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学习型社会;推进;研究;分析
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文化平台,提升公共图书馆建设成效一定要在强化服务功能、发挥环境优势、加强文献服务等层面下足功夫,并且要明确运营思路,主动将公共图书馆融入当前的社会发展模式当中,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5-0031-03
学习型社会发展指的是为整个社会提供便利优质的学习条件,明确社会现有需求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要求。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立足各个领域和多元化需求,对学习方式予以深度判定,强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在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积极落实相关建设标准,持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开创全民阅读新格局。
1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意义
1.1 創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程度惊人,这就意味着在社会未来发展中需要大量的智慧型人才。智慧型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娴熟的实操技能,由此方可强化社会成员的创新能力。纵观现状,国际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独占鳌头,就必须建立学习型社会,培养智慧型尖端人才。
1.2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素质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且该类矛盾仍在持续加剧,如果不能处理好此类矛盾,后续必然会危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是物质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亟待协调。基于上述情况,创建学习型社会可有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国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活动,以无形知识传递和交流分享等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国民素养,继而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
1.3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提升国民生存能力的基础
当代社会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日渐加深,以组织化、结构化为主的学校教育为国民传递科学技术,但其程度和范围相对狭窄,因此亟须将社会发展作为主平台,借助学习型社会创建,让公共图书馆和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小型学习交流研讨会等发挥作用,使之成为提升社会全员信息素养的主要学习路径,由此强化国民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公共图书馆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公共图书馆和学习型社会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公共图书馆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载体。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均离不开学习型社会,脱离了学习型社会这一主体,公共图书馆必定会被社会淘汰,并且学习型社会发展与建设会相应地推动公共图书馆的进步。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样离不开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公共图书馆属于一类社会公共教育机构,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促进全民阅读的中坚力量,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务为民、教育为民,要履行知识传播、信息传播的职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1 学习对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并非某些基础人才的特权,其正在不断向整个社会以及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公共图书馆虽与学校有别,但实际上属于没有围墙的学校,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其面向的是广大社会民众,无论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如何,每个人都有权到馆阅读、享受服务,由此进一步提升国民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融入学习型社会建设。
2.2 学习内容
公共图书馆被民众称为“知识的海洋”“智慧的宝库”。处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在创建学习型社会期间,社会成员的学习内容非常宽泛。面向现代化、面向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以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全都是民众学习的内容,而在众多学习资源中,文献信息至关重要。图书馆馆藏丰富且各类资源组织科学有序,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阅读所需。
2.3 学习时间
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并非只限于儿童时期及青少年时期,教育要伴随人的一生。公共图书馆属于一所社会大学,来馆学习和阅读不受年龄限制,每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可来馆学习,充分满足了国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尤其是在满足国民持续性学习这一层面,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优势、服务优势显露无遗。
2.4 学习方式
学习型社会建设突破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局限,且终身学习的需求更加侧重于非学历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学习方式也从传统被动式、单一化、硬性灌输的模式向主动型、互动型、共生型等方向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国民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上人人平等,大家都有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权利,由此形成一种共生型、互动型的学习生态。
2.5 学习目标
身处学习型社会,民众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求职与谋生,学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们提升生活水平、强化自身修养的核心手段。公共图书馆有安静的空间、整洁的环境,读者处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无论是智力、人格,抑或是情趣、内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可以实现综合性发展,使他们眼界开阔、思维发散,最终圆满地实现学习目标。
2.6 学习服务
公共图书馆人才济济,馆员可以为学习型社会构建提供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同时馆员自身也属于学习主体,他们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榜样力量引领他人努力学习。
3 公共图书馆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策略分析
3.1 以人为本,坚守原则
公共图书馆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载体,公共图书馆建设期间旨在为学习型社会创建贡献力量,首当其冲就是透彻认知服务对象的地位及角色,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理念,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提升服务水平。首先,公共图书馆要详细分析读者阅读需求,掌握读者借阅心理,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建设和文献流通服务建设以及网络信息导航服务建设等;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导读工作,文献查阅工作要细致,在创建优质远程教育模式后不断拓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再次,公共图书馆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过程中,要日益加强对基层群众,特别是对农村人口、低学历人群等的关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人工咨询服务,不断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提供精细化的阅读服务。
3.2 外界联合
公共图书馆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取得社会和学校的支持,可联合社区、学校两类组织创建多元共生、协调发展的优良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借助外界力量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具体来说,社区和学校属于传播知识的教学系统,具有组织性强、目的性强等特点,是培养社会性人才的重要机构。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与社区、学校通力合作,融洽各方关系,在提供文献资源借阅、参考咨询、阅读辅导服务的同时,效仿学校办学机制,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人才优势,通过培训班和学历班建设等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系统,在社区号召和学校支持下,抽调社区和学校的骨干力量共同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3.3 建设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项目构建和任务执行,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发挥其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大有裨益。公共图书馆首先要通过创建文献信息中心的形式,以信息传输、网络服务、传统服务等模式面向广大读者提供服务;其次要配备盲文资料,积极组织手语交流活动等,为社会特殊群体提供阅读服务;再次要通过网络资源库建设,以电子图书、馆际互借等模式不断强化文献信息中心建设成效,以一体化查询借阅机制创建,循序渐进地提升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成效,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
3.4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全民阅读热情
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图书馆可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讲座、文艺表演、展览、音乐鉴赏等,不断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与修养。公共图书馆要提升信息传播的主动性,踊跃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消费转变为文化生产,立足文化教育集散地分析文化流向动态,不斷提升学科理论高度。此外,公共图书馆还要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便于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彰显人类文化的共同性、稳定性。
公共图书馆助力学习型社会构建,一定要由浅入深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介在学校、社区、公共生活场所等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履行自身职能,借助广泛的阅读推广活动使人民群众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思维,借此不断提升民众的学习热情,使其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4 结语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期间,公共图书馆既会面临诸多挑战,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注重公共图书馆建设,构建一个坚实、全面的社会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公共图书馆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到坚守“以人为本”原则不变,实现与外界的通力合作,建设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同时还要兼顾阅读推广和宣传,激发国民的阅读热情,全面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解齐齐,肖若云.关于如何提高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以襄阳市所辖区县为例[J].卷宗,2020(4):192.
[2]刘利琴.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全民阅读活动发展[J].卷宗,2018(31):60.
[3]葛燕君.加强基层阅读阵地建设的实践探讨:以诸暨市图书馆为例[J].甘肃科技,2019(18):89-91.
(编校:崔萌)
收稿日期:2022-04-11
作者简介:李靖璐(1984— ),河南省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