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木又见树林 于群星中绽放微光
——浅析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的承启之路

2022-06-22 07:25胡潇雯
传媒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街道中心

文_王 盈 胡潇雯

2021年12月初,浙江散点突发新冠疫情,当时一首《浙世界有那么多人》抗疫MV刷屏浙江人的朋友圈,同时也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和点赞,除了让遭遇疫情的浙江人感同身受,更是燃起了大家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决心和信心。感受到这份澎湃正能量的震撼,当晚,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将5天来蹲点一线的拍摄素材串珠成线,迅速剪辑了街道版抗疫MV《这里还有闸们》,被浙江新闻客户端录用且阅读量达33万+。数据背后引人深思:一个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作为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如何适应并抢抓融媒体时代机遇,在做好“发言人”“传声筒”的同时,用微光传递街域美好。若将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比作是树,那么超级大平台则是树林,如何辩证解读树与树林,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承启之路,这是一道摆在所有镇街级微融媒体中心面前的考试题。

对下:如何成为一棵优质的“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19年10月,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美好讯息工坊”顺势而立。中心坚持以“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为理念,以美为韵、以美为媒、以美担当,通过不断加工生产有温度、有营养、接地气的文化信息产品,描绘街道人好、景好、生活好的美丽画卷。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是深耕基层的“信息树”,通过从基层这块新闻沃土中汲取素材,利用自身“光合作用”,释放正能量,结出融媒硕果。如何成为一颗稳产、高产、优产的“树”?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从认真研学“微”“融”“媒”“体”四篇文章入手开展探索。

1,从“微融媒”到“大平台”谋划,在视角上以小见大见真。

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处于机构传播网络的最底端,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也更加清楚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如何将优势转化为“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指南针,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从微至著,抓好生产与传播“两张底牌”。用好微视角报道大事件,持续关注本地讯息、关注基层人物,引发群众共鸣,以小切口关注社会大问题;点亮微心愿做好大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关注评论区互动功能,得到用户情感上的归属与认同;开设微讲堂传播大思想。做强新闻资讯的编辑及二次发布,以分众化需求引导主流舆论,传播党和政府的好声音;不断亮微光持续建大爱,新媒体时代新闻服务讲究“攻心”,善于抓住80%的长尾,深挖给人温暖、希望和勇气的暖新闻。

记者采访社区居民小区管理问题

2,从“小融和”到“大融合”迭代,在空间上扩张阵地“版图”。

微融媒体中心的成立只在物理上有了“和”的雏形,从无到有再到好,则需以融人才、融资源、融理念、融平台为催化剂,完成物理“融和”到化学“融合”的迭代。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以“逻辑集中 物理分散”的小组式工作法来应对骨干力量人员分散、普遍“偏科”的问题,通过挖掘每个社区文教干部的特长,明晰角色定位,建立“闸们的视界”“街巷闸谈”等6个小组,转岗定责,加快人员转型,最终达到人才融合、“干有所长”。

基层微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通过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邀请有专长的居民和街道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补充中心力量。如挖掘社区擅长拍摄鸟类的阿姨,她的作品《太阳鸟戏水》曾被学习强国首页推荐。同时也积极将辖区航拍达人、美食博主等能人、红人纳入资源库,进一步联结单位、企业、学校、组织等力量扩大朋友圈。

3,从“新媒体”到“多媒介”转变,在内容上求快求变求新。

微融媒体中心作为街道媒体平台,如何在发展中保持活力和多元的特性,需跳出传统媒体思维,以多媒介为载体,秉持“有心、用心、精心”三心做强传播力。从微博、微信、客户端到抖音、视频号,一路走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相互融合愈发多样化。在互联网4G、5G背景下,音视频将是目前以及未来社会的主要表达方式和基础业务。2019年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开设抖音账号“街巷闸谈”,尝试利用短视频展示街道的美食、美景、美人,以“视频化+交互感”迭代升级宣传模式。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坚持短视频的原创性、娱乐性和价值性,规避“重关联话题、轻系列策划”问题,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党史快问快答”“百味闸弄口”“闸们乡贤说”“平安小剧场”等系列原创短视频,引流70余万。

4,从“内体制”到“外循环”深化,在机制上打通数“智”枢纽。

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不是单一媒体的简单累加,除了着力优化人员队伍的配置,更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工作、创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中心内外双向循环持续发力。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尝试通过数字化赋能,建立“宣传四力”指数板块,以创作力、参与力、影响力、创新力的贡献度进行考核。同时以“参与分+录用分”方式对社区赋分,打破社区资源壁垒,以过程为导向,优化体制创新。我们通过清晰界定信息采集、分配筛选、二次加工和多端输送各个流程,建立树状信息流模型,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发布”。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向下打通社区信息枢纽,铺设微融点,作为中心汲取新闻素材的“根毛”,利用媒体、群众需求这些外源性动力的“蒸腾作用”,加速自身新闻素材的深入挖掘,同时优化内生性机制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持续产出有营养的融媒体产品。

对上:如何与“树林”和衷共济、和合共生?

