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2)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骨髓衰竭性血液系统疾病,其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1]。目前,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多采用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免疫功能,但仅靠其单一治疗对部分病情严重者疗效欠佳。
中医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归于“虚劳”、血证”范畴,认为肾精亏虚、瘀血内阻、气血不足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故中医治疗该病应以活血化瘀、补肾生血为主[2]。补肾生血汤含阿胶、制首乌、当归等中药,具有益血填精、祛瘀生新的良好功效,目前其多用与治疗肾虚血瘀型疾病[3]。
但目前临床关于补肾生血汤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仍需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研究。
选取50例2018年1月~2020年12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研究设计经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通过。
其中对照组体质量指数19~25 kg·m-2,平均(22.15±0.32)kg·m-2;年龄32~55岁,平均(43.51±2.20)岁;男13例,女12例;病程5~35个月,平均(18.55±5.45)个月。试验组BMI 19~26 kg·m-2,平均(22.18±0.37)kg·m-2;年龄33~57岁,平均(43.55±2.23)岁;男14例,女11例;病程5~37个月,平均(18.61±5.48)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再生障碍性贫血西医诊断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关于肾虚血瘀型的相关标准者。
纳入标准:均经骨髓形态、网织红细胞、血常规及活检等检查确诊者;均知情同意者;治疗依从性较好者等。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及急性白血病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伴有严重恶性肿瘤及急性传染病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损害者等。
对照组给予符合微生物检测及表面抗原鉴定标准的第3~5代骨髓间充质细胞回输,每次输注细胞数1×106kg-1,1次/周,治疗4周,期间加强防治出血及感染,并停用免疫抑制剂。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生血汤,组方:当归、鹿角胶(炖化)、阿胶(炖化)各10 g、制首乌12 g、熟地、茜草、补骨脂各9 g、菟丝子、巴戟天、丹参、女贞子、仙灵脾各15 g、党参30 g,出血重者加蒲黄10 g,水煎至200 mL,每次100 mL,每天2次,治疗4周。
①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以《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将两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患者经治疗4周后贫血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经治疗4周后贫血症状有所改善)以及无效(患者经治疗4周后贫血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血常规:治疗前、治疗4周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9 mL,取3 mL予以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两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
③免疫功能:血液采集时间及方法同②,另取3 mL予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外周血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
④炎性因子:血液采集时间及方法同②,另取3 mL离心15 min(3 000 rpm),取血清予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干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扰素-γ(IFN-γ)水平。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予以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4.00% vs 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外周血WBC、Hb、Plt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常规比较()
表2 两组血常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两组外周血CD4+、CD4+/CD8+升高,外周血CD8+水平降低(P<0.05),试验组外周血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两组血清IFN-γ、TNF-α、IL-12p70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1)
表4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等,且该疾病常伴有感染和出血,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目前,临床采用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虽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但其单一治疗对患者血常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较不理想。因此,亟需探究一种有效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探究补肾生血汤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中医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表现将其归于“虚劳”、“血症”范畴,认为外感六淫、饮食不洁、内伤七情而伤及脏腑阴阳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故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当以填精益血、祛瘀生新[6]。补肾生血汤中的党参可补气;当归、阿胶(炖化)、鹿角胶(炖化)、女贞子、制首乌、熟地可填精生髓、滋阴补血;茜草、丹参可生血止血、活血化瘀;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天、仙灵脾可温补肾阳;且出血重者加蒲黄可发挥止血、通淋、化瘀的良好功效,以上中药合用可协同发挥兼补肾阴、肾阳、祛瘀生新及填精益血的功效,进而可调节机体脏腑机能,改善临床症状[7]。
本研究发现,治疗4周后,试验组外周血WBC、Hb、Plt水平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补肾生血汤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常规,提高临床疗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其中IFN-γ、TNF-α、IL-12p70均可作为反应机体炎症病变程度的特异性炎性因子,当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2p70水平呈异常升高趋势。
本研究发现,治疗4周后,试验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8+及血清IFN-γ、TNF-α、IL-12p70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补肾生血汤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进而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现代药理研究[8]证实,补肾生血汤中党参含党参碱、党参苷、多糖、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可调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女贞子含多糖、三萜类、黄酮类成分,有免疫调节及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进而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综上,补肾生血汤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