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纪录片的人文化呈现与年轻化传播

2022-06-22 07:25文_方
传媒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临汾纪录片红色

文_方 圆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诸多电视人用心探寻这段历史,以影像修史的方式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历史做时代注脚。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有幸创作了纪录片《记录珍贵的瞬间》,探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两位传奇人物:一位是战地摄影记者、红色摄影家高帆先生,他在枪林弹雨中,用相机定格历史瞬间;另一位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女士,她与丈夫大卫·柯鲁克先生一起,深入中国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参与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拍摄了大量历史照片,用文字和照片记录历史。我们从实地走访探寻、历史瞬间捕捉、学生视角解读三个层面对建党百年主题纪录片的年轻化传播作了粗浅的探索。

一、以实地走访探寻照片背后的故事

2021年,一场以“铁马冰河入梦来”为主题的开馆特展带我走进了高帆摄影艺术馆。高帆先生出生在杭州萧山区南阳街道,20世纪40年代,他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大量战地照片。在观看开馆特展、跟着照片走进这段红色历史的同时,我们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何将这些记录珍贵历史瞬间的静态照片进行可视化呈现,使得这段红色的历史更具有动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以照片为线索,开始了一场实地寻访之旅,用脚步丈量照片里的时空,走进那些气壮山河的红色地标。

高帆,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16岁奔赴延安,投身中国革命事业,日后成为著名的画报专家、红色摄影家。在《记录珍贵的瞬间》里,我们以高帆的照片为线索,重走了高帆当年走过的路。在山西临汾,我们停下了脚步,这里是解放战争中最悲惨壮烈的战役之一临汾攻坚战的发生地。当年战地记者高帆在这里拍下《爆破手》《七勇士》等一大批战地照片。抵达临汾的时候刚好是7月1日,我们去吊唁了临汾烈士陵园的烈士。看到当地市民纷纷自发前来凭吊缅怀,联想到高帆拍摄的照片,我们眼前的丰碑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高帆照片中的一张张鲜活的面孔。那天,我们走到战功赫赫的“临汾旅”旅长黄定基的半身像前情不自禁地鞠了三个躬。我们还走访了临汾城墙遗址,在这里高帆拍下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爆破城墙上的碉堡的照片,那一堵城墙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还有临汾战役军事指挥所遗址——尧都区大阳镇东堡头村窑洞,高帆就是在这里冲印晾晒临汾战役的照片;还有太行山区的战地医院——县底镇苏塞村,当年高帆在拍摄敢死队队员冲锋前照片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些照片会被辗转送到战士亲人的手中,这些照片也成了那些年轻战士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照片。

作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大卫·柯鲁克塑像前采访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女士(中),左一是伊莎白和大卫·柯鲁克的儿子柯马凯

我们在走访高帆曾经走过的地方的时候,也走访了伊莎白·柯鲁克去过的河北省武安县什里店村。我们曾在高帆摄影艺术馆意外发现了柯鲁克夫妇的48卷卷宗,这是高帆的孙子高初和孙媳妇王烁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间,到伊莎白家中做了100多次口述采访后,整理出来的卷宗。伊莎白和她的丈夫大卫·柯鲁克在什里店村整整蹲了8个月,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他们撰写记录的华北土改真实面貌的历史文献《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先后在英国和美国出版。

此次我们按图索骥,循着照片线索实地走访,挖掘照片现场和背后的故事,在丰富文献纪录片创作手段的同时,也通过行走的方式,为照片做了口述史、影像史,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更是深刻地理解了我们党百年来走过的路程、做出的抉择。在我们的行走中,《记录珍贵的瞬间》不再是一部堆积历史资料的文献纪录片,而是回到了历史现场,有了当下的温度,连接起了两个时空。

