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
【课程目标】
通过观察非洲木雕扭曲变形的艺术形象,了解非洲木雕的主要特点,以及这种创作风格对毕加索的影响,了解毕加索由此创立的立体主义画风对世界、现代生活的影响。
【课前预习】
1.立体主义定义,及在生活中的表现,并找到生活中的立体主义。
2.毕加索的简介和画作。
3.非洲木雕的特点。
【课程过程】
任务一:认识立体主义,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和运用
互动活动:列举和立体主义有关的生活实物,比如苏州博物馆、三宅一生的时尚手提包,还有小猪佩奇
让学生们自己总结一下,说一说什么是立体主义,尤其是总结小猪佩奇的特点——它的两个眼睛在一个侧脸上,也就是在一个平面上,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事物,这也是非洲木雕的一个特点。
我们也把立体主义简化为容易理解的语言,一种是几何图形的拼凑,另一种是在同一平面,展现不同角度的情况。
这种立体主义风格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任务二:认识非洲木雕中的立体主义,以及非洲西泰尼类型木雕
互动活动:寻找一张最“立体主义”的脸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带着目标,在指定的区域仔细观看这些木雕作品,学生们陆续发现一些很有特点的脸,我们也针对这种特点,进行讲解。
比如西泰尼型雕刻,斯瓦西里语是“shetani”,其意为“精灵神怪”。这类雕塑是马孔德雕塑艺术的精髓,也是世界艺术界和收藏家们最为称道的绝活儿。这虚拟的形态会跟随作者的情绪,在其精神世界中游荡。他们运用变形、夸张、错位、省略的手段把自己的作品制作得十分新奇,甚至是丑陋无比,但这些作品常常会触动人的心灵,给人们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
任务三: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灵感来源于非洲木雕
互动活动:寻找与毕加索的画最像的木雕脸
我们拿出了几张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来了解一下,毕加索欣赏了非洲木雕之后,获得了怎样的灵感。
我们也试图让学生把“扭曲”进行還原,试试还能不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情绪,这样做之后,让孩子们再去感受 “扭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