骨的背缘,同渤海鸟和长爪鸟[3,10]。坐骨远端的背缘发育一窄的沟槽,与纵脊平行。坐骨的内侧面中部发育一凹陷,沿长轴延伸。
(a)、(b)左侧腰带;(c)、(d)右侧腰带ac—髋臼;dp—坐骨背突;gr—坐骨沟槽;il—髂骨;is—坐骨;pf—耻骨脚;pr—前臼窝;pu—耻骨;ri—坐骨侧脊;ps—瘤状突起
后肢的股骨和胫骨保存较差,但足部保存较好。左侧股骨的近端保存,而中远端缺失或破损;依据轮廓测量,股骨全长约39 mm,长度略小于胫跗骨,同其它渤海鸟类。股骨头发育,向内侧延伸,与股骨骨体近垂直。股骨的骨干略微前曲。股骨的远端扩展,发育关节髁;内外髁大小相当,中间发育髁间沟。胫跗骨仅远端部分保存,腓骨未保存。依据轮廓测量,胫跗骨长约46 mm。胫跗骨远端呈滑车状,侧视呈圆形。左侧胫跗骨与跗蹠骨关节。
右侧足部保存完好,呈背视面暴露(图6);左侧足部的跗蹠骨破碎,但趾骨保存较完整。跗蹠骨仅近端愈合。第II~IV蹠骨构成主体,呈长棒状。其中,第III蹠骨最长,约23 mm;第IV蹠骨长约21.5 mm;第II蹠骨长约21 mm。第I蹠骨最短,仅为5.5 mm,位置靠近第II蹠骨远端的内侧。第I蹠骨的远端膨大,发育关节面以及关节趾骨;近端强烈收缩变尖,贴附于第2蹠骨的内侧。第II和III蹠骨的远端关节呈滑车状,而第IV蹠骨则不发育滑车,同第I蹠骨。第II蹠骨近端三分之一处发育脊状结节,用以附着肌肉。
趾骨信息完整,趾式为2-3-4-5-x。第III趾最长,长度超过了第III蹠骨;其次是第IV趾;第II趾略短于第IV趾,但明显长于第I趾。趾骨的趾节呈短棒状,远端滑车发达,两侧韧带窝位置较高;趾爪硕大,强烈弯曲,呈钩状。第I-1趾节长约6 mm;远端滑车发达,明显大于近端。第I趾爪大而强烈弯曲,弯曲程度明显大于其它趾爪。第II趾骨最粗壮,同其它渤海鸟类,区别于其它反鸟类[1]。第II-1趾节长约6 mm,短于第II-2趾节(8 mm);第II趾爪大于第I趾爪。第III趾骨的近端趾节(7.5 mm)长于中间和远端的趾节(6.5 mm/7 mm)。第III趾爪细长,明显长于其它趾爪,但弯曲度最小,同其它渤海鸟类。第III趾爪的直线长度为13 mm,超过第III蹠骨的一半。第IV趾最细,发育4个趾节和1个趾爪。近端第1趾节(5 mm)的长度接近远端第4趾节(5.5 mm),同正型标本和长爪鸟[1,4,10]。而其它渤海鸟类的第IV-1趾节明显短于第IV-4趾节[1],第IV趾爪明显小于其它趾爪。
hs—角质鞘;mtI-IV—第I-IV蹠骨;pdI-IV—第I-IV趾骨;tm—跗蹠骨;tu—结节
新标本SDUST-V1043展示了反鸟类的一些典型特征,比如:乌喙骨支柱状,不发育上乌喙突;胸骨近圆形,后缘发育剑状突、中间突和外侧突;小掌骨长于大掌骨[19]。同时,新标本还具有渤海鸟科的鉴定特征,比如:吻端粗壮;牙齿粗壮,近锥形,齿尖强烈收缩,末端略后弯;胸骨的后外侧突向外后方延伸;叉骨上升支顶端膨大;第II趾骨粗壮;趾爪长,第III趾的趾爪长度超过跗蹠骨的40%[1]。如前文所述,渤海鸟科已建立了7个属种:郭氏渤海鸟、孟氏神七鸟、格氏齿槽鸟、韩氏周氏鸟、马氏副渤海鸟、库氏长爪鸟和中国格雷琴鸟,以及1件未定名标本CUGB P1202[1-10]。其中,新标本与齿槽鸟最为相似,并发育了该属种的自裔性状:牙齿的舌侧面扁平,发育沟槽[4]。同时,新标本又很好地区别于其它6个属种,比如:上颌骨缺少周氏鸟和长爪鸟所发育的开孔[1,5];第IV-1趾节与第IV-4趾节的长度相当,不同于第IV-1趾节更短的副渤海鸟[1];颧骨末端分叉,区别于颧骨末端不分叉的渤海鸟和CUGB P1202[3,6,8];牙齿横切面呈D字形,不同于近圆形的神七鸟[2];胸骨后外侧突末端呈三角形,也区别于扇形的神七鸟[2];乌喙骨的宽长比大于格雷琴鸟[9]。因此,新标本被归入格氏齿槽鸟,代表了该属种的第2件标本。
