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6-24 06:03聂素林李鲁波董志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脑基底磁共振

聂素林,李鲁波,董志梅

(昌邑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山东 昌邑 261300)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较高等特点[1],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基底动脉尖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同时累及幕上和幕下,其特殊的部位和解剖结构导致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果对本病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则预后不良。磁共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无骨伪影,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回顾性分析48 例TOBS的磁共振表现,判断磁共振诊断TOBS 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旨在探讨磁共振在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2021 年1 月于昌邑市人民医院确诊的TOBS 病例48 例,其中男性30 例,女性18 例,年龄43 ~76 岁,平均年龄62.5 岁。临床特点是病史短、发病急,首发症状主要为突然发生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异常、瞳孔异常、视力障碍、肢体活动不灵、言语障碍、感觉障碍、眩晕并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共济失调等。纳入标准:发病7 天之内;临床和影像资料齐全者。排除标准: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颅脑外伤患者。

1.2 方法

MRI 检查:仪器采用GE optixMR360 1.5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方式为:使用头颈联合线圈,采用横轴位T1WI、T2WI、FLAIR、DWI 序列扫描。T1WI 参数设定:TR 400 ms,TE 10 ms;T2WI:TR 4 500 ms,TE 80 ms;FLAIR:TR 8500ms,TE 120 ms,TI 1 800 ms;DWI:TR 3 839 ms,TE minimum,b 值=1 000 s/ mm2。所有序扫描序列层厚为6 mm,层间距2 mm,矩阵256×256, 视 野(FOV)24 cm×24 cm,NEX 为2。MRA 使用3D-TOF 法轴位扫描,TR/TE=19 ms/3.5 ms,激励次数1,偏转角20°,层厚1 mm,扫描范围自枕骨打孔至胼胝体上方。扫描完成后输入ADW4.6 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观察

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评价,如果意见不统一,经讨论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灶分布特征

48 例患者共发现病灶168 个,其中丘脑62 个,中脑39 个,小脑28 个,枕叶21 个,颞叶18 个,平均每例病人出现病灶3.5 个。其中丘脑梗死35 例(72.9%),中脑梗死31 例(64.6%),小脑受累24 例(50.0%),颞叶内侧受累15 例(31.2%),枕叶梗死14 例(29.1%)。各部位出现病灶的概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灶分布情况 单位:例

2.2 病灶信号特征

本组有32 例病灶分布于两侧,16 例位于一侧,多发、双侧分布为主要特征,呈现一定的对称性分布趋势,左右侧丘脑同时受累最为常见,呈蝶形对称分布是最典型性的表现。病灶形态为点状、斑片状、小片状,边界清晰。呈长T1长T2高FLAIR 信号,DWI 为高信号,见图1。

图1 TOBS 磁共振影像表现特点

2.2 MRI 检查方式的比较

T1WI 发 现37 例120 个 病 灶,灵 敏 度 为71.4%;FLAIR 发现41 例145 个病灶,灵敏度为86.3%;DWI 发现48 例168 个病灶,灵敏度为100.0%。三种磁共振技术对发现病灶的敏感性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见表2)。经3D-TOF 法MRA 检查,本组病例共发现40 例140 条血管异常,灵敏度83.3%。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节段或局限性狭窄、动脉闭塞。MRA 显示异常血管的供血区域与DWI 显示病灶区域相符合的例数为39 例,符合率为81.3%。

