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劳动技能培养策略

2022-06-24 21:53:14高洁妹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

高洁妹

摘 要: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能力特点,通过亲身实践运用,归纳总结提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技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技能;德育

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未来人才的全面素质来说,劳动技能素质是必不可缺的。而今,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看,忽视少儿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教育的发展、政策的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各级教育部门重视劳动教育,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的劳动教育工作。《意见》提出: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笔者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力特点,通过亲身实践运用,归纳总结提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技能的有效策略。

一、讲故事,激发兴趣

《意见》指出: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教师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讲一些有关劳动的小故事,在主题班会上进行“劳动小能手”讲故事比赛。语文教师还可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思想,为学生提供素材。例如《寒号鸟》《三只小猪》《两只小狮子》《小白兔和小灰兔》等小故事,都是鼓励大家要通过双手获得幸福。这些故事被学生带到课堂,讲故事的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听故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利导,让他们说说听后的感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劳动的欲望和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动手劳动的积极性更高。

二、勤示范,授之以渔

小学低年级學生观察事物只关注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注意依靠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教师必须多一点做示范,给学生以直观引导。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得以提高,也慢慢学会了劳动技能。

三、编口诀,好记易懂

实践证明,教会一、二年级的学生扫地、拖地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年纪小,手脚不大协调,掌控劳动工具的能力较差;有的在家里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步骤。学生对三字经式、歌谣式的语言及其内容特别感兴趣、特别容易记住。所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技能也可以编口诀,让他们掌握得更快更好。例如,课室值日口诀:先扫地,再拖地,擦黑板,摆桌椅,擦桌子,倒垃圾,关电制,再关门。手握扫把口诀:左右手,好朋友,一上一下面对面,一起用力扫。拖地口诀:湿透水,边转边摁水挤干,地拖在前我在后,握紧拖柄用力擦,一边擦一边退等等。

四、常练习,熟能生巧

根据小学生无意识记忆、记忆保持时间短的特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技能需要常练习,不断巩固,熟能生巧。教师可以根据《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或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布置家庭劳动任务,家校协同,以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与发展。例如,在父母指导下学会手洗袜子、红领巾、小手帕、水杯等小件生活物品;正确使用削笔器并做好铅笔屑的清洁工作;每天整理自己的书包,按不同科目将书本分类并装在不同文件袋中;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后,能自己整理书桌,分类摆放书桌上的物品;学会正确洗手、刷牙、洗脸的方法,能做到每天刷牙、洗脸;等等。

五、巧评价,增强动力

劳动是需要个体持续不断努力的实践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评价,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切实保证劳动教育提质增效。《总体方案》特别提到“以过程性评价激发劳动开展的持久动力”。

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技能的过程中,适当、巧妙的评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增强学生持久、经常地参与劳动实践的动力。比如,布置在家的劳动任务,可以结合家长的评价记录,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无论怎样的方式评价,阶段总结时除了宣读评价结果,还要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实效等方面举例子说明,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也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劳动项目都是有方法、有具体要求的,内心产生更大的内驱力,持续地参与劳动实践。

《纲要》提出劳动教育的总目标是: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获得丰富的劳动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真挚的劳动情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和训练创造性的劳动思维,具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解决问题、激发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师必须要用心、细心地朝着这个目标,从小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文喆.应重视基本劳动技能及习惯培养[J].教育科学研究,2004(04).

[2]潘彩群.劳动创造最光荣——小学劳动技能的培养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3).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1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趣味(语文)(2018年12期)2018-12-23 02:06:38
我是小学生
社区盛开德育花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