新标本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齿槽鸟的骨骼形态学信息,如齿列、胸骨和腰带等。在正型标本中,由于上下颌的中部缺失,上颌齿和下颌齿的数目并不确定,推测为4~6颗上颌齿和9~10颗下颌齿[4]。新标本较好地保存了上颌和下颌齿列,包括前颌齿4颗、上颌齿4颗和下颌齿7颗。下颌齿的数量与正型标本的保存数目一致,说明正型标本齿列保存完整,并未受到下颌中部缺失的影响。在渤海鸟类中,齿列数目在不同属种中略有差异,但可能是受保存问题或个体/生长差异的影响[10]。例如:4颗前颌齿是反鸟类的一个普遍特征[20],也存在于神七鸟、渤海鸟和齿槽鸟[2-4,6];相比,周氏鸟(CNUVB-0903)、副渤海鸟(IVPP V18691)和长爪鸟(IVPP V17964)的正型标本却保存3颗前颌齿,并被作为特征差异[1,5],但后续发现的归入标本(周氏鸟,BMNHC Ph756;长爪鸟,IVPP V18693)又都发育4颗前颌齿[7,10]。因此,3颗前颌齿不应作为属种间的特征差异。上颌齿也存在相似的情况,神七鸟、副渤海鸟(IVPP V18691)、长爪鸟(IVPP V18693)和齿槽鸟(SDUST-V1043)都发育4颗上颌齿,且第4颗位于上颌骨背突之后[1-2,10];相比,渤海鸟(LPM B00167)和周氏鸟(CNUVB-0903, BMNHC Ph756)虽然保存有3颗上颌齿,但是最后1颗的位置与副渤海鸟和齿槽鸟等的第3颗位置相当[3,5,7]。因此,渤海鸟和周氏鸟可能也具有4颗上颌齿。下颌齿在神七鸟和齿槽鸟中保存7颗[2,4],而在渤海鸟、副渤海鸟、长爪鸟、周氏鸟(CNUVB-0903)中保存为6颗[1,3,5-6,10]。周氏鸟(BMNHC Ph756)的右侧下颌保存6颗,而左侧保存7颗[1]。这一变化说明6颗下颌齿可能属于个体间差异或者保存问题。因此,新标本揭示的齿列数目可能代表了渤海鸟类的基本模式,即前颌齿4颗、上颌齿4颗和下颌齿7颗。
新标本还展示了齿槽鸟所独特的牙齿特征:牙齿的舌侧面扁平,发育沟槽。这一特征不仅表现于前颌齿和上颌齿,而且也发育在下颌齿中。这一发现进一步确定了该特征在齿槽鸟中的稳定性。在其它渤海鸟类中,牙齿的舌侧面较少暴露或者被关注。因此,这一特征是否也存在于其它渤海鸟类仍待验证。
胸骨和腰带在新标本中都有较好保存,补充了正型标本的缺失信息。新标本的胸骨形态与其它渤海鸟类较为相似,尤其是发育了该类群的一个鉴定特征,即后外侧突与胸骨长轴呈一定夹角[1]。此外,新标本也展示了一些不同,比如:胸骨前缘发育一小的胸骨柄,同始华夏鸟和侯氏鸟[15],但未见于其它渤海鸟类[1];外侧突末端呈三角形,但侧向的扩展程度不及后向,与其它渤海鸟类的情况相反(侧向的扩展程度强于后向)[1]。
腰带在渤海鸟类中的保存较差,形态信息不多。相比,新标本的腰带保存了一些特征,可能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髂骨背缘较平直,与格雷琴鸟和渤海鸟相似,不同于明显弧形的周氏鸟和长爪鸟[7,10]。前臼突基部腹缘发育前臼窝,同格雷琴鸟。髂骨背缘发育一个瘤状突起。这一突起广泛分布于近鸟类恐龙和鸟类,位于前臼突与后臼突的分界处[17],但未见于其它渤海鸟类。耻骨脚大,末端收缩变尖,向前略弯曲,同食鱼鸟和强壮爪鸟[18]。相比,格雷琴鸟的耻骨脚末端没有明显变尖和弯曲[9]。坐骨末端上弯,收缩变窄,同其它渤海鸟类。相比,神七鸟的坐骨被描述为骨干较直,末端较钝[2]。但原文图片显示一侧坐骨的末端被耻骨覆盖,另一侧坐骨的远端未保存,所暴露的部分应为坐骨的骨干,同其它渤海鸟类。坐骨骨干较直的情况也报道于长爪鸟(IVPP V 17964))[1],但可能是保存原因,因为归入标本(IVPP V18693)的坐骨明显弯曲[10]。坐骨的外侧面中部发育一纵脊,近端与坐骨背突的基部平齐,远端偏向坐骨的背缘,同长爪鸟和原家洼鸟[10,16]。这一纵脊结构可能也存在于渤海鸟,但原文并未明确描述[3]。此外,在原家洼鸟中,这一纵脊的腹侧还伴生了一条沟槽[16],但在长爪鸟和新标本中,这一沟槽并没有明显发育(图4)[10]。不过,在新标本中,坐骨远端的背缘发育一窄的沟槽,与纵脊平行。
研究了1件产自建昌要路沟附近的早白垩世义县组的齿槽鸟化石,明确了齿槽鸟的产地和地层信息。新标本不仅展示了齿槽鸟独特的牙齿特征,还补充了一些胸骨和腰带等的重要信息,比如:胸骨前缘弧形,中部发育小的胸骨柄,侧后缘发育一凹缺和突起,后外侧突的末端呈三角形;髂骨背缘较平直,中部发育1个瘤状突起,腹前缘发育前臼窝;耻骨脚末端变尖,略前弯;坐骨侧面发育一纵脊,远端背缘发育一沟槽。这一发现丰富了对齿槽鸟的时代分布和骨骼形态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