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在深度融合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新闻线索资源少、多元传播渠道少、采编新型复合能力弱、自由移动终端影响弱。这些问题并非一日之寒,很多时候不是媒体自身可以解决,也不是镇街区域生态可以解决的。在平台战略成为互联网主流发展模式后,大平台嵌小平台的模式正成为主流。“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要走出一条融合发展的未来之路,必须嵌入更大的平台。2021年4月,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有幸加入浙江日报融媒共享联盟,成为其中一个微融站。而如何抓住这次放大效应的契机,这就要回到树与树林的辩证统一之中。

首先,“树林”是微融媒体的生态系统。共享联盟的超级大平台给各微融站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供稿渠道、合作渠道、学习渠道。闸弄口街道微融站,第一时间从适应“生存环境”转变,与平台进行精准匹配,嵌入生长。2021年3月,一首看似不在调上但又感觉在节奏内说唱的魔性歌曲《什么是快乐星球》在短视频平台爆火,一时间“什么是”系列短视频层出不穷。闸弄口街道微融站想突破视频的单一娱乐性,借热点将辖区刚刚入选老旧小区改造最佳案例的红梅社区带入大家视野,于是策划了《什么是未来社区》系列短视频,且正好与共享联盟“看未来”主题吻合,微融站迅速行动,将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融入四期短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近在咫尺的生活场景揭开未来社区的神秘面纱,带大家唱未来看未来。通过共享联盟的投稿渠道,四期短视频在浙江新闻客户端的点击量均突破5万+。

作为共享联盟供稿的最小单元,每个微融站都需在投稿时秉持负责、优质的态度和水准,才能防止信息池的“富营养化”,增加有效稿件和优质稿件的供给,净化共享联盟的内部信息环境,优化超级大平台的整体结构。在共享联盟的“生态系统”中,除了在适应中奋力生长,更应领悟合作共赢的道理。2021年7月,台风“烟花”呼啸而来,作为抗台一线的乡镇街道,身处新闻热点现场,所有微融站都试图通过共享联盟实时投送最新资讯,但内容趋同,形式相近,独家稿脱颖而出相对较难。共享联盟策划的《“烟花”虽冷他们很暖》《他们陆续撤离杭州安置点:不留垃圾 只留感谢》等系列报道,正好给了微融站“投其所好”的机会。闸弄口街道微融站投送的“数字化防台”“暖心安置点”“不让老人落下一顿热饭”等讯息都被成功录用。

嵌入超级大平台,另一个优势就是学习机会增加、媒介视野变宽。共享联盟的平台运营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范例,大家通过对照坐标系锚定新方向。根据共享联盟策划的“改革体验馆”“‘暑’你精彩”“晒秋”“文化微地标”等系列主题,闸弄口街道微融站跳出传统区县市新闻框架,用心发现身边融媒体素材,如结合辖区毗邻运河的特点,找寻运河沿岸的秋色,拍摄剪辑《风气芦苇丛 运河秋意浓》,让街道有了更多展示美好生活的机会。

对未来:在思考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媒体融合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万物皆媒,作为融媒体的最小单位,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如何在群星中绽放微光?笔者认为,镇街级微融媒体中心只有始终秉持“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的初心,顺势而为、借势而起、造势而进、乘势而上,才能走出一条引人入胜的承启之路。

第一,深化“媒体+服务”理念,助力基层治理。未来的媒体融合必定会更倾向于持久、深入的共享,服务意识及能力将诠释深度融合的方向。街道级微融媒体中心要发挥好调查和深度报道的优势,及时通过互动平台了解居民需求,通过大数据等技术采集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正确引导民众的态度,促进其稳定的连接。

第二,坚持向善向美初心,创新融媒产品。未来媒体融合将更加关注有温度的传播,而内容依旧是其切入口,在新闻采编中要坚持真实、温度和美感,一帧帧还原现场最打动人心的细节。“不日新者必日退”,在视频成为主流信息传播方式的当下,更应防止其内容的固化、泛化,探究表达的新模式,将讲好“普通话”与“地方话”有机结合,以新迎新、以新对新。

第三,速度精度双向兼顾,主动引导舆论。移动终端的网络化使得信息传播进入秒速时代,手拿智能手机人人都是“记者”。作为身处新闻一线的镇街级微融媒体中心,不能让信息泛滥成为一头不守规矩的野兽,应以快为先、以快制快,第一时间梳理情况精准发布官方信息,打破不实谣言,真正发挥基层融媒体中心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价值与担当。

猜你喜欢
街道中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坚持党建融入中心 铸牢首责使命担当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风居住的街道
热闹的街道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