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贾婕,吴小云,王俊男,李春玲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a.神经内一科,b.神经外科,c.呼吸三科,d.老年病二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1]。随着PD研究的不断深入,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PD的非运动症状亚型也逐渐受到关注[2]。有研究指出,PD患者伴发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的风险达65%~95%[3]。PD伴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打鼾、白天嗜睡及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等,且以RBD最为常见,也最易被患者及医护人员忽视[4]。RBD主要表现为与梦境相关言语的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机制相关[5]。研究显示,长期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变性密切相关,可影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加重患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6]。近年来,随着睡眠监测技术的提高,RBD逐渐被患者及医务人员重视,但有关PD患者睡眠情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以及PD伴RBD相关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少。临床研究证实,经颅直流电刺激可通过电流刺激脑部结构而改善PD患者认知功能,且为非侵入性操作,安全性较高[7]。但目前有关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PD伴RBD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PD伴RBD的临床疗效,以期为PD伴RBD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PD伴R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50~77岁,平均(60.2±13.3)岁;病程1~6年,平均(3.16±0.87)年。研究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49~78岁,平均(59.7±12.8)岁;病程1~5年,平均(3.24±0.9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号:2021095),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80岁;②结合临床症状,经睡眠监测等检查符合PD伴RBD的诊断标准[8];③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4分;④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经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脑炎、脑血管疾病以及颅脑外伤等导致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等;②合并药物成瘾、酒精成瘾、精神疾病、疼痛性疾病等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③入选前接受过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④安置有心脏起搏器;⑤具有头部金属植入等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禁忌证;⑥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⑦合并凝血功能异常;⑧合并全身性感染。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餐前1 h或餐后1.5 h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H2601),每次62.5 mg,每日3次;治疗第2周调整为每次125 mg,每日3次。口服盐酸罗匹尼罗片(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123),每次0.25 mg,每日3次;治疗第2周调整为每次0.5 mg,每日3次。共治疗4周。治疗期间避免服用镇痛剂、镇静等对神经系统有干扰的药物。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选择温度24~26 ℃、湿度60%~70%的安静室内环境,检测皮肤阻抗,阻抗>50 kΩ者局部皮肤采用乙醇棉球擦拭,降低皮肤阻抗;皮肤阻抗≤50 kΩ后,选用多导人体反射治疗系统SW-6110B-M360(深圳市创信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将阴极电极放置于双侧肩部,阳极电极放置于前额叶与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参照脑电图F3、F4坐标对前额叶进行定位),模式选择直流电刺激,电刺激强度设置为1.2 mA,电刺激时间控制在20 min,每周5次,共治疗4周。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采用多导睡眠图Sandman Elite监测仪(美国瑞思迈ResMed公司生产)监测两组患者夜间睡眠状况,并采用睡眠分析软件Analysis Manager(美国瑞思迈ResMed公司研发)进行分析,包括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即准备入睡到表现出第1个睡眠时段所用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S),即睡眠过程中表现出的快眼动睡眠时间的总和;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即真正进入睡眠的时间总和;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即TST与准备入睡到次日清晨醒来时间比值;醒觉指数(arousal index,AI),即睡眠过程中每小时内醒觉(持续15 s及其以上)次数[9]。②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评估两组患者日间嗜睡情况,总分0~24 分,分值越高表示嗜睡情况越严重[10]。③采用PD睡眠量表(PD sleep scale,PDSS)评估两组患者整体睡眠质量,总分 0~150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好[11]。④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总分 0~3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26分为认知功能正常[12]。⑤采用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the scale for outcomes in PD for autonomic symptoms,SCOPA-AUT)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总分23~9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差[13]。⑥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睡眠状况比较 治疗前后SL、REMS、TST、SE、AI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各指标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L均缩短,REMS、TST均延长,SE均升高,AI均降低(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SL明显短于对照组,REMS、TST明显长于对照组,SE明显高于对照组,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PD伴RBD患者治疗前后SL、REMS、TST、SE、AI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间嗜睡情况、整体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后ESS、PDSS、MoCA、SCOPA-AUT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各指标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SS、SCOPA-AUT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DSS、MoCA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PD伴RBD患者治疗前后ESS、PDSS、MoCA、SCOPA-AUT评分比较 (分,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在电刺激时出现麻木感4例、针刺感2例、头痛1例、乏力3例,均未予特殊干预自行缓解,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7%(10/53);对照组出现乏力4例、头晕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6/53)。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8,P=0.278)。
随着PD非运动症状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RBD逐渐受到关注。有研究显示,PD患者睡眠调控中心遭到破坏导致的快速眼动睡眠松弛是RBD发病的相关机制,与α-突触核蛋白沉积致相关神经变性,导致传导通路神经细胞坏死及神经递质无法正常传递密切相关[14-15]。PD伴RBD患者睡眠效率较低,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PD伴RBD患者睡眠结构遭到破坏,患者觉醒次数明显增加、总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睡眠效率下降,且间接造成日间过度嗜睡[16-17]。RBD还可影响脑干网状神经正常结构,导致前脑控制的认知功能发生障碍[18]。近年来,随着物理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经颅直流电刺激发展迅速。有研究显示,经颅直流电刺激产生的微弱电流可对目标区域产生刺激,进而影响脑部功能[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夜间睡眠过程中SL短于对照组,REMS、TST长于对照组,SE高于对照组,AI低于对照组,且ESS、SCOPA-AUT明显低于对照组,PDSS、MoCA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PD伴RBD患者夜间睡眠状况、日间嗜睡情况、整体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Dagan等[20]研究显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改善PD患者睡眠状态。吴少璞等[21]研究显示,治疗后,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的PD伴RBD患者AI、REMS、SE、TST、PDSS、ESS均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者。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相符。但吴少璞等[21]研究还指出,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后PD伴RBD患者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而本研究未观察该指标,后续研究可进一步验证抑郁情绪与PD伴RBD的相关性。既往多项研究指出,PD存在双侧初级运动皮质区、运动前区及背外侧前额皮质等区域神经元缺失,且背外侧前额皮质与睡眠功能密切相关[22-23]。可见,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大脑神经调控的非侵入性技术,通过头皮对患者双侧前额叶及背外侧前额皮质区进行持续微弱的直流电刺激,能够改变神经元静息膜电位,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增加神经元兴奋性及脑局部血流量,增强脑干上行网状功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认知水平,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24]。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明显提高PD伴RBD患者睡眠、认知恢复的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PD伴RBD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