二、以生动细节再现珍贵历史的瞬间

百年党史并不是冷冰冰的呆板说教,而是充满着革命力量、由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书写的鲜活历史。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塑造人物则要通过细节来作铺垫,有了生动的细节,才能凸显人物的本色。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在历史中寻找细节来塑造人物的呢?高帆的一生有很多高光时刻,一是创立《战场画报》,二是在临汾战役中出色完成战地记者任务。为此,我们在杭州萧山的高帆摄影艺术馆找到了《战场画报》创刊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细节。我们聆听了高帆的孙子高初讲述他爷爷当年腰里别着两颗手榴弹,穿越敌人的重重封锁线,从晋冀鲁豫军区前往晋察冀军区制铜版、创办《战场画报》的故事。尽管当年的画报原件早已泛黄,但透过印刷在上面的一张张照片,我们触摸到了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这是高帆以及无数战地记者用生命换来的画报,在识字率不高的年代,《战场画报》成为我们党鼓舞解放区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我们发现在高帆的《爆破手》这张照片中,天空中爆破激起的尘土石块有十几米高,远方的地平线上是一片气浪,近处是完成爆破后退回来的士兵,胶片齿孔处是一队向前冲锋的战士,几秒之后这些战士将冲出战壕,历史的两个瞬间叠加在一个画面里。摄影师只有靠得够近,才能捕捉住这一瞬间。罗兰·巴特在《明室》中认为好照片往往包含两个要素——“意趣”和“刺点”。“意趣”是照片传递的气质,关乎社会背景、政治因素、文化传播、地域特征等;“刺点”是照片中一种很偶然地打动观众的细节。高帆的另一张照片《七勇士》,把镜头聚焦在无名英雄上。对我而言这张照片中的“刺点”就是他们脚上的鞋。在冲锋之前,他们会换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鞋,拍一张照片。在胶卷资源极其匮乏的年代,高帆给即将上战场的敢死队战士拍了大量的照片,照片承载着这些即将牺牲的生命。我们在太行山偏远的小山村里发现了这些照片,勇士们坚毅的脸庞、炯炯的眼神让人难忘。想到这些战士的亲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几经辗转拿到这些照片,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抚摸,战地记者高帆的精神就立在了我们面前。

在翻阅伊莎白资料的时候,有一封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是1951年伊莎白写给她的博士生导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雷蒙德·福斯教授的一封信:Dave and I have both changed a lot since we first came here three years ago .We came here in the first place more or less to see and study what was going on.Now we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bsorbed in the great changes that are taking place in China.(三年前,我和大卫来到这里,这三年间我们都改变了很多,来的时候,我们多多少少抱着来看看,这里发生着什么的态度。而现在,我们越来越被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吸引了。)当106岁高龄的伊莎白看到我们找出来这封信的时候,拿起它大声地读了信的内容,这是她对中国最深情的表白。我们还拍摄了伊莎白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宿舍楼的家,简陋的筒子间一住就是73年,政府要给她换别墅住,她说舍不得这里的人这里的物,还有北外东校区她的丈夫大卫·柯鲁克的塑像。在大卫·柯鲁克塑像前我们还遇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陈乃芳女士,当她回忆起往事,和伊莎白的儿子柯马凯唱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时候,我们看到106岁高龄的伊莎白的眼睛里放出了光芒。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高帆于1949年2月3日拍摄了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入城仪式,当时柯鲁克夫妇就在高帆拍摄的德胜门城楼上。高帆和伊莎白他们没有见过面,但对中国解放事业的一腔热血让他们在这一瞬间相遇了,他们与北京数万民众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故事在被叙述之前只是一堆碎片,叙述者是故事的组织者和控制者,我们从高帆和伊莎白无数的闪光时刻中进行选择,把碎片的故事串联起来,用细节塑造人物。这些细节让这部纪录片不再是冷冰冰的叙事,更不是“见物不见人”的史料汇编,而是充满了人文的关怀、人世的温暖。

三、以青年视角解读红色精神的传承

献礼建党100周年的纪录片不仅在于影像存档,更在于通过记录党史对年轻一代进行价值引导。如何将叙事视角和年轻人的观看欲望缝合在一起,形成新主流的创作与传播观念,这也是我们创作这部纪录片时思考最多的问题。《记录珍贵的瞬间》记录了两位时代主角高帆和伊莎白·柯鲁克,他们的故事由两位主人公的后代——高帆孙子高初、伊莎白儿子柯马凯来讲述。讲述的过程,就是一个红色精神代代传承的过程。我们设置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实地走访的环节,就是用年轻学生的视角来寻访这段历史,这也是一个红色精神传承的过程。

高初教授不仅以修复包括他爷爷高帆在内的红色摄影家的照片为己任,同时还整理修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柯鲁克夫妇的照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抢救这些正在腐烂的底片,让那段珍贵的历史重见天日,并把这项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我们采用这样的故事架构,给这部纪录片注入了年轻化传播的基因。片子以中传学生的视角来寻访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消解了历史人物与现代人的隔阂。这个人物可以在高帆的照片前感慨战地记者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记录战争的;也可以拿着高帆的相册满世界跑,与当事人一起追忆往事,发现故事;还可以在106岁高龄的伊莎白面前亲切地喊出“奶奶”,蹲下身问奶奶你为什么一直住在简陋的筒子楼里……这个视角改变了文献纪录片宏大的叙事风格,呆板的说教模式,以当代年轻人的语态提升了文献纪录片的可看性,让年轻观众在观看体验上有了更多的代入感。

猜你喜欢
临汾纪录片红色
临汾清廉地图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追忆红色浪漫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