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耿飞
摘 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美德,同时也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基于課程的特殊性,它交互展示的可以是时政新闻、人文历史、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等各种内容,而它们与思政教育具有先天的契合性。
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交互融媒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5.082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产生了多种价值观念。在面对大量的思想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时,大学生很难进行是非分辨并做出正确取舍。部分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失去了人生目标,开始贪图享乐,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散漫,沉迷网络游戏、网贷过度消费等现象,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其发展道路。因此新时代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以实现基于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响应国家“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号召,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程实践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将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实现各类课程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美德,是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1 《交互融媒体设计》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交互融媒体设计》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将平面设计、视音频编辑等软件处理完成的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内容,借助交互融媒体平台,通过PC端、移动端以互动的形式展示出来的课程。交互展示的可以是时政新闻、人文历史、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等各种内容,与思政教育具有先天的契合性。
1.1 课程思政建设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育人初心,立德树人
聚焦数字媒体技术与现代农业产业结合对人才在技术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学校“禾木育人”农林特色文化,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工匠精神、农耕文化、劳动教育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多元评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1.2 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案例内容,精准育人
《交互融媒体设计》课程以培养“有素养、懂艺术、会应用、能创作”的学生为总体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要求,确立以“工作任务驱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内生德育”为指导,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思政的一体两翼,通过学生搜集、整理、归纳新闻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宪法法制、工匠精神、“三农”元素等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技能培养的案例内容,与专业其它课程相结合,培养知识面广(应对不同类型客户需求)、技能熟练(专业能力)、创意新颖(为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交互设计师。
1.3 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挖掘思政元素,综合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三全育人
(1)发挥教师主力军。教师能更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我们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去教化、感化和育化学生人。
(2)开发课程主战场。立足茅山革命老区,弘扬新四军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故事、寻访红色足迹,讲好江苏故事、弘扬新时代亚夫精神等作为课程案例内容。
(3)打造课堂主渠道。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深入挖掘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专业自信,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理解,全方位凝练地方文化特色和产品优势,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融合新的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评为一体的教学过程。
2 《交互融媒体设计》课程教学过程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探讨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教学案例。创新实施“小步子”的专业技能学习支撑大案例的“金字塔”型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大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来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学生的思政教育。
2.1 隐性融合课程思政内容于专业知识学习主线中
教师在显性的教学设计上体现思政育人,隐含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来具体实施。通过搜集、整理、归纳资源并设计表现形式完成案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信息加工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案例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元素,引领学生在学习技能案例过程中探寻专业知识服务国家与社会的本真价值,探究专业知识如何能合理地、正确地应用到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中。
2.2 选择适当的案例表现形式来承载挖掘的思政元素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的课程思政实施的六大方面重点内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思政元素清单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应用。选择学生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案例素材,让技能案例表征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效承载思政元素。
2.3 转换教师角色,师生共同参与课程思政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教师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者,而是与学生具有共情能力的学习伙伴。在育人理念上,做学生学习路上的探照灯、创意灯、智能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化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分享者与传播者,注重“隐形”地发挥教师在“引”“领”“扶”“推”四个方面的作用。在选取课堂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从讲好身边的故事到关注时政要闻等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从而完成课堂案例。
2.4 激发内生动力强化课程思政效果持续作用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学生熟悉的情境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而难度系数慢慢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既感受到有信心完成技能点的学习,又能感知到一定的挑战度,并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感知到课程学习的成果是可迁移应用,从而有助于推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主动关注思政元素,实现自我提升,发挥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作用。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也为教师积累课程思政新资源,让学生充分认同教师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课程思政成为生成性的、持续改进的育人活动。
3 总结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是对思政课程教学的补充,有力地保障了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思政内容与专业技能培养先天契合,通过自查资料追本溯源,培养了学生传统文化意识与探究意识;技能牽引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正能量素材串联,培养了学生专业素养与民族自豪感;由人及物由内及外,促进了学生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技能培养先天契合的做法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其它课程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如《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中,将《大决战》电影混剪、暑期社会实践中的服务“三农”素材剪辑等内容用于教学;《电视摄像》课程教学中,通过拍摄获国家奖学金同学的励志案例进行教学;《平面设计综合实训》课程以完成二十四节气和中国传统节日为案例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来源于思政、思政学习反哺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DB/OL ].http://jyt.zj.gov.cn/art/2018/12/7/art_1532985_27500568.html.
[2 ]杨迪.思政融入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以“立体构成概述”为例 [J ].艺术教育,2020.
[3 ]杨翔凤.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教学的路径 [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4546.
[4 ]文鹏.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向与策略研究—以艺术实践与考察课程教学为例 [J ].艺术教育,2020,(8):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