表2 磁共振三种检查序列敏感性两两比较检验结果

3 讨论

基底动脉尖是基底动脉的顶部,其结构由垂直的基底动脉和两组平行的动脉分支构成,即水平走行的左右两侧小脑上动脉和双侧大脑后动脉,一纵及两组横形血管,共5 条血管组成的一个“干”字形,具体指的是以该血管顶部为圆心,半径2 c m 的区域,主要是基底动脉与左右两侧小脑上动脉和双侧大脑后动脉的交汇处,这一概念是由Caplan 于1980 年首先提出[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指病变累及以基底动脉为中心的多条血管,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解剖部位及结构独特,此区血循环障碍涉及的部位较多,范围较大,占据大脑半球的后1/3、小脑、脑干,所以出现的梗死灶数目也比较多。依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需要满足以下诊断条件:急性发病,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有幕上、幕下两个或两个以上梗死灶。既可以发生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等大血管的梗塞,又可以发生相对细小的深穿支动脉梗塞,各自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以突然发生的意识障碍、眼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4]。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将TOBS 分为两组,一种是中脑和丘脑区域缺血的脑干首端症状,另一种是梗死区域位于颞叶内侧面、枕叶受损的大脑后动脉区症状[5-6]。基底动脉供应中脑、丘脑的血管多数为终末支或者为深穿支,分支较细,受血流改变的影响较大,而且侧支循环难以建立,因此脑干首端的梗死更为常见,这也是在TOBS 中丘脑、中脑发生梗死最为常见的原因[7]。在本组病例中,共168 个病灶,各部位发病的例数为丘脑梗死35 例62 个病灶占72.9%,中脑梗死31 例39 个病灶占64.6%,小脑梗死24 例28 个病灶占50.0%,颞叶内侧梗死15例18 个病灶占30.6%,枕叶梗死14 例21 个病灶占29.1%。本组病例结果符合以上分布特点。Martin[8]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把TOBS 分为四个类型,包括小脑型、小脑上型、枕叶颞叶型以及丘脑背侧型。依据TOBS 的预后情况的不同,Mshler[9]将TOBS 分成传统型与可逆型。无论哪种分类方式,在临床上往往出现多种类型共存。

影像学检查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提供直接的诊断证据[10]。最常用的颅脑CT 检查在TOBS 应用中有较大的局限性,一是CT 对6 ~24 h 的梗死灶往往难以显示,二是由于颅底骨质伪影,后颅窝病灶不易被发现。DSA 能反映血管真实状况,是脑血管狭窄诊断的金标准[11],但是DSA 属于有创性检查,操作复杂、费用高、有并发症发生,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较少用于单纯性诊断。MRI 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性伪影干扰,可以任意方位、多参数成像等,这些优点使其在颅脑疾病诊断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CT 检查相比,磁共振的T2WI、FLAIR 显示梗死灶的时间提前了许多,在梗死发生后12 h 就可以发现病灶,但是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理想的时间窗是应该在发病6 h[12]以内,所以普通的磁共振检查技术仍满足不了临床需要。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可以对活体组织水分子弥散进行测量的显像技术,在分子学水平快速地反映脑组织缺血发生后的微观改变。当脑组织缺血达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代谢从有氧代谢变为无氧代谢,乳酸堆积,电生理活动停止,随着ATP 能量耗尽,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衰竭,细胞外的钠离子和钙离子进入胞内,细胞内水钠潴留、肿胀,形成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外间隙受压[13],造成水分子弥散受限,DWI出现高信号。研究表明,缺血损伤数十秒至数分钟内,DWI 就有异常表现[14],几乎与脑组织发生细胞内水肿的时间同步。目前DWI 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最敏感、最可靠的方法。通过本组病例磁共振检查方式的比较,发现病灶的敏感性DWI >FLAIR >T1WI。

3D-TOF 法MRA 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显像方式,是通过射频脉冲使层面中静止的质子饱和纵向磁化消失。当有血流进入该层面时,饱和状态被打破,纵向磁化程度增高,这样新流入的血液与已经饱和的静止组织形成磁化差异,从而使血管显影。MRA 的优点是安全、方便、快捷、费用低、可重复性高,可以多角度、多方位显示基底动脉及周围血管走形及病变,通过原始图像能够做到对血管内径进行精确测量。本组病例共发现40 例140 条血管异常,敏感性为83.3%,并且这些病变血管供血区域与DWI 所示的病灶位置一致率达81.3%。3D-TOF 法MRA 在TOBS的诊断及对血管病变程度的评价中有着较高的可信度和敏感度[15],其意义在于及时为临床提供血管病变的信息,根据病情可以对超急性期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另外MRA的可重复性强,对于溶栓后的再通血管可以进行多次的动态观察。

TOBS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后循环缺血性疾病,因为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凶险,有着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非常重要。MRI 在诊断TOBS 中有很大优势,其中DWI 序列能发现超早期脑梗死病灶;MRA 可以在无需插管、无需注入对比剂情况下获得血管的图像,显示病变血管,从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TOBS 争取宝贵时间。

猜你喜欢
小脑基底磁共振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基于同伦l0范数最小化重建的三维动态磁共振成像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双胞胎在这儿呢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