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莉华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重庆 400015)
“教育”这两个字既包含学科教学,又包含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和育人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科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的显性和隐性德育要素,需要老师进行挖掘和整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素,从而实现教学与育人的融合。然而在实际中并非如此,近年来对考试成绩和升学的过分重视,整个社会偏向学科技能的学习,忽视了育人。“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教育重新审视和回归教书育人本质。由此,党的十九大明确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了更加具体的重视和落实。然而,观念的变化非一日之功。
第一,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还没有及时地转变观念,教育教学依然以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科育德的作用。
第二,学科育德就是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要真正从心底里、在学科教学工作中认同自己也是德育工作者这个理念。然而一些老师在现实中对这个理念还缺乏认知,简单认为学科教学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就是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至于德育,那是班主任的事。
第三,在学科教师日常学科教学中,面对教学内容中的显性德育要素,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喊喊口号,更不用说发现和挖掘学科教材中的隐性德育要素了。没有方法,没有实施路径,学科德育当然难以发挥作用。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德育课程,但对于大多数不任教这门学科的教师而言,他们有自己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不可能把一节课上成道德与法治课这样的专门性的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不失为推进学科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重庆市人民小学创建于1945 年,刘伯承元帅为学校命名并题写校训,贺龙元帅任首任董事长,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女士任首任校长。七十余年担当光荣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办学成果丰硕,被誉为“西部教育高地一面有影响力的旗帜”。根据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国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五项基本内容,同时根据“好奇、勇敢、责任、荣耀”的学校精神,学校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厘清学校的育人方向,以“保护儿童天性,发展儿童社会性”为校本德育课程理念,构建了“童年 成长”德育课程群建设。以学科教学内容链接起国家提出的德育基本内容。
以下是艺趣课程群——视觉艺术课程的课程纲要。艺趣课程作为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立足于学科德育,重点指向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从内容上看,大量内容都是美术学科根据年段目标进行的校本设计与开发,包含了一部分学生社团课程的内容,还有一些是美术主题活动(见表1)。
表1 艺趣课程群——视觉艺术课程
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德育内容,拓宽了德育渠道,帮助老师们在学科专业中推进德育工作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科教学和德育脱节的两张皮问题有所化解。然而,受校本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课程开发不系统,教师执行缺标准等问题,与理想的学科德育还有距离。
2021 年,人民小学的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从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1.0 版本,逐渐进化到国家课程学科德育校本化实施的2.0 版本。
2.2.1 探寻学科教材中“德”涵盖内容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德育工作五大内容。此外,《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课程育人版块中提到具体学科德育要素,把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要素分为两类,一是思想道德,价值观方面,二是学科本身所承载的育人要素。如艺术类学科中的审美素养,数学学科中的探究精神,科学学科中的创新精神,体育学科中的意志品质等,从学科教材上来分析,这两类相互融合,都有体现。虽然两类德育要素相互融合,但承载方式不同,所以学科德育要根据不同的德育要素采用不同的形式。
2.2.2 探寻学科教材中德育要素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不同德育要素,实施途径和方法不一样。语文教学中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对理想信念等价值观的引领可以就课文来进行感悟、体会、写作来完成。而艺术学科,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发展艺术素养的技能技巧,德育目标则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德育要素的渗透。例如,“人音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这个单元主要承载德育目标审美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欣赏世界著名的和动物相关的乐曲,学唱和动物有关的歌曲,给动物歌曲伴奏等形式,在旋律中感受美,欣赏美,这些都是提高审美的方法。同时,这个单元里还有隐性的德育要素,例如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教育,这个要素只能通过德育渗透。课堂中教师语言的引导,让学生懂得善待动物,珍爱生命这个价值观。
学科引导和价值渗透是学科德育不同的实施方法,必须根据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要素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科中德育要素的挖掘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国家教材中有显性和隐性德育要素,是不是可以对国家教材中的德育要素进行挖掘和整理,结合自己学校的育人目标,重新设计立足国家教材的校本德育课程呢?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学校艺趣课程通过对国家教材的重组重构,进一步明确艺趣课程中的价值观引领这个德育目标,推出了升级版的“课表”(见表2,p63)。
表2 艺趣课程群——视觉艺术课程
这一张视觉艺术课程指南图立足于学生的三大生活领域: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世界。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热爱生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党爱国教育以及世界公民的国际理解教育等几大板块构成。教学内容全部来自于国家教材,以德育目标为线,对国家教材内容进行了校本化重组重构。实现了学校艺趣课程从校本课程切换到国家课程的升级。这一次让艺趣课程更有了德育味儿。来自于国家教材的德育要素,来自于美术课堂的活动延展让学科德育的路径更加清晰,让学校德育课程系统更完备,也让教师在立足自身教学专业的同时,具备成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武器。
学科德育的价值日益重要,在学科德育的有效落实当中,从以上的这两张艺趣课程体系的“课表”对比,折射出人民小学在探索学科德育过程中的一些变迁:
第一,内容在发生变化。从选择完全自主设计的校本学科德育课程,到立足国家教材的校本德育课程,内容有了更强的法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学科德育实施的难易度在变化。立足于学科特点的自主设计,开发简单,实施却难。而挖掘国家教材中隐性德育要素,并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形成含有价值观目标的学科德育课程设计开发难度大,但凡是从事学科教学的老师都可以有效操作,大大降低了学科德育的实施难度。
第三,学科德育的实施者从特定的一群人变成了规定的一群人。特定的一群人指的是校本德育课程自主研发的教师,这群人不是整个学科教师队伍的全部,只能是少数。而规定的一群人则是指全体学科教师,是执教这门学科的全体人。每所学校自主开展的学科德育是不一样的,推广性受局限。立足于国家教材的学科德育实施路径和方法的明确让更多的学科教师找到方法,知道在这门学科中如何去落实学科德育的要求,具有了更强的推广性。
实践证明,从校本学科德育课程的研发,到立足国家教材学科德育的校本化实施,有力推动了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是真正实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真正实现全员育德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